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烏海的老沙棗樹在何處?有何故事?(圖文寫真)

2022-09-06由 心旅視界 發表于 林業

沙棗生長在哪裡

烏海的老沙棗樹在何處?有何故事?(圖文寫真)

烏海的老沙棗樹在何處?有何故事?(圖文寫真)

烏海的老沙棗樹在何處?有何故事?(圖文寫真)

烏海的老沙棗樹在何處?有何故事?(圖文寫真)

烏海的老沙棗樹在何處?有何故事?(圖文寫真)

烏海的老沙棗樹在何處?有何故事?

◎楊祥君

近些年來,烏海注重城市綠化美化,各種樹木在日益增多,而沙棗樹卻越來越稀少了,尤其年份久遠的老樹更是鳳毛麟角,因而也就愈顯珍貴。

沙棗樹,耐乾旱抗風沙生命力頑強,體現了自強不息、不屈不撓的精神,極其適合在乾旱少雨的西北戈壁地帶生長。因此,烏海市的前身——烏達和海勃灣兩個縣級市的建立之初,每一塊處女地在開發建設時,種植的首選就是沙棗樹。在路邊田邊、廠區宅區,沙棗樹既是阻擋風沙的天然屏障,又是美化家園的亮麗風景,伴隨了烏海人不同時期的工作和生活,見證了荒漠新城的發展和演變。

沙棗樹清香的花,澀甜的果,承載著幾代人的溫馨記憶,凝結著幾代人的深厚感情。因此,若干年來許許多多烏海人,滿懷深情地為沙棗樹書寫過感念和讚美的詩章。在2017年的市花市樹推選活動中,沙棗樹名正言順地被大眾推舉為烏海的市樹。

不過,隨著城市若干年的建設和發展,沙棗樹在許多區域已經逐漸消失或減少了。過去市區主街道新華大街兩側種植都是沙棗樹,早年就被其它樹種所取代,當時在新華東街特別留下了一棵沙棗樹,圍上護欄,立了石碑並雕刻了碑文,供人們瞻仰和紀念。

黃河中心的胡楊島,曾自然生長著很多不同品種的樹木,僅年份久遠的老沙棗樹就上千棵,一度枝繁葉茂,綠樹成蔭。可是,隨著黃河水利工程攔河壩建成烏海湖蓄水,胡楊島及其樹木淹沒在汪洋之中,個別殘留的樹木也在水泊中搖搖欲墜,隨時都會付之流水……儘管有關部門曾提前修築石壩進行圍島保護,但還是未能如願,留下了永久的遺憾。

有幸的是,烏海還有一棵老沙棗樹,如今仍在健壯地生長。這棵樹多數市民並不知曉,知曉的或許也並沒有太在意。筆者近兩年對這棵老樹多次進行探訪、拍照和丈量,在這裡特別推介。

這棵沙棗樹全高十幾米,通身老皮燥裂,瘤疤爆起,顯得極其蒼勁拙樸。主幹粗壯挺拔,高度4米,直徑均達1米,靠近地面的最粗處可達1。2米,需二人合抱方可圍之;兩個主枝杈的直徑也在60公分左右。沙棗樹生長緩慢,這樣的大樹已屬罕見,目前也算的上是本城區的沙棗樹之王了。

此樹位於烏達區三道坎街,曾經的“烏海市第十四中學”校園裡。這所學校已在2016年的教育資源整合中撤銷,它的前身是“烏海西鐵路職工子弟中學”,早期校名為“烏達鐵路職工子弟中學”。如今的校園是三道坎街道辦事處等部門的綜合辦公場所。

烏達鐵中是1960年建立的鐵路學校,曾隸屬於呼和浩特鐵路局。在烏海地區鐵路發展建設初期,烏達是最大的的樞紐站區,包蘭鐵路幹線和烏吉、礦運支線都在這裡交匯。解決主站區和鐵路沿線職工子弟上學問題,是完善鐵路建設和發展的大事。因此,當年在物資、師資力量匱乏的情況下,鐵路系統從無到有,艱苦辦學。

