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草根學問」詩經裡的粵方言俚語(73):離、靡

2021-12-30由 望君山人 發表于 畜牧業

離莂鉽怎麼讀

《王風·黍離》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

行邁靡靡,中心搖搖。

(一)

粵語“離”有兩讀:一音通“雷”[ley4]。阜陽漢簡詩經引《召南•殷其雷》作“印其離”。《易•說卦》雲:“離為火,為日,為電。”“電”者雷也。俗謂雷電曰“天火”,故“雷”(離)亦指火。粵方言謂燃火把曰“點火籬”。由“火”引申可謂壯旺。傅玄《棗賦》雲:“斐斐素華,離離朱實。”二音通“戾”或“厲”,俚語指疾行(去、來),用作隱語義同交、且。《呂氏春秋•異用》雲:“從四方來者,皆離吾網。”又,《呂氏春秋•振亂》雲:“世主恣行,與民相離。”陳後主《與詹事江總書》曰:“梁室亂離,天下糜沸。”“相離”猶相戾(厲),“亂離”猶亂搞,皆為俗俚。詩謂“離離”,當指亮麗,高粱紅色,形如火把,狀其長勢壯旺。

參見篇目:《邶風·新臺》:“魚網之設,鴻則離之。”《王風·兔爰》:“有兔爰爰,雉離於羅。”《小雅·漸漸之石》:“月離於畢,俾滂沱矣。”《小雅·四月》:“亂離瘼矣,爰其適歸。”

(二)

粵方言“靡”一讀[mi:4],音通“微”(無)或“糜”。《史記•三王世家》曰:“百蠻之君,靡不向風,承流稱意。”《呂氏春秋•孟夏》雲:“糜草死。麥秋至。”畢沅曰:“《月令》‘糜’作‘靡’。”二讀[ fitʷ1],義同“茀”,可謂交合。《呂氏春秋••精通》曰:“樹相近而靡。”《莊子•馬蹄》雲:“喜則交頸相靡。”三讀[fɛ:4],意指攤開,引申指倒下;粵俗謂攤開曰“靡開”,又謂吊兒郎當、衣冠不整曰“列列[litʷ4]靡靡”。《左傳•莊公十年》雲:“望其旗靡。”“靡”即倒也。《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曰:“靡獘中國,快心匈奴,非長策也。”“靡獘”猶陽物不舉,意指不剛,猶今語曰“軟蛋”。詩謂“靡靡”,當為鬆垮之狀,沒精打采之謂也。

參見篇目:《邶風·泉水》:“有懷於衛,靡日不思。”《小雅·蓼莪》:“出則銜恤,入則靡至。”《大雅·蕩》:“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注音用寬式國際音標,聲呼叫數碼錶示,近漢語拼音之四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