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甘肅環縣:從黃土滿坡到四季見綠 民眾借“綠”生金

2022-12-03由 北青網 發表于 林業

山一年四季是什麼顏色

甘肅環縣:從黃土滿坡到四季見綠 民眾借“綠”生金

近年來,環縣全力實施植樹造林專案。圖為被綠植包圍的環縣縣城。(資料圖) 陳羿舟 攝

中新網蘭州11月18日電 (李文 高展)甘肅省慶陽市環縣,在歷史上屬西北邊陲之地,地處毛烏素沙漠邊緣,全境90%以上面積為黃土覆蓋。曾經這裡四季色彩並不分明,遇風天氣黃土漫天飛。

近年來,環縣全力爭取、積極實施林業建設專案,實施植樹造林、固溝保塬、生態治理等專案,生態環境明顯好轉,夏秋季節滿山綠,春冬季節遍山青,一幅山水如畫的鄉村振興藍圖徐徐展開。

日前,走進環縣環城鎮楊廟掌村,漫山的樹畦鱗次櫛比,新栽植的樹苗茁壯生長,這是2014年環縣實施的苗林工程,這裡的民眾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綠色實惠。

“五年前,我們這山一年四季都是純純的黃土色,遇到下暴雨,山洪泥水一瀉而下,農田、道路水毀都很嚴重。”楊廟掌村村民谷寶華說:“植樹造林專案實施後,不僅是山綠了,雨水多了,山洪也少了,這幾年水毀道路、農田的事兒已經很少了。”

甘肅環縣:從黃土滿坡到四季見綠 民眾借“綠”生金

環縣毛井鎮漫山遍野整齊的魚鱗坑,準備栽植苗木。(資料圖) 李文 攝

民眾的感受是最直接的。2019-2020年,蘆家灣鄉5個村連片實施了5。5萬畝的螞蟻森林專案。之後這裡漫山遍野挖出整齊的魚鱗坑,栽植上了檸條、山桃、松柏等苗木,山逐漸變綠了,粗放式放羊模式隨之變為精細化科學化的飼餵模式。“綠增羊入舍”的“雙增收”模式使民眾喜笑顏開。

近年來,環縣實施了一系列的生態建設專案,當地也在這些專案的“沐浴”中,推進荒山植綠,以“綠”牽動著多個行業共同發展。

生態建設專案是一項勞動密集型工程。每年春秋兩季生態建設中,環縣本地富餘勞動力都會搶著上山,參與植樹造林工作。

天池鄉井渠淌村村民關太平和妻子姜豔豔現在農忙時節在家務農,農閒時節跟上工程植樹造林,每年參與植樹造林四個多月,近四年兩人務工收入累計近10萬元。

“上山挖樹畦,栽樹,這活很累,但是隻要肯吃苦,收入就不錯。”關太平算了一筆賬:“一個精壯勞力,一天至少挖100多個樹畦,就收入200多元,如果天氣好,一月就收入7000元左右。”

關太平在環縣林業建設中依靠勞動力獲得可觀的勞務收入不是個例。在環縣,年均實施15萬畝植樹造林生態建設專案,據不完全統計,每年有近萬名勞務工人參與這項工程,其中90%以上的勞動力都來自環縣境內。

環縣自然資源局副局長沈吉祥說:“這項工程,不僅綠了荒山,也富了參與造林的農民工,實現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

生態專案,既要實施好,又要管護好。環縣近年一方面加強生態專案建設力度,另一方面加強生態植被管護。將全縣363。86萬畝的林草資源劃分為5。8萬個管護單元,選聘2326名當地部分脫貧和邊緣易致貧戶進行管護,在管護好專案工程、生態植被的同時,又為農戶增加直接“工資性收入”。

據環縣自然資源局統計,該縣依靠林業改革發展資金,每年投入1860。8萬元,直接支付2300多名護林員工資,實現了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生態管護雙贏。(完)

【編輯:張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