建校之路就發揚了沙棗樹自強不息的精神。從學校三個“三合一”的組成上,就可以感受到早期創業的艱難度和特殊性。即:這所學校由小學、初中、高中 “三合一”組成;教職員工由院校分配的,鐵道兵轉業的、鐵路職工中選調的“三合一”組成(70年代又增加了兵團選調的);學生主體由當地的鐵路職工子弟、鐵路沿線的住校生、地方各界子弟“三合一”組成,因為有很多住校的師生,所以還建立了相應的宿舍和食堂。這種多元化的綜合組成形式,也是特殊時期的一大創舉和特色了。

這些多元化組成的師生們同心協力,艱苦創業。首先平整場地、美化環境,在建校的第二年春天,栽種了第一批包括沙棗樹在內的樹苗,以後每年都在校內外各個區域種植不同的花草樹木。另外他們還利用課餘時間堅持自力更生,義務勞動,秋冬到野外撿草拾柴供教室生火取暖,春夏在河邊挖渠築壩、開荒種地……以後還建立了校辦工廠。

歲月悠悠,歷盡滄桑。第一批栽種的沙棗樹僅剩最後一棵,在見證著學校的成長和變遷。這棵沙棗樹,曾經三次遭遇雷劈,嚴重的一次一根主杈斷裂,還有一根也是岌岌可危,經過多種維護有幸生存。有一個時期由於樹冠長勢過於繁茂,致使全樹頭重腳輕,經不住持續的狂風肆虐,主幹開始慢慢朝東北方向傾斜,而且越來越嚴重。為了避免出現意外,確保學生安全,曾經有人建議筏掉沙棗樹,也有更多人極力要保留歷史的見證。最後經過研究探討,選擇了兩全的方案:用鐵架支撐樹身。於是在鐵路工廠的大力支援下,用廢舊鐵路鋼軌焊接了堅固的鋼鐵支架,地面挖了兩個深坑並用鋼筋混凝土澆灌,以此穩固地支撐了傾斜的老樹。同時書寫配置了鐵板標誌牌,經過幾年的風雨牌子鏽蝕爛掉了,又用加厚鐵板重新換了第二塊更加醒目的紅色牌子,內容如下:

“沙棗樹,亦稱桂香柳,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大多分佈在我國西北沙漠地區。

這棵沙棗樹栽於我校建校的第二年,即1961年春,至今已有50多年的歷史。它記載了這所學校五十多年來經歷的風雨滄桑,它象徵著一種精神——我校所有師生員工艱苦奮鬥,執著進取,不斷探索,銳意創新的精神。

這棵沙棗樹,將激勵著我校師生員工自強不息,繼續奮鬥!”

新標誌牌的文字寫於七、八年前了,從中即可感觸到一些學校的發展脈絡和精神所在。

烏達鐵中自建校以來,領導換了一茬又一茬,不僅都很注重對沙棗樹的保護,而且透過這棵老樹,經常對各屆學生開展校史教育活動。每年的少先隊員入隊、共青團員入團都要在樹前進行宣誓,學校還特別主辦了以《沙棗樹》為刊名校刊,組建了沙棗樹為主題的校史教育展覽室,讓自強不息的沙棗樹精神代代相傳。

學校自2003年10月移交烏海市地方政府後,將原來的三道坎小學併入其中,校名改為“烏達區第三中學”,隨後又變更成“烏海市第十四中學”。雖然歸屬和名稱變了,但自強不息的沙棗樹精神一如既往,始終堅持不變。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和接力,培養了一代又一代優秀的學生。

昔日的學校已撤銷好幾年了,但沙棗樹依然佇立在那裡,春夏秋冬展示著不同的風采,在向後人講述著逝去的歲月和往昔的故事。

如今學校的有些老人已經不在人世,曾經的年輕人已經成為老人,筆者先後採訪了一些還能聯絡上的教職員工。費永海就是其中之一,他從小就跟隨鐵道兵轉業到學校的父親居住生活在校園裡,自己也畢業在這個學校,又承繼父業工作在這個學校,直到學校撤銷移交的最後一天。作為數十年的老校工,他曾負責學校包括維護花草樹木在內的後勤工作,因此與這棵老沙棗樹更是有著不解之緣。在回溯起往事時對昔日的艱辛和奉獻,他不以為然,而說起這棵老樹卻神采飛揚:“這棵樹那些年長得可茂盛呢!春天老遠就能聞到花香,等秋天沙棗熟透了以後,風一刮落的滿地都是,我們經常撿起來吃,可甜哩!”

