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湖南東安建設高標準農田築牢“糧倉”根基

2022-12-02由 中國新聞網 發表于 林業

中國高標準農田在什麼地方

湖南東安建設高標準農田築牢“糧倉”根基

東安大幅度提高種糧機械化效率。付勇 攝

中新網永州10月28日電 (唐小晴 付勇 唐遊光)“農田改造後,機耕路修好,稻田以小改大成塊成形,所以我們農機裝置提高了工作效率,產量也提高了。”湖南永州市東安縣紫溪市鎮中心村種糧大戶陳擁軍說。

近段時間,東安縣晚稻全面進入收割期,一臺臺收割機穿梭在田間地頭搶收秋糧。在東安縣紫溪市鎮中心村,從遠處眺望,這裡的稻田就像一塊塊方形地毯鋪設在大地,金黃的稻浪隨風翻滾。

陳擁軍忙著收割自家120多畝晚稻。種糧20多年,他成為有名的種糧能手和農機操作熟手。“高標準農田建設之前,我開聯合收割機每天只能收割13畝左右水稻,現在效率高多了,每天可以收割近40畝,畝產也高,每畝在1200斤以上,今年晚稻收入6萬元左右。”陳擁軍說。

湖南東安建設高標準農田築牢“糧倉”根基

晚稻豐收顆粒歸倉。付勇 攝

“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農田建設事關國家糧食安全大局,直接關係“國之大者”的戰略基礎,是扛穩糧食安全政治責任的重要保障。

作為全國糧食生產大縣、優質糧食產業工程專案縣,近年來,東安縣在建好管好用好高標準農田上,堅持建管並重、多措並舉、齊頭並進推動農田管護提檔升級,為“端穩端牢中國糧、做優做香湖南飯”打下堅實基礎。

為保證全縣已建成高標準農田得到高質量、長期的建後管護,東安縣推行農田保護縣鄉村組戶五級田長制,將農田保護管理延伸到終端,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全覆蓋、無縫隙”的農田管護格局;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宣傳農田建設管護主要內容、具體措施和相關政策、重要意義,形成社會各方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該縣還相繼出臺《東安縣高標準農田專案建後管護辦法》《東安縣加強高標準農田專案工程長效管理機制建設實施方案》等制度,實現了高標準農田管護全域化、常態化、長效化;每年投入冬種、冬修的財政資金分別在500萬元以上,有力保障高標準農田建設區的綠肥生產和災毀農田基礎設施工程的修復。

湖南東安建設高標準農田築牢“糧倉”根基

種糧大戶搶收晚稻。付勇 攝

同時,東安採取“長牙齒”的硬措施,全力推進農田“非農化”“非糧化”專項整治工作。截至今年9月底,全縣已清理違法違規用地7處,完成農田“非農化”“非糧化”及撂荒地復墾種糧1。3萬餘畝。

東安縣有耕地面積59。09萬畝,目前已建成高標準農田約38。3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不僅推動了農業生產經營方式轉變,改善了農業生態環境,還有效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

透過推廣應用新品種、新技術,東安實施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統防統治,降低了農業生產成本,提高了土地產出率,建成的高標準農田畝均節水率可達23%,畝均化肥施用量減少14%、農藥施用量減少18%,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提高100公斤每畝以上,土地流轉租金提高了100元每畝以上,為穩定全縣糧食產能、築牢“糧倉”根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供了堅實支撐。

今年,東安縣共種植晚稻27。77萬畝,可產秋糧11。7萬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