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農村的中秋節

2022-09-21由 孤獨的小哆啦 發表于 林業

膠水的英語怎麼寫

“八月十五陰,正月十五雪打燈”,每到中秋節夜晚時,父親總會這麼隨口提一句。而我也會在那個時候,當全家人的面,保證自己能記住當天的天氣,還揚言要驗證來年的正月十五氣象。每每保證後,到第二年正月十五前一天,父親會問我“東丫頭,去年八月十五氣象是晴還是陰?”我吱唔著說不上來,尷尬地嘿嘿笑著,回覆說時間那麼久,哪能記得住。父親會笑著拍拍我的頭,說出上一年的氣象。我每次都懷疑他說的到底是不是對的,猜他是根據當天的天氣,倒推去年的結果。苦於自己也沒能記得住,不敢說出來自己的懷疑。

農村的中秋節

那年,距離中秋一個多月時,他離開了我們。當年的中秋,我心緒不佳,專門在微信的朋友圈私密地記下了當天的氣象:陰。來年的正月十五,真的就下了一場好大的雪。雪色茫茫中,我望著泛著白色刺眼的雪,無言,落淚。因為驗證了,又與何人說。只是好懷念那雙溫暖又蒼老,還經常佯裝要打我頭的手。

又是一年中秋節。現在的過節已然不像小時候那般期盼了。生活在鋼筋水泥的城市中,小區與街道的花草都是經過設計形成的的整齊劃一,沒有鄉下芳草萋萋般隨性與從容;滿眼都是行人匆匆的腳步和五光十色的霓虹燈;呼吸的不再是芬芳的泥土與青草的氣息;耳邊充斥更多的是汽笛聲;而月餅不再是一種食物,更像是一個個的藝術品;裝月餅的盒子已然不再是一種包裝,而更像是一種華麗與尊貴的攀比。

那時,假期兩個月的瘋玩後,再開學,最期盼的就是過中秋節。

我母親擅長於打理各種家務,直到現在80多歲了,家裡還總是一塵不染。雖然家裡孩子多,家用緊,但每個節日,都會讓我們感受到濃濃的節日氣氛。以前的農村,很少買月餅,家家戶戶都手工製作。中秋節前一週,村子裡整個村子各家上空都飄蕩著嫋嫋的炊煙,如學隸書書法的孩子那般,練筆劃寫畫出的一道道油墨線條。我通常會被抓來,坐在爐灶前燒柴火,一條木頭快燃完時,要在上面再壓一條引燃起來。最喜聽的就是那沒有乾透的柴禾燃燒時發出脆裂的畢剝聲,最喜聞的就是木頭燃燒後散發出的木質香氣。最讓人安心的是,整個院子中,空氣中瀰漫著噴香的面與油混和起來讓人最易產生飢餓感的香甜味。

相較於城裡人的距離感,農村人過節時,更喜走親訪友人情往來,所以每年備打月餅的面,足足有二三十斤,和麵也是個力氣活。雖正值秋收,男人們還是會幫襯著家裡把大塊團的面和好才出去幹農活。村裡一些手腳麻利,精通麵食製作的幾位女人,挨家串戶熱心給鄰居們搭把手,節日裡會更忙碌一些。

發起的面做出來的月餅要更酥一點,所以早幾天母親就開始著手準備手工發酵的面。定好打月餅的日子時,約好的女人們一起來和麵、分小團、揉捏、包餡、卡模、放爐子烤,最後出爐扣印花。最有技術性的一環,是把發酵的面根據比例加入鹼面、面、水、油、糖,最終出來的結果是酥軟。為了月餅模樣花色更多更花哨一些,除了自家的外,其它的模具都要從別家借來用。或許是用得時間久,也或許是用的頻次高,抑或是油浸泡的緣故,每一個模具從裡到外,都是那麼賊光發亮,像上了油漆裡的清油。

農村的中秋節

有烤制階段,用的是磚泥搭起來的土火爐,把月餅放進火爐中空部分,上面要再扣一頂圓圓的像鍋蓋般的凸起,被我們當地人稱作扣帽兒的蓋子,用沙子水泥等耐高溫的材料製成。受熱均勻,其實是起到均勻受熱的作用,但很容易破裂,母親在使用時總是輕拿輕放。先拿去柴禾上烤熱後,再拿來扣在燒製月餅的泥火爐上。一個烤一段時間後熱量逐漸降低,再來換另一個。而且整個作過程中,要視火候情況,不斷來回換。地木頭的燻烤味,加上泥爐散發出的自然氣息,真的是現在無論多貴的甜點都無可比擬的。

在小孩子的眼裡,過節就是熱鬧,就是能吃平時吃不到的好吃的。還可以在得到家長默許的情況下,參與其中。我們也學著把小團的面放進模具裡,按壓幾下,直到感覺有阻力時,就可以了。拓出來有的更多的是各種花樣,有的只有簡單的“中秋月圓”兩字,有的是一具小人人,也有的或許是使用時間長了,損耗的已經看不清本來的面目。每個人要等自己的月餅出爐,看看到底是什麼樣子的。有的做到有模有樣,會興高采烈地珍藏起來。有時候按壓不緊,烤出來的樣子模糊不清,哪一個也不像,會有一點小失落。

農村的中秋節

最後要做的就是在剛烤製出來的月餅上蓋上紅色的圖案。我們會自發跑去摘幾朵自認為長的周正的苘麻果,蘸一點紅紅(其實就是食用紅色素),每個上面點一朵,像圖章畫,所以也就樂意去做。苘麻果實,長得呈星狀,圖案對稱均勻,可以說是天然又美麗的圖章。這種植物在農村路邊田野沙灘隨處可見。因為農村叫法不同,專門請教了兒時的童伴,回覆是什麼麻。後來我上網查了,各地叫法不同,青麻、白麻、桐麻、孔麻等等。以前納鞋底用,現在裝飾用的麻繩,就是用苘麻的莖皮得來的。

在烤制過程中,大人們討論的是哪一爐的面發酵後加鹼面發起的成功,哪一爐掌握的火候好一些,哪一爐看起來品相好一點。他們還要考慮在哪一爐中要爐一個最大個頭的團圓月餅,用在十五的晚上放在院子裡祭月。不斷擦汗或一有空就坐下來歇息的動作便可知,他們是勞累的。而我現在憶起來的,都是有趣與笑聲,所有的畫面與笑聲猶如在昨天。

農村的中秋節

又是一年中秋節,中秋即代表團圓。而團圓指的到底是哪些人的團圓,是一家三口的團圓,還是原來大家庭的團圓。終是沒有肯定和標準的答案,而我們與大家庭中的父親,只能在彼此的世界裡遙祝一聲:中秋快樂!終究,我是不會忘,要記住八月十五那一天的氣象,因為來年的正月十五,我要驗證是否“八月十五陰,正月十五雪打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