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雲間守護 與林共富——記臨安區太湖源鎮白沙村護林員王春財

2022-09-29由 潘軍強 發表于 林業

村裡護林員是幹什麼的

根據中央和省市的統一部署,杭州市臨安區於去年8月全面啟動林長制工作,統籌推進生態修復、資源保護、產業發展、數字化改革等工作,全方位推動林業高質量發展;全區湧現出一大批優秀林長、護林員等先進典型,我們現透過“雲間守護 與林共富”林長制系列文章記錄他們的真實感人故事與大家分享。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第一位優秀護林員——太湖源鎮白沙村王春財。

雲間守護 與林共富——記臨安區太湖源鎮白沙村護林員王春財

吃好飯的上海與蘇州遊客放鬆地躺在露天的竹靠椅上,王春財的農家樂院子呈現出家一樣的氛圍,客人們要麼是葛優躺要麼是葛優靠,還有幾個在小小的歌廳引吭高歌。

這是王春財的農家樂,叫登雲山莊,大約是因為他家的位置在大山的高處,經常與雲相伴,但這更應該與王春財的職業有關,登雲兩個字,隱含著他的職業使命。

王春財是太湖源鎮白沙村的護林員,管轄著3000多畝林地,這個單調的職業一干就是十多年。白沙村的森林與別處不同,它們都長在很陡峭的山峰上,海拔超過1000米,王春財每天走的都是登雲之路,在雲間邁步巡邏。

護林工作簡單卻不容易,上山是晴天,下山就下雨了,有一次王春財在岩石上重重地滑了一跤,他心慌了,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回不去了。最後竟然還能忍住疼痛堅持回到家裡,心裡想想應該是有驚無險。哪裡料到幾天後腹部越來越疼,到醫院一檢查,斷了三根肋骨。

所以,要維護好村裡的優良生態,其實並不容易,然而,更難的是,附近朝夕相處的村民有些還不理解他的工作,比如十年前,還有村民在山上砍柴賣錢,貼補家用,村裡的老潘有一次在山上揮刀砍伐時與王春財遇上了,都不拿正眼看一下王春財,王春財急匆匆上去勸止,起了衝突。

雲間守護 與林共富——記臨安區太湖源鎮白沙村護林員王春財

老潘說:“我祖祖輩輩生活在這片山裡,這塊山地又是我自己的地,我想砍點樹咋啦?我做不了主嗎?”王春財只能把生態的高價值與砍伐的低價值的利害關係講給老潘聽,並且告訴他,哪怕是自己家的林地,也不能亂砍亂伐,可老潘激動之中,根本聽不進去。王春財一回家連忙打聽老潘兩個城裡女兒的手機號,苦口婆心動員兩個女兒勸說老潘,幸好兩個女兒生態環境意識強,聯手打手機給老爸曉之以理地勸說。

透過王春財多方努力,總算做通了老潘的思想工作,人們說:“老潘算難弄的,竟然讓阿財給說通了。”多年過去了,如今的老潘,也將自己的家做成了農家樂,憑著良好的生態環境,開心地招待著周邊地區的遊客,年收入可比之前砍柴賣柴好了不知多少倍,盡情享受著優良生態帶來的美好福利!

但村裡最難弄的是老夏,老夏近七十歲了,高中畢業,自信得很,誰能說得動他?他沒有別的愛好,就喜歡到山上挖挖中草藥,挖挖樹根:“什麼?不讓砍樹我認了,樹根也不讓挖?才不信你的理兒。”王春財主動上門去勸說,老夏便放出一條惡狗,嘴裡揚言最好狗咬到你。王春財不往心裡去,滿臉堆笑,連惡狗都謙讓王春財三分。

用他的話來說,當個護林員,也不能濫用權力,都是鄉里鄉親,必須得好好說話要有人情味。“老夏,你懂村史,你還記得十年前,我們這一帶經常發生洪水災害、泥石流災害嗎?”說起村史,這是老夏的長項,他滔滔不絕。

王春財又問“那現在為什麼很少發生了?”老夏立馬就明白過來了,那是樹根護住了植被,水土才不再流失。老夏的嘴再硬,也經不住王春根的五次上門,他終於答應不再到山上挖樹根了。如今的老夏,也在自己家開了農家樂,用心招待四方客人,小生意做得紅紅火火,有滋有味!

雲間守護 與林共富——記臨安區太湖源鎮白沙村護林員王春財

同樣是靠山吃山,這樣的吃法,才是共贏共富的方式!

二十多年來,白沙村堅持山林定權,穩定家庭承包的林業經營體制,啟用山區非物質資源開發,發展“農家樂”生態旅遊,使山區經濟從砍樹到看樹,從賣木頭、賣山貨到賣生態,非木質林產品收入佔農民收入的90%以上,森林覆蓋率達到96%,農民人均年收入逐年提升。真的把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先後被評為“全國山區綜合開發示範村”、“全國綠色小康村”。

與老百姓還是要講實惠的,現如今老潘的農家樂開得風風火火,他已經沒有興趣上山砍柴了,他說他要謝謝王春財,如果自家山上光脫脫的,哪個遊客會愛上他們的農家小屋?老夏到底是有文化的,他也說,挖樹根能賣幾個錢?山體破壞了,哪來如今的農家樂盛況?

近日,省裡區裡都陸續印發了林長制工作的有關檔案,王春財都讓人打印出來帶在身邊,有時在家裡閱讀,有時“登雲”坐在山頂閱讀。細研之後,他得出一個結論,黨和國家從上到下已經極度重視生態護林了,他的腰板子越來越硬了,使命感越來越強了,他護林更帶勁兒了。最欣慰的是,他感嘆這十多年他做的這一切都是有價值的。

資料:臨安農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