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河南淅川:科學綠化綠了山川富了民

2022-09-22由 湘湘帶你看社會 發表于 林業

櫻花跟櫻桃是同一種嗎

金秋時節,在河南省淅川縣九重鎮仁和康源石榴基地,紅紅的石榴掛滿枝頭,採摘的農民喜上眉梢;在毛堂源科黃金梨基地,金燦燦的黃金梨壓彎了樹枝,人們忙著採摘;在丹江口庫區兩岸到處是醉人的綠……這是淅川縣科學綠化初見成效的一個縮影。

淅川縣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和核心水源區,生態區位十分重要,國家對林地保護和水質保護要求非常高,淅川縣透過科學綠化,走出一條生態與經濟共贏發展的路子。

淅川縣立足獨特的區位和石漠化治理的特殊任務,堅持喬灌草相結合,對庫區消落地選擇柳樹、中山杉、柳杉等耐水淹挺水植物,對立地條件好的荒山荒坡選擇山桃、石榴、杏李等經濟林,對立地條件差的荒山荒坡選擇耐旱側柏、五角楓、火炬松、櫟樹等喬木或灌草樹種。在交通不便的庫區周圍採取飛播方式,選擇刺槐、臭椿等種子,每年以10萬畝左右的速度推進造林綠化,“十三五”以來,全縣完成人工造林60多萬畝、飛播造林20多萬畝,在沿丹江庫區荒山先後打造了馬蹬白渡、葛家溝,大石橋西嶺等12個困難地造林示範工程,庫區綠色生態屏障初步形成。

淅川縣將造林綠化與生態旅遊相結合,投入資金2。8億元,採取專業隊合同造林模式,統籌林業、扶貧、財政、社會等資金,對香嚴寺、渠首、丹江大觀苑等縣內主要景區周圍的荒山荒坡實施全域造林,進行組團式、立體式綠化美化,植綠造景育花,種植海棠、櫻花、桂花等風景樹21萬株,栽植軟籽石榴、核桃、柑橘等優質經濟林木90多萬株,初步實現景區“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景”。帶動全縣3000多脫貧戶透過參與林業生態建設年戶均增收2600餘元。

馬蹬葛家溝區域原本是光禿禿的石頭山。2019年,淅川縣投資近1億元,採取落葉與常綠、針葉與闊葉、開花與彩葉相結合,在這裡栽植山桃、櫻花、海棠、五桷楓等苗木1。1萬畝,建成環庫生態經濟景觀帶。“如今,石頭山全部變綠了,葛家溝已成為庫區石漠化荒山治理的典範、淅川生態旅遊的新名片。”淅川縣林業局局長梁虎兵說。

淅川縣還以林旅扶貧示範村與示範園建設為重點,加大造林綠化資金投入,加快森林小鎮、森林村莊和森林人家建設,在丹江沿線建成倉房磨溝村、馬蹬石橋村、盛灣移民民俗村、毛堂龍泉村、金河鴻森植物園、上集雄升植物園、九重石榴園、盛灣石頭村等集生態觀光、濱水休閒、鄉村度假等為一體的旅遊景點。目前,全縣已培育鄉村旅遊示範村36個,建成林旅融合示範園40個,在景區景點周圍新建農家樂餐館200多家,年接待遊客520萬人次,2021年全縣旅遊綜合效益達21。3億元。

淅川縣立足荒山面積大的實情,採取“林果專業合作社、家庭林場、公司+基地+農戶”等模式,引導農戶大力發展軟籽石榴、核桃,大櫻桃等林果業,先後出臺了一系列支援土地和荒山流轉、發展林特果品的優惠政策,對生態效益好、經濟效益高、有一定發展規模的軟籽石榴、核桃、大櫻桃、杏李等林果產業,利用到戶增收專案,每畝給予600-1000元的補貼,並整合涉農專案重點支援林業產業發展,做到基地建在哪裡,專案就跟進到哪裡,縣財政每年投入林果補貼資金2000多萬元。

淅川縣林果發展中心主任劉德偉介紹,在推進產業發展過程中,按照“政府主導、市場主體、三權分置、利益共享”模式,土地所有權歸集體、承包權歸農戶、經營權歸公司,農戶實現“一地生三金”:每畝土地按500元流轉給公司,農戶得“租金”;公司把栽好的果樹反租倒包給農戶管護,每畝720元,農戶拿“薪金”;果樹收益時,農戶和公司按1∶9分成,農戶拿“股金”。發展林果業有效解決了當地群眾務工問題,農民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

目前,淅川縣已發展軟籽石榴、杏李、核桃等林果23萬畝,初步形成了盛灣、九重鎮的軟籽石榴產業,毛堂鄉茶葉和黃金梨產業,老城鎮和滔河鄉杏李產業大石橋大櫻桃產業和倉房鎮柑橘產業,山區農民年人均林果增收2000元以上,全縣有林果收入超過千元的村8個、超億元的鄉鎮2個。(周桃龍)

【來源:國家林業和草原局_國土綠化】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