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深讀】蓴菜好吃卻難採,更難的是…

2022-08-23由 錢江晚報 發表于 林業

蓴菜怎麼讀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俞任飛 文/攝

凌晨3點,潘阿鳳起床。

每年差不多從4月中旬起,她的作息就改變了。簡單洗漱後扒上幾口早餐,潘阿鳳推著電動車出門。

路並不好走,她要在4點前,趕到5公里外的銅鑑湖村下地幹活——自家的蓴菜成熟了。

“西湖蓴菜勝東吳,三月春波綠滿湖。”潘阿鳳所在的杭州市西湖區雙浦鎮銅鑑湖村是西湖蓴菜的主產地,因為生長環境適宜,這兒的蓴菜芽頭粗壯,膠質厚膩,每年的產量都在數百噸。在上世紀90年代,雙浦的蓴菜種植面積一度超過2000畝,而如今,這一數字已銳減到不到百畝。

近日,錢報記者探訪這個以西湖蓴菜著稱的村子,村裡做蓴菜營生的人,越來越少。

【深讀】蓴菜好吃卻難採,更難的是…

潘阿鳳在田間採蓴菜。

“時節一過,就賣不上好價錢了”

早上9點的銅鑑湖村,氣溫已是25攝氏度,烈陽照得人臉上發熱,錢報記者在水田旁站不到一刻鐘,就汗涔涔一片。

而此時,潘阿鳳已經趴在船上,在水田裡採了近5個小時的蓴菜。她沒來得及換下早晨禦寒的毛線衫,儘管頭上蒙著毛巾,但強烈的光線反射依然照得她滿臉通紅,大顆汗珠從鬢角滑落。

潘阿鳳身體朝下,趴在一條特製的採蓴小木艇上。船身長2米左右,深不過30公分,上面支著遮陽用的油蓬,尾部壓著兩塊水泥磚作壓艙石。她趴在船頭,身下墊著一條橡膠內胎,這是船上唯一的“享受”,是她從拖拉機輪胎裡扒出來的。

她的上身探出船體,手上戴著膠質袖套和無指手套,“早上的時候,水冷得很”,凌晨光線不好,為了方便採蓴,她甚至在頭頂綁了一個探燈。雙臂作槳,她一邊劃拉著,撥開水面上的田田蓴葉,一邊兩眼直直地向水裡搜尋著,兩手不停地掐下水下深處的嫩芽與細葉,穿著膠鞋的雙腳為了保持平衡而不斷調整著姿勢。錢報記者也嘗試了一下,稠厚的粘液讓蓴菜直往手外滑,連捏住都很困難。

【深讀】蓴菜好吃卻難採,更難的是…

採蓴菜很辛苦。

水田大約有兩畝,潘阿鳳沿著直線來回採摘,20多米的長度要花去她近一個小時的時間。

和茶葉相類似,這個時節的蓴菜剛剛抽新芽,是最鮮嫩的時候,一過了6月天氣轉熱,“葉片開始變大,下面的嫩芽一發黑,就賣不上好價錢了”。因此,潘阿鳳必須抓緊這1個多月的時間。她每天4點上船開工,趴下身子,仰直脖子,雙手像蝦鉗般不斷伸入水面,再將蓴葉透過船頭的小口甩入艙體。除了午飯,她一直保持著這一姿勢,直到下午。

採上來的蓴葉,還要分類。蓴菜質量按葉片分為三等,最好的是剛長成的嫩梢,還不到1釐米的芽頭外裹滿稠液;次一等的則是2-3釐米長的卷葉,嫩葉還未張開,透明的膠質順著細莖淌下;最下的葉片已基本張開,4-5釐米長的葉片上還有少許粘液。潘阿鳳雙手翻飛,為了方便掐摘,她把指甲留得很長,經年累月,十個指甲嵌滿了黝黑的淤泥。

一上午近百斤的蓴葉,她要在下午2點半以前分摘完,賣給在村口公路上設點的收購商。

【深讀】蓴菜好吃卻難採,更難的是…

膠質感越厚的蓴菜價格越高。

“年輕人哪受得了這個苦”

潘阿鳳今年55歲,做這個行當已有30年。

30年前,兒子出生,她花了100元請木匠打下這艘木艇,開始採蓴補貼家用。

今年初夏,她的“採蓴”生涯第一次出現了危機。“田荒了不少,本以為種不了了。”去年,銅鑑湖村被列入了整村搬離專案之中,潘阿鳳和許多蓴農都搬到了周邊的轉塘、周浦、富陽等地。村民的土地也全部流轉給了企業,一位村民告訴記者,“一年2000元包給了別人,說是要挖銅鑑湖。”結果,湖還沒開挖,地卻已經荒了。潘阿鳳指了指邊上好幾畝的淤塘,“去年還是上好的水田,沒水立馬就荒了。”

