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新餘分宜:300畝牧草讓留守老人在家門口就業增收

2022-09-16由 中部城市群 發表于 林業

一畝牧草能賣多少錢

日前, 走進坐落於新餘市分宜縣南部山區的鈐山鎮田心村可以看到,在一片蔥蔥綠綠中,一群人正忙得不亦樂乎,他們把牧草苗連根拔起,然後再移栽到不遠處的田地裡。

牧草是今年田心村新發展的產業,目前已擴大到300畝的規模。經過一個多月的育苗,育苗棚中的牧草種節已陸續長成嫩苗。趁著最近的晴好天氣,栽種牧草苗的工作正在加緊推進中,每天都有數十名村民來到牧草產業基地務工。田心村黨支部書記王孟告訴筆者,該村平常住在村裡的大部分是留守老人,除了在家帶小孩,種上幾畝水稻,幾乎沒有其他經濟來源。為此,田心村在謀劃村級產業時,除了考慮經濟效益外,能否帶動村民就業也是重點考慮的問題。村民有活幹,有收入,幸福指數才能節節升高。

“在這裡做事蠻好哦,每天干8個小時的活就有120元的工錢,我已經做了十幾天,賺了1000多塊錢。”73歲的田心村村民周根牙高興地說道。在田心村牧草產業基地務工的村民中,73歲的周根牙還不是年齡最大的。該基地聘請的務工人員都是本村村民,他們當中年齡最大的有75歲,平均年齡近60歲。別看他們年紀都不小,但幹起農活來每個人都是一把好手,十幾天的功夫,已經完成了二百餘畝的牧草種植。

田心村這支留守老人隊伍,依靠牧草產業基地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增收。“對於我們做了一輩子農活的人來說,種植牧草工作很簡單,既不耽誤家裡的事,又能靠自己勞動賺些錢,我心裡當然很開心。”村民袁淑梅說道。

發展牧草產業是鈐山鎮田心村為推動鄉村振興做出的一次有益嘗試。“小小牧草”不僅盤活了該村高坎田、無水田這些不太適宜種植水稻的土地資源,還增加了村集體經濟收入,更是解決了村民的就近務工問題,“鼓”了群眾的腰包。據瞭解,田心村此次栽種的牧草3-4個月之後就可以進行第一次收割,一年可以收割3次,可以連續收割10年。一畝牧草的年收益大概在5000元,300畝牧草每年可為村級集體經濟帶來約5萬元的收入,發放務工工資20餘萬元。接下來,該村將成立牧草產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動村民踴躍入股,帶著群眾一起幹,最終實現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

據悉,鈐山鎮田心村曾是湘贛蘇區革命根據地分宜蘇區的中心地。下一步,該村還將依託其豐富的紅色資源,發展紅色旅遊,做好“紅色經濟”文章,開發更多的就業崗位,讓群眾在家門口增收致富,不斷開創鄉村振興新局面。

審籤:鄭少忠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江西頻道】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