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悅讀|窗臺上的那一抹綠色

2022-09-25由 海南農墾報社 發表于 林業

木薯皮可以放進花盆嗎

悅讀|窗臺上的那一抹綠色

悅讀|窗臺上的那一抹綠色

窗臺上的那一抹綠色

■ 賀海平

我的居室窗臺不大,但採光好。

我曾在窗臺上養過花,諸如仙人球、吊蘭、茉莉花之類。因上班忙碌,沒更多時間打理,便選擇了耐旱、耐貧瘠、抗蟲害的品種栽培,即使一週不澆水,也不會萎蔫,雖顯單調且花期短,但總算沒讓花盆閒著。也曾把花卉換成既可觀賞又可食用的菜秧,雖數量有限,卻給人帶來了可品嚐的綠色。可以說,窗臺上的那一抹綠色,蘊藏著年少時的過往,蘊藏著農場的味道。

初始,捋一把路旁野生的蒲公英種子,揣兜裡,回家將衣口袋往外直接翻入花盆,種子白花花呈絮狀,細小的胚如同包裹著棉襖,浮在土層表面,略灑點水,打溼粘附土壤,不讓其再隨風飄揚。只幾日功夫,胚根就露出來,然後是綠葉兒。一束束,一排排,像密密麻麻的豆芽,只是沒那般肥胖,顯得纖細苗條罷了,但生長速度卻十分驚人。

曾經在農場,常割野生蒲公英來喂兔子或作豬草。屋後的橡膠林環山行,在膠樹未成林之前,樹葉沒覆蓋行與行之間的隙地,可輪作地瓜、木薯、花生等農作物,地裡不時長出許多蒲公英、革命菜之類的野草,每日須採割一大筐,與菜葉、紅薯藤等一塊剁碎後,拌入麩糠,以煮成豬潲,飼餵家裡的兩三頭豬,解決吃肉難的問題。

蒲公英種類繁多,有一種外形似萵筍或苦蕒菜,常見菜農的擔子裡也不時放上一把,可焯水涼拌食用。花盆裡的蒲公英日日瘋長,不多日,就開出向日葵般的小花盤。那絨毛絮狀的白花,能隨風飄得很遠,飄到哪兒就在哪兒安家。如此隨遇而安的境界,讓我心生敬畏,深受啟發。在人生不如意時,無法改變現狀,只有改變自己。催人重新審視當下的生存環境,掌握夾縫中求生存的本領。凡事看淡,努力向上,適應當下,終將迎來勝利的曙光。

我把老去的蒲公英莖杆切段,置於簸箕曬乾,可泡茶飲。明朝繆希雍《神農本草經疏》:“蒲公英昧甘平,其性無毒。當是入肝入胃,解熱涼血之要藥。”對日常用嗓子過多的我來說,閒時靜坐,沖泡一杯自制蒲公英茶,自斟自飲,清爽喉嚨,享受片刻的寧靜,令人愜意至極。

有一次,從五指山捎一隻傳說中的“辣椒王”燈籠椒鮮果回湖南。顏色黃黃的,果皮表面皺皺的,外觀煞是好看,據說其辣度是普通椒的好幾倍。我覺得椒味濃郁芬芳,於是,準備在花盆種植。湘中的陽曆三月中旬,乍暖還寒,我把花盆放置室內保溫,播入種子,終於長成椒苗,四月氣溫回升穩定後,種在這排花盆裡,多餘的椒苗則免費提供給鄰居種植。六七月,本是辣椒坐果期,殊不知,盆栽燈籠椒長勢旺盛卻不坐果。仔細觀察,葉片蔥綠,土肥充足,一朵朵細碎的花兒開滿枝頭,左瞅右瞅,找不著一顆果實。鄰居還把椒苗帶回鄉下種入了菜園,情形亦相同。我倆猜測影響坐果的因素,此時溫度與五指山相差無幾,大抵為土壤因素所致。鄰居毫無責怪之意,相視而笑,並贈送一袋家裡的本地辣椒給我。

悅讀|窗臺上的那一抹綠色

送來的五彩辣椒果,我小心撥弄出種子再種入花盆。不多時,窗臺上長出了矮小的椒苗,梢頂幾乎都結出拇指大的五彩椒。紫色、黃色、紅色,各色呈波浪形混合一塊。宛如用彩筆塗抹的顏色,在綠葉中格外引人注目,摘一個細品嚐,其辛辣程度令人咋舌。

我還把發芽的蒜籽、地瓜也插入花盆中,這排花盆儼然成了一處微型菜園。不多時日,即可收穫蒜苗、紅薯葉,那一把把細嫩的莖葉,雖吃不上多久,但不時為窗臺添加了一抹綠色,換來味蕾的舒爽,愉悅的心情。

人,應該多到大自然中去,置身綠色、體察綠色、品味綠色。若一時無法涉足自然,就設法讓窗臺上生出一抹綠,能使勞碌的心魂得到片刻寧靜。在養眼的同時,已然成為一道心靈的風景線。漫漫人生,從青澀之蔥蘢,到年華之蒼綠,唯有生命深處那抹綠不曾遺棄。

宣告:

轉載或者引用本公眾號新聞,請註明來源及原作者。

圖片 | 網路

編輯 | 吳天奧

責任

編輯 | 倪德馨

值班主任 | 鍾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