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離離原上草”中“離離”是後人所改,不是白居易所寫,有何深意

2022-08-27由 寧文山文史局 發表于 林業

離離原上草是誰寫的古詩

“離離原上草”中“離離”是後人所改,不是白居易所寫,有何深意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出自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這首詩歌是白居易的成名之作。眾所周知,

白居易的詩作非常的平易近人,而且淺顯易懂,為人稱道。

眾所周知,唐代是一個盛世,也是一個

盛產詩歌

的時代,白居易就是生活在這個時代。人們常說

“處在英雄的時代也是一種悲哀”,

這個時代對於那些詩人文人來說,

既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在這個時代人人都可以用詩歌來紓解自己的心儀,但是有的人可以名揚天下,但是有的人卻只能一輩子不溫不火,最終碌碌一生。

最簡單的詩最美

然而,在眾多的詩人和詩歌中,

白居易攜著他的《長恨歌》和《琵琶行》,信步走來,脫穎而出,在詩壇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他的詩歌有一個其他詩人所沒有的獨特的特點,那就是他的詩非常的簡單,

通俗易懂。

所以,白居易就有這麼一個習慣,他每次寫完一首詩之後,就會把詩歌拿到菜市場上,

讀給菜市場的大娘聽,

如果菜市場的大娘能聽懂,那麼這就是一首好詩,因為他覺得,

越是簡單的詩越是好詩,越是通俗的詩就越是美。

“離離原上草”中“離離”是後人所改,不是白居易所寫,有何深意

離離最離別

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

也延續了白居易一貫的詩歌風格,非常的淺顯易懂。

這首詩並不難理解,大致的意思就是:草原上生長的草,每年都是春天會變綠然後秋天就會枯黃,再到來年的春天還是會變綠,就算是有野火燒了也不會燒完,只會燒掉表層的枝幹,它的根系還是在土地裡,來年的春天春風一吹,就會發出新芽,新的草就會長成。

這首詩可以說是非常的容易理解,

但是詩中有兩個字還是很有深意的,那就是“離離”兩個字。

我們在翻譯的時候是沒有對“離離”兩個字進行詳細的翻譯的,但是“離離”兩個字是非常值得推敲的。

其實這首詩的原文是“咸陽原上草,一歲一枯榮”,但是在清朝的時候,在編纂時竟然將其改成了我們所熟知的“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那麼為什麼會將“咸陽”改成“離離”呢?原來,當時的人認為這首詩是一首離別詩,如果改成“離離”的話會更加的押韻,離別之意也更濃一些。

“離離原上草”中“離離”是後人所改,不是白居易所寫,有何深意

在一些古籍上,我們平時會將

“離離”解釋為“非常濃密的樣子”。

曹操在《塘上行》中曾經寫過“其葉何離離”,這裡的離離,就可以直接用到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中就非常的好理解,也是很對文意的。把這個意思用在詩中的意思,

古原上有非常的濃密的草,每年春秋春色就會越來越濃。

但是,經過學者們的研究,發現白居易筆下的“離離”可能並不是指的草茂密的樣子,

而是專門指的一個古代的地名,

這與白居易小時候的經歷有很大的關係。

白居易的祖籍是在山西太原的,他生於河南的

一個官僚的小家族中。

按理說應該生活得很是不錯的,但是在當時卻是剛剛經歷了

安史之亂,

正處於藩鎮割據的時代,河南當地的節度使擁兵自重。所以,白居易生活的地方

戰火連連,

在白居易出生不久之後,家鄉就發生了一次重大的戰爭,民不聊生,不得已,白居易一家只能遷居父親任職的徐州。

“離離原上草”中“離離”是後人所改,不是白居易所寫,有何深意

但是不曾想,徐州也是戰火連連,白居易的父親只得

把年幼的白居易和他的母親一起送到的符離縣,

也就是在唐朝中期的竹易城,現在符離縣位於安徽省宿州市的符離村。終於漂泊不已的白居易終於在符離度過了他的青少年時期,

在符

生活了22年之久。

大家都知道的是,《賦得古原草送別》中的前四句,大家朗朗上口,耳熟能詳,但是,這首詩還有後四句也就是: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古道”、“荒城”

是一個非常確切的地方,但是顯然不像是草原上的風貌,

所以這個“離離”就非常有可能是白居易的長居地符離縣。

而且在白居易原來的詩歌中,這首詩曾經被寫成“咸陽原上草,一歲一枯榮”。在後來清代編寫的《唐詩三百首》中,卻被改成了“離離原上草”,

使得這首送別詩顯得更加的有離別之意。

而且《賦得古原草送別》是白居易在貞元年間寫的大約寫成於貞元三年,在那個時候,

白居易大約有16歲,正是在居住於符離縣的時候。

而且,白居易有非常多的詩歌是非常明確的描寫符離縣的,例如在《祭符離六兄文》中寫道:雎水南岸,符離東偏;在《祭小弟文》中寫道:昔權殯爾,雎南古原。(古原即為符離縣)。

“離離原上草”中“離離”是後人所改,不是白居易所寫,有何深意

難忘是相思

在符離縣,白居易有很多美好的回憶,在當時白居易的居所名字叫做

“東林草堂”,

他的鄰居有一個年齡比他小四歲的妹妹,名字叫做湘靈。湘靈可以說是與白居易一起度過了青春時光,而且這個鄰家妹妹非常的

有唱歌的天賦,

所以白居易對這個妹妹很是喜愛。白居易還曾《鄰女》中這樣誇讚湘靈

“娉婷十五勝天仙”。

湘靈可以說

是白居易的初戀,

但是因為湘靈又只是符離縣的

一個普通的農家女孩,

而白居易確實不折不扣的官宦人家,這樣的人家最是注重門第,白居易與湘靈這樣的戀情,

門不當戶不對的,自然是遭到了白居易母親的反對。

“離離原上草”中“離離”是後人所改,不是白居易所寫,有何深意

不得已,白居易只好離開了符離縣,走上了仕途。

直到37歲的時候,終於在母親的逼迫下,娶了門當戶對的楊氏。

但是,白居易卻沒有忘記當年那個鄰家妹妹,於是,多次為湘靈寫詩,如:《長相思》、《寄湘靈》等,甚至還將對湘靈的喜愛和愛而不得的情感寫到了他的成名之作《長恨歌》中,一句“

此恨綿綿無絕期”就道盡了白居易愛而不得的情感。

就算是在和楊氏結婚之後,白居易依然在為自己的“青梅”寫詩,如《夜雨》,《感鏡》等,企圖透過詩歌來向自己年輕時的愛人來

訴說自己生活的點點滴滴。

在白居易44歲的時候,正值元和十年,

白居易被貶江州,

當他與自己的夫人舉家搬遷的時候,在途中竟然遇到了湘靈父女倆,正在此處漂泊,於是他又為湘靈寫下了《逢舊》一詩,來抒發自己的

“少年別離老相逢”之感。

“離離原上草”中“離離”是後人所改,不是白居易所寫,有何深意

白居易一生中的牽絆都在符離,在他離開符離多年以後也曾回去過,但是卻是發現,

符離早已大變樣,而且當時的故人早已不知去向。

可以說,湘靈是白居易一生的牽絆,

他一生都在為自己的懦弱而感到內疚無比,後悔不已。

可以說,符離縣,不僅是白居易生活的地方,這裡有他的初戀,他一生愛而不得的人,有他的青春,有太多的故事,

所以說《賦得古原草送別》中的“離離”自然是指的符離縣,離山的青草“一歲一枯榮”,符離古原的草“春風吹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