記者望去,水渠停用後田壟傾頹,荒草正從四邊向中心侵入。“我老公能幹的。”說起自己的丈夫潘阿鳳的語氣裡滿是驕傲,正是他從遠處的魚塘引水,家裡的幾畝水田才“倖免於難”。

今年,因為缺水,蓴菜的收成也不好,“水淺了點,蓴菜的膠質就沒那麼厚。”

這幾年,越來越多的蓴菜加工廠選擇去外地辦廠。

“去年本地的廠子關停後,我就把工作重心挪到重慶。”當地一位加工廠廠長告訴錢報記者,“那邊種植條件不錯,蓴菜品質也高。”有村民跟著去外地採蓴,“給老闆打工,教別人採蓴菜,300元一天,還沒這麼累。”

【深讀】蓴菜好吃卻難採,更難的是…

最嫩的蓴菜最貴。

因為各種原因,雙浦鎮的蓴菜產業正在不斷萎縮。

這位廠長回憶道,改革開放後鎮上開始大規模種植蓴菜,上世紀90年代巔峰時,銅鑑湖村等周邊幾個村的蓴菜田一共超過2000畝,其中僅銅鑑湖村就有10家蓴菜企業,產品大部分銷往日本、韓國等地。“種蓴菜收入不錯,改善了不少村民的生活。”

2010年,蓴菜田縮減到了1000餘畝,而如今,村裡的水田僅剩百畝。記者瞭解到,蓴菜收購價格是影響種植的另一因素。“嫩芽10元一斤,細葉3元,大葉子1元。”潘阿鳳說這幾年蓴菜價格一直維持在這個水平,今年只有一家收購商,細葉價格比往年還低些。效益下來了,願意種的人就更少了。

記者走了一圈,還在採蓴菜的村民只剩下了十幾位。潘阿鳳在他們中算是年紀最小的,有兩位年長者已經超過70歲。

“年輕人誰受得了這個辛苦。”潘阿鳳有些無奈。

【深讀】蓴菜好吃卻難採,更難的是…

“明年能熟的話,還去採蓴菜”

潘阿鳳今天的“戰績”是5桶蓴菜,她騎著電動車來回運了3趟,在收購站一過秤,101斤。“今天我老公不在,一個人稍微少點。”她捏著收購簿,笑得有些靦腆。

7個小時不間斷的勞作,換來560元的收入。

【深讀】蓴菜好吃卻難採,更難的是…

這幾日的收入賬單

村裡不少男人正在水田裡幫忙挖蓴菜種子,潘阿鳳丈夫也在其中。“外地老闆來收種子,挖出來運到四川去種。”他一鋤頭下去,碧波散去,剩下汙泥。他也打算把種子賣了,“1000塊一畝,他們要的話我也賣了去。”

他說,大概過不了多久,這兒的蓴菜田都將消失。

但是潘阿鳳還是想做自己熟悉的行當。不遠處的上楊村,為了保種重新開闢了50畝蓴菜田。“明年能熟的話,還去採。”對她來說,採蓴菜是這輩子的營生,“將來房子回遷,還得靠採蓴菜賺錢裝修。”

入夜,潘阿鳳為家人做了一碗蓴菜湯。滑嫩清香的蓴菜,洗去她勞作一日的暑氣,也帶來家人滿足的笑意。

【深讀】蓴菜好吃卻難採,更難的是…

新聞+

西湖與蓴菜

蓴菜是一種水生多年生宿根草本,原產我國。早在詩經時代,就已有采食蓴菜的記載。西晉以後,蓴菜逐漸成為江南吳越地區的珍貴食材。《世說新語》記載,西晉時吳郡(現江蘇蘇州)文學家張翰,在外為官,因思“吳中菰菜、蓴羹、鱸魚膾”,棄官回鄉,此後蓴菜就有思鄉之意。

西湖種植蓴菜歷史悠久,明代《西湖遊覽志》記載, 西湖蘇堤望山橋曾種植蓴菜。蓴菜不僅味道清香,營養也很豐富,可用來製作西湖蓴菜羹、蓴菜黃魚羹、蝦仁拌蓴菜、蓮蓬豆腐等杭州名菜。2011年,西湖蓴菜入選我省首批農作物種質資源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