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四地戲劇人聚焦校園戲劇 線上線下貢獻學術思考

2022-11-30由 北青熱點 發表于 林業

怎麼在字上面加一條線

以“校園戲劇•融合與探索”為主題的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校園戲劇論壇,近日透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辦。本屆論壇由中國戲劇家協會、北京市文聯主辦,北京戲劇家協會、朝陽區宣傳文化中心、寬友(北京)文化交流有限公司承辦。

四地戲劇人聚焦校園戲劇 線上線下貢獻學術思考

來自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的十多位戲劇界專家學者和青年戲劇人代表進行主旨發言和對談。中國戲劇家協會分黨組成員、秘書長崔偉在致辭中表示,青年戲劇是中國戲劇藝術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青年戲劇是最有生機和活力,最有創造激情,同時也是最能夠激發出中國戲劇生動活力的一片土壤。中國戲劇家協會要為青年戲劇人搭建更多舞臺,鼓勵廣大青年戲劇工作者進行戲劇創作,展現中國戲劇藝術新的力量、新的青春、新的成果。

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濮存昕,華人戲劇家賴聲川透過影片,表達了對校園戲劇的期許與祝福。濮存昕表示:戲劇是全世界全人類共同的藝術語言,也是我們青年學子,關注歷史、關注人生的視窗。青年學子們透過戲劇經驗的交流,可以共同來認知這個世界,也可以攜手一同走向未來。在賴聲川看來:對於青年戲劇人來說,最寶貴的就是一直要有理想,只有憑一股信念、一股理想,保持開放的頭腦,才能創作出對社會有利的優秀作品。

四地戲劇人聚焦校園戲劇 線上線下貢獻學術思考

四地戲劇人聚焦校園戲劇 線上線下貢獻學術思考

主旨發言環節由中國劇協秘書長崔偉主持,8位來自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的與會專家為校園戲劇的發展貢獻寶貴的學術思考。澳門戲劇學者古英元長期從事澳門戲劇教育,對近十年的澳門校園戲劇發展有著深切的體悟,從校際戲劇比賽的角度作了生動的分享,認為澳門校際戲劇比賽為澳門校園戲劇發展指引了一條新鮮且充滿希望的方向。中央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教授胡薇以兩岸三所高校克服種種阻礙展開的一次成功的戲劇合作為例,認為戲劇活動在拓展思維、慰藉心靈、凝聚人心、破除隔閡等方面對青年學子具有強大吸引力,在助力高校之間的跨界交流、合作發展時效果顯著。臺灣戲劇製作人林愷簡要介紹了臺灣小劇場戲劇的發展歷程,總結了近年來臺灣小劇場戲劇作品的特點與趨勢,認為近年來臺灣小劇場戲劇以青春化、多元化的特點,以傳統文化的視角、解構主義的方法,審視了文化所賦予情感的深刻內涵。香港演藝學院戲曲學院院長劉國瑛介紹了香港在粵劇的傳承與發展方面所推出的政策和措施,探討了香港與內地粵劇課程框架的區別,分享了戲曲學院現在及未來的發展方向。

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澳門作家穆欣欣清晰闡述了澳門戲劇發展脈絡,認為澳門戲劇傳承著中國戲劇深厚的文化底蘊,澳門校園戲劇從主陣地的轉移,到今天的青年戲劇,都是在歲月的洗禮中歷久彌新。臺灣藝術大學戲劇學教授石光生梳理了臺灣戲劇教育概況以及臺灣校園戲劇的發展脈絡,深入探討了數十年來海峽兩岸在校園戲劇領域開展的交流合作,抒發了對兩岸戲劇事業同頻共振的熱切期望。上海戲劇學院教授孫惠柱結合多年的教學與實踐經驗,簡要介紹了大學校園戲劇的三種模式,即:兼具戲劇教育與校史教育功能的“大師劇”、鍛鍊學生並服務社群民眾的校園戲劇以及植入系統戲劇課程的系列“示範劇”。香港話劇演員王維透過觀察研究,發現了香港校界戲劇可進步的空間,認為香港九大院校的戲劇社將會直接培養和貫穿香港社會整體人文精神,強調了校界戲劇的發展對於香港社會建立未來人文面貌有著至關重要的助力。

四地戲劇人聚焦校園戲劇 線上線下貢獻學術思考

而在青年戲劇人交流對談環節則由中國傳媒大學博導楊揚教授主持。樹新風劇團藝術總監顧雷,青年戲劇導演黃彥卓,中國國家話劇院導演查文浩等3位嘉賓現場出席交流對談;青年戲劇導演丁一滕,一臺好戲執行製作人姜凱霖(中國香港),舞臺劇導演、演員楊彬(中國澳門),紐約大學人類表演學博士、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講師、碩導張佳棻(中國臺灣)等4位嘉賓線上出席本次交流對談會。

來自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的7位優秀青年戲劇人,圍繞著“戲劇本體與跨界探索、身體訓練與戲劇創造、傳統戲劇與當代劇場、生活洞察與戲劇表達、經典戲劇改編與原創劇目、校園戲劇與人才培養”六個話題,基於自身對於戲劇理論與實踐創作,進行了分享與交流。

顧雷分享了自己不同時期戲劇創作風格的變化,稱之為“戲隨人長”。他在年輕時以戲劇當做青春宣洩的渠道,現在更多以戲劇表達對生活的感受。他認為人特殊的地方,在於我們能夠 “虛擬現實”,戲劇創作就是在舞臺上虛擬現實的情景、關係,從而激起我們意識裡真實的情感和生理反應。因而,戲劇能夠發揮療愈觀眾心靈的作用,戲劇人當自覺任重道遠,努力創作更好的藝術作品。黃彥卓分享了她的戲劇學習和創作經歷,提到她作品中的人物都蘊含著“中國人的中庸情感邏輯”。她強調戲劇創作要有“包容度”,雖然戲劇人的環境各有不同,但是大家要找尋屬於自己獨特的表達方式,從而進行創作。在談到創作《奮不顧身的愛情》的採風經歷時,她強調作為一個創作者就一定要去接觸生活當中真實的東西,從中汲取創作的力量和靈感。

四地戲劇人聚焦校園戲劇 線上線下貢獻學術思考

查文浩認為年輕戲劇人要從經典、傳統中汲取力量,做到守正創新。他還談到在校園排練排戲演出的過程中,種下那顆戲劇的種子十分重要,它會支撐戲劇人迴歸到戲劇的本質,回到排練場、回到舞臺上,只要青年戲劇人的心裡有土壤、有養分,這顆種子日後一定會開花結果。丁一滕分享了中西結合戲劇製作的經驗,提出“新程式戲劇”概念。他談到在不同文化表演之中可以找到一個共性進行結合,比如在歐丁肢體表演方法之中融匯東方的戲劇程式原則,可以將中國人的文化屬性、哲學屬性與西方的身體表演做出一個結合上的嘗試,這讓他感到非常驚喜。姜凱霖分享了戲劇製作的經驗。他談到他們在製作這些商業戲劇的時候,更多的時候是希望把戲劇做成一種生活方式。今後也會有更多原創的形式可以與戲劇的觀眾見面。

青年戲劇人對談交流結束後,來自中國傳媒大學、北京電影學院等高校的大學生們,就校園戲劇的話題向對談嘉賓提問,嘉賓們逐一解答。現場學術氣氛濃厚熱烈,碰撞出思想與藝術的火花。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郭佳

編輯/喬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