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危險”的檳榔:是“千億產業”,還是“致癌癮品”?

2022-11-21由 中國報道 發表于 林業

檳榔來源於什麼科

“危險”的檳榔:是“千億產業”,還是“致癌癮品”?

檳榔產業陷入新一輪的輿論風暴。

日前,“36歲歌手嚼檳榔6年因口腔癌過世”的話題引發關注後,浙江義烏、四川自貢、江西南昌等多地相繼跟進針對檳榔的銷售限制做了明確規定,其中就包括檳榔不得作為食品銷售。

業內認為,這是檳榔產業整治工作趨嚴的訊號。在《中國報道》記者的採訪中,檳榔行業的從業者稱,檳榔致癌的說法歷來有之,對於從種植、生產、銷售各埠已經形成完整產業鏈的檳榔產業來說,“完全禁售不太可能”。而在非檳榔行業者看來,檳榔產業的管理理應參考菸草監管制度,對其進行包括禁售在內的更為嚴格的管理措施。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向記者表示,儘管目前檳榔行業多是由食品安全監督部門來監管,但隨著監管力度的收緊,未來監管工作的主導部門還將有所調整。他坦言,與菸草類似,檳榔也屬於成癮類物質,目前檳榔行業需要有一個較為清晰的標準,對於檳榔製品的定性也應予以明確。

市場驅動下的急速擴張

多地下架風波始終攪動著近期的檳榔市場。

10月下旬,檳榔頭部企業湖南口味王集團(以下簡稱“口味王”)的代理商李明參加了公司組織的線上會。在這場持續時間超過4小時的會議上,當前的檳榔銷售情況被十餘名銷售一致描述為“不理想”。

但李明認為,當前“不理想”的局面並非由此輪下架風波直接導致的。代理口味王零售業務十餘年,他告訴記者,早在這輪爭議之前,他就感覺到了市場的變化,今年以來,大大小小的商店從他這裡的拿貨量比去年同期少了近50%,而去年與前年同期相比,也有了不小的減量。

“生意越來越難做了,大家沒錢吃了。”李明眼見著檳榔的售價從每包幾元逐步升至十幾元,甚至一包上百元。他的印象裡,檳郎產業的迅速擴大“也就是這10年的事情”。10年前,從他手裡銷售的檳榔一個月最多僅1000多元的銷售額,之後的幾年裡,每月他能賣出3萬多元的檳榔,再後來一個月的銷售額可以輕鬆過10萬元。李明說,原先自己賣出一包檳榔的毛利潤一度能達到5%,現在則不足1%。

但即便如此,李明代理的口味王以2020年36。76億元的營業收入、2021年42。35億元的營業收入分別上榜當年的湖南百強企業。

《中國市場監管報》的資料顯示,2011年至2018年,中國檳榔產業產值從558億元上漲至781億元且呈繼續上漲趨勢。

檳榔的種植地多在海南,生產加工則在湖南。來自企查查的資料顯示,從區域分佈來看,湖南以7223家檳榔相關企業位列省市第一。海南、福建分別有檳榔相關企業5359家、634家,位居前三。

“危險”的檳榔:是“千億產業”,還是“致癌癮品”?

從城市分佈來看,目前湖南省檳榔食品生產企業主要位於湘潭、益陽、長沙三地。湖南省檳榔協會曾做過統計,湖南的檳榔生產帶動地區相關產業超過500億元。

而對於檳榔種植大省海南省來說,檳榔也已經成為海南省僅次於橡膠的第二大經濟農作物。2020年10月,《海南日報》的一組資料顯示,截至2019年年底,海南省檳榔種植面積達178萬畝,是海南230萬農民的重要經濟收入來源,佔全省農業人口的41。37%。

朱丹蓬認為,檳榔是高利潤行業,自帶的成癮特性又使其有了一批穩定的消費群。在湖南,嚼食檳榔的人口就接近地方總人口的一半。

海南省農業科學院檳榔研究中心主任吉建邦把近20年裡檳榔的野蠻生長歸結為市場驅動的結果。他稱,消費需求是檳榔產業逐步擴大的主要因素。當前全世界大概6億到10億人食用檳榔,檳榔產業在全國的消費區域中,銷量最大的三個省是湖南、廣東、湖北。

採訪中,朱丹蓬向記者指出,嚼食檳榔不僅與地區人民的生活習慣有關,同時也與地區經濟發展有密切的聯絡。

“危險的檳榔”

在市場上,數十年裡,檳榔的身份始終是產業界和醫學界爭議的焦點。有15年口腔科從業經驗的前北大口腔醫學院種植科醫生吳茴告訴記者,“10個口腔癌,9個嚼檳榔”已經是多年來醫學界耳熟能詳的諺語。

她向記者坦言,檳榔含有檳榔鹼、麻黃素等物質,嚼食能讓人產生興奮感,長期食用會產生依賴性。除此之外,檳榔內含有較粗的纖維,長期嚼食易導致口腔黏膜發生纖維性病變,這是口腔癌最主要的癌前病變之一,繼而導致口腔癌。

記者梳理發現,早在2003年,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中心將檳榔列為一級致癌物。2017年,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公佈的致癌物清單裡,檳榔果也被列入一級致癌物。

“危險”的檳榔:是“千億產業”,還是“致癌癮品”?