這位鐵道兵的後代也是快六十歲的人了,言語中依然流露出一種很純真很美好的感覺。其實這種感覺很多人都會有,人們對過去的歲月往往淡化的是苦澀,回味的是甘甜。每一個從這裡走出去的人,對這所學校對這棵沙棗樹都會有一種特殊的感情。這些年,許多曾經在這裡度過學生時代的老校友陸續回訪,還有一些曾經在學校周邊下鄉的兵團戰士組隊來故地尋夢,記憶中的一些沙棗樹已經找不到了,便紛紛來學校參觀這棵老樹。都想嗅嗅花香,品品果甜,找找魂牽夢縈的往事……

今年是昔日的烏達鐵中建校60週年。學校前後四易其名、幾經變遷,如今已物是人非。沙棗樹就是這所特殊學校風雨歷程的見證,同時也是戈壁新城鐵路系統教育事業起步和發展變革的見證。為此筆者拍攝了老沙棗樹不同季節的圖片,或枯或榮,記錄了春夏秋冬不同的風采。

衷心祝願校園裡的老沙棗樹,能夠根深葉茂,長盛不衰,伴隨著烏海健康成長。

烏海的老沙棗樹在何處?有何故事?(圖文寫真)

烏海的老沙棗樹在何處?有何故事?(圖文寫真)

烏海的老沙棗樹在何處?有何故事?(圖文寫真)

【上3圖】鋼鐵支架穩固地支撐起傾斜的樹身

烏海的老沙棗樹在何處?有何故事?(圖文寫真)

烏海的老沙棗樹在何處?有何故事?(圖文寫真)

【上2圖】標誌牌記錄了沙棗樹和學校的風雨歷程

烏海的老沙棗樹在何處?有何故事?(圖文寫真)

【上圖】曾經被雷擊而斷裂的樹杈

烏海的老沙棗樹在何處?有何故事?(圖文寫真)

【上圖】夏季依舊繁茂的樹冠一角

烏海的老沙棗樹在何處?有何故事?(圖文寫真)

【上圖】早春時節從房後一角觀看開始萌芽的沙棗樹枝

烏海的老沙棗樹在何處?有何故事?(圖文寫真)

烏海的老沙棗樹在何處?有何故事?(圖文寫真)

【上2圖】從老沙棗樹根部旁邊又長出了小樹苗

烏海的老沙棗樹在何處?有何故事?(圖文寫真)

烏海的老沙棗樹在何處?有何故事?(圖文寫真)

【上2圖】老樹幹上又長出了新枝嫩葉

烏海的老沙棗樹在何處?有何故事?(圖文寫真)

【上圖】喇叭狀的沙棗花玲瓏可人,香甜誘人

烏海的老沙棗樹在何處?有何故事?(圖文寫真)

烏海的老沙棗樹在何處?有何故事?(圖文寫真)

【上2圖】累累果實已微微泛紅,成熟的渴望指日可待

烏海的老沙棗樹在何處?有何故事?(圖文寫真)

烏海的老沙棗樹在何處?有何故事?(圖文寫真)

烏海的老沙棗樹在何處?有何故事?(圖文寫真)

烏海的老沙棗樹在何處?有何故事?(圖文寫真)

烏海的老沙棗樹在何處?有何故事?(圖文寫真)

烏海的老沙棗樹在何處?有何故事?(圖文寫真)

烏海的老沙棗樹在何處?有何故事?(圖文寫真)

【上7圖】老皮燥裂,瘤疤爆起,歲月留痕,蒼勁拙樸

烏海的老沙棗樹在何處?有何故事?(圖文寫真)

烏海的老沙棗樹在何處?有何故事?(圖文寫真)

烏海的老沙棗樹在何處?有何故事?(圖文寫真)

【上3圖】老樹的周邊有時也會出現的小花小草的陪伴

烏海的老沙棗樹在何處?有何故事?(圖文寫真)

【上下圖】沙棗樹獨樹一幟,一排白楊如同它的衛士

烏海的老沙棗樹在何處?有何故事?(圖文寫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