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3代科研人41年堅守一塊田

2022-11-29由 人民融媒體 發表于 林業

砂姜黑土如何形成

本文轉自:農民日報

英國洛桑試驗站是世界著名的農業研究所,從1843年開始,該所進行的一些長期定位試驗至今已有170多年的歷史,為農學、土壤學、植物營養學、生態學和環境科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被稱為“經典試驗”。在安徽濉溪縣楊柳實驗站,也有這樣一塊田,1981年在這裡設立的培肥定位試驗,是國內持續時間最長的砂姜黑土定位試驗,被譽為安徽的“洛桑”。近日,記者來到這裡探訪。

41年定位試驗攻克砂姜黑土頑疾

地處淮北的濉溪縣與沿淮23個縣(市、區)2336。6萬畝易澇、易旱的砂姜黑土嚴重製約著當地經濟的發展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經過安徽省農科院3代科研人員41年不懈努力,昔日十年九災的砂姜黑土老災窩,如今蝶變成千裡沃野的大糧倉。而作出巨大貢獻的楊柳實驗站也已經步入新時代。這幢現代化的三層小樓裡面有各種先進的試驗儀器,緊挨著實驗站的就是500畝試驗田。記者在楊柳站試驗田裡看到有幾小塊用水泥條隔開的麥地。

“這是用來做砂姜黑土培肥定位試驗的。”安徽省農科院作物所研究員曹承富告訴記者,試驗設5種施肥處理:有機+化肥、單施化肥、單施有機肥、有機+化肥高量,其中有一塊寶地,40年沒施過肥,這在我國6000萬畝砂姜黑土地中是唯一的。

一塊只有100多平方米的試驗田裡,麥苗矮小枯黃、稀稀拉拉,同周邊長勢較好的綠油油的小麥形成鮮明對比。曹承富自豪地介紹,別小看這塊地,雖然小麥畝產只有20-30公斤,玉米畝產也不足50公斤,卻是無價之寶,是做長期定位試驗絕好的對照標本。

做砂姜黑土培肥定位試驗是為了研究砂姜黑土的形成機理、變化趨勢和改良方法。“土壤肥料長期定位試驗具有常規試驗不可比擬的優點,能夠系統地研究土壤肥力演變和肥效變化規律,為農作物合理施肥和提高土壤肥力提供依據。”曹承富回憶說,“中間有幾年,實驗站經費十分緊張,科研人員就自掏腰包堅持搞試驗,沒有一年間斷過,因為我們深知這項工作太重要了!”

長期的定位試驗,結出了豐碩的成果。“我們由此研製出以有機肥和化肥配施、秸稈還田為核心的培肥技術4套,實現了土壤培肥改良技術的定量化,有效解決了砂姜黑土培肥難、地力提升慢等問題。”曹承富告訴記者,他們研究的成果“安徽砂姜黑土培肥與小麥持續增產關鍵技術及其應用”在我國砂姜黑土地區進行了大面積推廣,對提升地力、增加小麥等作物產量發揮了重要作用,並獲得2015年度安徽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前沿科技助力糧食增產試驗

曹承富是楊柳站的第二代科技工作者。“第一代駐守楊柳站的老一輩科技工作者都已經不在世了。”他告訴記者,1981年9月,省農科院作物所科研人員孫國倫、汪芝壽背起行囊,離開繁華的省城,來到土地貧瘠、生活艱苦的濉溪縣楊柳鄉,和縣裡派來的農技人員李本正等人一起建立了楊柳實驗點(後改為楊柳實驗站),向貧瘠的砂姜黑土宣戰,開始了“砂姜黑土培肥定位試驗”和“淮北小麥大面積增產途徑及栽培技術研究”。一開始的實驗站,就是兩間不足40平方米的茅草房,裡面擺放著叉子、鐵鍬、揚場木鍁、耙子、掃帚等簡單的農具和實驗工具。辦公室的邊上還有一間牛舍,養著兩頭幹農活的耕牛。

隨著時代的進步,楊柳站不斷呈現新的亮點,記者看到試驗田的中心區域,新建的加密自動氣象站24小時不停地工作,可及時完成對某個特定區域氣壓、溫度、降水、風向、風速、相對溼度等多種氣象要素的採集、上傳、報警,從而提高局地性、突發性、災害性天氣的監測、預警能力。作物長勢監測系統則利用獲取到的監測區域的衛星影象資料,透過影象處理技術和專業計算分析來量化作物的健康狀況,並把最終的結果呈現在專業的農業資訊平臺上供種植者和農藝師檢視。

此外,還安裝了農作物病蟲害智慧化預警監測裝置,這套系統包含遠端拍照式蟲情測報燈、遠端病害監測儀、植物環境資訊監測裝置以及預警預報系統、專家系統、資訊管理系統等組成。可實現全天無人值守、遠端實時線上監測蟲情、病害、環境資訊,自動上傳到物聯網監控平臺,也可透過手機App檢視管理。

如今,從曹承富手中接過“接力棒”、長期在楊柳站駐點的是“80後”女博士陳歡。記者採訪時,她正和同事一起用一個1米多高的“靜態採集箱”採集麥田(土壤和小麥生長系統)排放的溫室氣體。

“每週要來採集一次,這些溫室氣體包括二氧化碳、氧化亞氮、甲烷等,整個小麥生長週期要採集近40次。”陳歡接著介紹採集的目的,一是要測量小麥生長期不同階段溫室氣體的排放量,二是監測不同氮肥施用水平對農田溫室氣體排放的影響,三是研究氮施用量相同的情況下,不同小麥品種氮利用效率的高低差異,為選育氮利用效率高、排放水平低的小麥新品種提供科研資料。

“傳統農業的著力點在於如何透過土壤培肥提升產量,現在我們要在穩產高產的基礎上發展氮利用效率高、排放水平低的低碳農業、生態農業,為碳達峰、碳中和作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