2020年12月05日,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在醫學學術期刊《柳葉刀-腫瘤學》上發表的論文中指出,已透過細胞實驗證實了檳榔的主要活性成分檳榔鹼的遺傳毒性,並透過動物實驗證實檳榔鹼的致癌性。

而在產業界不認可檳榔致癌的觀點多提到,目前都是基於動物實驗和流行病學調查得出檳榔致癌的結論,始終未有臨床實驗驗證。

吳茴向《中國報道》記者坦言,除了帶有毒性的檳榔鹼能使人中樞神經興奮,企業在檳榔加工的過程中也會加入一些諸如麻黃等對神經系統造成刺激作用的人工新增劑。她指出,儘管嚼食檳榔不能與口腔癌完全劃上等號,但長期食用者患上口腔癌的風險會大幅提高。

2020年,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新修訂的《食品生產許可分類目錄》取消了“食用檳榔”的類別,即檳榔已不在食品類別,既不能以食品的生產許可被加工生產,也不能以“食品”來銷售。

對於已經成熟且形成規模產業鏈的檳榔行業而言,在“踢出”“食品”行列後,檳榔、檳榔提取物等與之相關的產品該如何定性仍是行業裡的一大難題。此前曾有觀點指出,檳榔為四大南藥之首,其藥用應得到充分開發。

朱丹蓬告訴記者,此前檳榔果列在食品品類不精準,也不科學,但之後被列為藥品的可能性也不大。他分析,未來檳榔可能會被列入特殊食品或者特殊產品類來管理。

公開資料顯示,國家衛健委2021年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1427號建議的答覆》中明確表示,未批准檳榔作為新食品原料,未將其納入食藥物質目錄,檳榔(果實)也不宜制定食品安全標準。

在吳茴看來,對於致癌性較強的檳榔最理想的狀態就是全面禁售,或是按照同樣致癮的菸草標準進行嚴加監管。

以菸草的監管模式來監管檳榔行業是輿論圈較多支援的論調。採訪中,江蘇法德東恆律師事務所合夥人藍天彬告訴《中國報道》記者,檳榔管理應慎重參考菸草監管制度,目前檳榔銷售暫未達到菸草的規模,如果貿然採用菸草的監管模式可能過於激進,會產生其他的衍生問題。他認為,檳榔產業規模已經較大且成熟,涉及的群體中多,移風易俗需要時間,或可從源頭開始引導民眾種植其他作物,使其逐漸退出市場。

“下架風波”後的監管難題

從近兩年各部門針對檳榔推出的監管舉措來看,涵蓋了檳榔的產品定位、營銷宣傳等,多管齊下,動作也趨向嚴厲。

以營銷為例,2019年,湖南省檳榔食品行業協會下發《關於停止廣告宣傳的通知》,要求所有企業即日起停止國內全部廣告宣傳,且必須在3月15日之前全部完成;2021年3月,廣州全市媒體、戶外廣告均已停止釋出檳榔廣告;2021年9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釋出通知,要求自即日起,停止利用廣播電視和網路視聽節目宣傳推銷檳榔及其製品。

今年9月19日,四川省南充市營山縣市場監督管理局釋出訊息稱依照四川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辦公室《關於加強檳榔製品銷售監管的通知》要求,各經營戶不得銷售食品包裝和標籤標識的檳榔;對食品經營場所銷售檳榔及檳榔製品的,立即聯絡食品經營單位下架。

隨後,浙江義烏、四川成都、江西南昌等地也均推出相應的舉措。一時間,市場譁然。有零售商發現,這次的“下架風波”後,銷量有了輕微浮動。“擔心賣不出去,”湖南城步縣的一家超市店主稱,往常店裡的檳榔進貨量都在100包左右,現在為了保險起見進貨量只能減半。

“危險”的檳榔:是“千億產業”,還是“致癌癮品”?

而在記者近期走訪的多家北京地區超市發現,檳榔製品仍在櫃檯顯眼位置銷售,且未有明確“非食品商品”相關標識。在電商平臺搜尋“檳榔”,“口味王”“和成天下”“張新發”等位列檳榔銷售頭部的店鋪仍可正常購買。

李明也看到多地要求下架檳榔的訊息,但他告訴記者,他長期合作的零售商中還沒有一家因為這次的“下架風波”來減進貨量,檳榔的爭議一直都有,總“體來說,影響不算大”。

在朱丹蓬看來,近期多地區針對檳榔的整治舉措推行後,可能會有更多地方政府針對檳榔行業出臺更為嚴厲的措施,整個檳榔產業的銷售也會受到制約。

9月21日,海南省檳榔協會在官方公眾號上釋出了《關於近年海南檳榔產業發展情況通告》一文。其中寫道,“個別省市的市場監督管理局出臺相關規定禁售檳榔產品,再次把檳榔這個涉及海南百萬農民利益的產業推上風口浪尖”。隨後,協會刪除了這份宣告,並稱“是為了不讓輿論繼續發酵,不讓幾百萬老百姓的經濟利益再次受損”。

藍天彬向《中國報道》記者指出,檳榔在全國各地發展程度不一,監管力度也不一,有的地方鼓勵發展,有的地方分割槽域銷售,有的地方下架,有的地方加強了對檳榔全產業的監管。在全國層面,對於檳榔產業還沒有形成統一的認識和監管。

對於究竟由哪個部門予以主導檳榔的監管,目前尚無統一定論。藍天彬認為,最終或許會是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來主導整個檳榔行業的監管工作。他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在某些層面可以借鑑參考菸草管理制度,出臺統一的管理規定,比如在檳榔外包裝上印上嚼食檳榔檳榔有害身體健康的提示,規定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檳榔,檳榔行業不得作廣告,鼓勵替代品發展等,從而使檳榔的生產、銷售行為更加規範。

朱丹蓬向記者坦言,目前,檳榔產業的監管體系仍不完善,對於檳榔產業發展需要合理引導。他指出,希望在多方努力下,透過立法手段,以平衡好行業發展與公共健康的關係,將檳榔的監管推到合理、合規的方向上來。

撰文:《中

國報道》記者 邱慧

圖片來源:中新網等

責編: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