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廣東一座700年避世古村,庇護著蘇東坡後人,神奇建築佈局令人讚譽

2022-08-23由 棠梨子樹下 發表于 林業

王棕樹多少錢一顆

位於廣東河源市東源縣義合鎮的蘇家圍,是河源最有名的客家圍村,享有“南中國的畫裡鄉村”的美譽,入選首批廣東古村落。該圍村沒有建築圍牆,而是由東江和久社河形成一個半圍的單姓村落,如今村旁山邊建有一條高速公路,恰好與兩河圍合,使蘇家圍形成一個真正的封閉式圍村。這裡共有18座圍屋,都是明清特色的方形堂橫式(也稱府第式)建築。據說,蘇家圍是蘇東坡後裔落腳生根的地方。

廣東一座700年避世古村,庇護著蘇東坡後人,神奇建築佈局令人讚譽

蘇家圍客家民居的設計沿襲了古代中原漢民族建築工藝中最先進的樑柱式與穿鬥式相結合的技藝,有著北京四合院的某些因子,是客家人從中原南遷在建築上的體現。這的民居大都坐北向南,以南北子午線為中軸,二軸對稱,前低後高主次秩序分明,佈局規整合理,有著中原建築的古樸遺風,同時又因就粵北山區的地理氣候條件實際作合理調整,體現出客家人對生態環境的理解和尊重。

廣東一座700年避世古村,庇護著蘇東坡後人,神奇建築佈局令人讚譽

建於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的永思堂是蘇家圍最古老的建築物,是為紀念蘇家圍八世祖蘇東山而建的,故又稱東山蘇公祠,為當地人議事、祭祀的地方。這座圍屋的門用鵝卵石鋪設而成,據說這種鋪列其實暗藏著九條龍的圖案,是蘇家圍前人為了紀念自己的祖居地江西廬陵九曲水而建的。但隨著歲月的流逝,現在的九龍圖紋已是斑駁難辨了。像這樣用以表達對祖宗尊崇的設計在客家民居屋中可謂俯首可拾,其理念來源,正是客家人慎終敬遠的傳統思想,是客家人對血緣流脈的重視和對故土祖上的敬奉。

廣東一座700年避世古村,庇護著蘇東坡後人,神奇建築佈局令人讚譽

廣東一座700年避世古村,庇護著蘇東坡後人,神奇建築佈局令人讚譽

走進祠堂大廳,便可見高懸的三個蒼勁有力的大字“外翰第”,旁有小楷刻寫“道光三十年庚戌科第一名”的字樣,裡面還有鐫刻“貢元”、“拔貢”、“文魁”的牌匾。據說,在蘇氏家族顯赫的時候,這裡曾懸掛著63個官位、學位匾,可惜很多都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期間被破壞殆盡了。也許,現在我們只有從御封匾上鏽跡斑斑鐵釘和橫樑上已漸模糊的精美雕刻中才能窺探出昔日這片土地的曾經輝煌了。

廣東一座700年避世古村,庇護著蘇東坡後人,神奇建築佈局令人讚譽

廣東一座700年避世古村,庇護著蘇東坡後人,神奇建築佈局令人讚譽

大廳上重新修復的對聯“歷宦海以來遊溯支派本源ト居肇自停舟日;際華辰而孝享極衣冠蹌躋拜獻猶然戲彩時”也似乎能給予我們的想象以某些文字支撐。官場浮沉的感嘆與追思祖輩的執著,正是整座蘇公祠要傳達的思想。由於蘇東山曾任廣西桂林府推官,這座蘇公祠的建造主要就按照明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頒佈的宅府第式建築要求規格,以體現主人的官學背景,所以一切都極為講究。

廣東一座700年避世古村,庇護著蘇東坡後人,神奇建築佈局令人讚譽

圍屋主體為三進式,中堂是典型的“六柱官廳”,樑柱雕刻精美皆有金漆護刷。牆基為紅石板,牆體是大青磚,透過牆體的用料以略窺當時的官第建築習慣。而在上堂廳,設有天井用以採光和排水。排水道的設計充滿了生活智慧,它們採用九曲暗渠樣式,又放養烏龜,這一方面寓意長壽健康,另一方面亦有保持排水通暢的用價值。而排水孔的花紋也有講究,它們全部使用金錢狀孔為排水口,亦比喻了水為財、水去財留的美好願望。這些細微之處的用心,其實體現的已不僅僅是住房理念的問題,更有著客家人對生活的態度與期盼。

廣東一座700年避世古村,庇護著蘇東坡後人,神奇建築佈局令人讚譽

蘇家圍內有明末清初時河源縣東江中唯一一所完善的學堂——東山學堂。蘇家在此就出了進士1人、舉人2人,貢生20多人,秀才30多人。清道光年間在河源縣的一次考拔中,全縣選取24名秀才,東山學堂的學子就佔12人,從有了“蘇半縣”的美譽。

這其實也是客家人耕讀傳家理念的表現。家人崇文重教,對子弟的學識教育尤為嚴格。如果說“耕”是生存的要求,那麼“讀”則是生活的必需,是修養自身的關鍵。

廣東一座700年避世古村,庇護著蘇東坡後人,神奇建築佈局令人讚譽

從中原遷徙而來的客家人自古受中原詩書禮儀文化薰染,即便離開故土,仍深懷這種文化信念。這或許也是客家人才輩出的一個背景因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