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砍樹變護林 脫困迎生機——安徽國有林場改革記

2022-12-02由 新華社 發表于 林業

國有林場還算編制嗎

新華社合肥9月12日電題:砍樹變護林 脫困迎生機——安徽國有林場改革記

新華社記者姜剛

“改革前林場主要抓創收,依靠採伐樹木,用來保障職工工資和福利待遇。”安徽省滁州市皇甫山國有林場場長劉緒香說,改革後職工待遇由財政保障,林場基本不採伐了,主要職能轉變為保護生態即護林了。

砍樹變護林,不僅是劉緒香的深刻感受,也是安徽省國有林場改革前後變化的縮影。

過度依賴樹木採伐、人才不斷流失、基礎設施滯後……為徹底改變國有林場生產發展舉步維艱的不利局面,2016年,安徽省啟動國有林場改革。

據安徽省國有林管理局負責人介紹,省委、省政府分別將國有林場改革列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任務和省政府的重點工作,納入年度目標考核。省市縣三級政府層層簽訂責任書。省直有關部門積極配合,使得改革蹄疾步穩地推進。

透過改革,安徽省國有林場由141個整合最佳化為100個,剝離社會職能,實現事企分開,全省國有林場原管轄的8所中小學、2所醫院和24個行政村(居委會、村民組)等移交地方政府。核定國有林場事業編制4597名,較改革前減少45%左右。

據介紹,全省國有林場在職職工養老、醫療、工傷、失業保險參保率和住房公積金繳存率達到100%,實現了全覆蓋。安徽省還妥善安置國有林場富餘職工3700多人。

甩掉了林場的“沉重包袱”,消除了職工的“後顧之憂”……一項項舉措的出臺,給林場的發展帶來勃勃生機。

宿州市蕭縣國有林場場長朱偉向記者介紹說,以前林場大部分職工都外出務工了,防火期基本上靠動員社會人員,工作效率低。改革後,員工們的工作積極性高了,而且林場還購買了護林防火車,有效保護了森林資源。“透過本次改革,我們林場的森林蓄積量新增2500立方米,新增造林1500畝。”

生態保護全面加強,是國有林場改革的重要成效。

改革後,國有林場的公益林和天然林全面禁止商業性採伐,商品林採伐大幅下降。森林資源總量持續增長,森林蓄積量達1852。7萬立方米,較改革前增長了9。6%。

基礎設施逐步完善,使國有林場的發展面貌煥然一新。

記者從安徽省國有林管理局瞭解到,國有林場發展和建設納入全省“十三五”林業發展規劃,印發《安徽省國有林場中長期發展規劃(2017-2030年)》,國有林場林區道路納入“四好農村路”建設規劃。林場安全飲水納入“十三五”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規劃。42個國有林場電網已納入省級電網統一管理。

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成為國有林場的發展共識。

主抓林種結構調整,發展高效林業,盤活壯大山核桃、雷竹等經濟林資源……黃山市歙縣桂林國有林場場長汪曉晗說,該林場已打造1000畝楊梅經濟林示範基地、600畝山核桃基地等,開展林區景區化建設,打造森林康養旅遊專案,森林旅遊樂園初現雛形,成為廣大市民觀光、採摘、休閒的又一好去處。

如今,發展綠色經濟,已被各個國有林場擺到突出位置。劉緒香表示,改革後該林場努力把樹木管護好,著力培育良好的生態環境,同時探索發展生態旅遊。“改革前林場員工年平均收入在3。5萬元左右,現在年平均收入達6萬多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