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人臉識別竟會洩露使用者人臉照片,你的隱私早已在網際網路上公開

2022-08-22由 諸侯科技 發表于 林業

毛非可以組合成什麼字

人臉識別技術在當下已經不是什麼高新技術,大到門禁小到手機解鎖,購物支付等都用到了人臉識別技術。也有很多人對此表示擔憂,人臉識別技術背後的資料安全問題引人深思,大家都認為照片有洩漏的風險。但是仔細想想,隱私資料的洩漏真的都和人臉識別技術有關嗎?

人臉識別竟會洩露使用者人臉照片,你的隱私早已在網際網路上公開

指紋採集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臉識別技術的安全問題一直都存在爭議,關於業界對此的討論也有很多。首先是杭州野生動物世界將入園方式改成了“刷臉入園”,對此浙江理工大學副教授郭兵表示不滿,並將其告上法庭。再後來就是清華大學法學教授勞東燕對小區安裝刷臉門禁表示不滿,勞教授認為小區物業不經過業主同意就擅自安裝人臉採集裝置違背了法律,經過街道辦的協商,最終同意業務進出小區可以自行選擇門禁卡、手機、指紋等識別方式。

人臉識別竟會洩露使用者人臉照片,你的隱私早已在網際網路上公開

指紋採集被當做法律證物

那麼現在這個大資料時代,隱私資料洩露真的全都歸咎於人臉識別嗎?被社會質疑的人臉識別技術真的是隱私資料洩露的罪魁禍首嗎?

先回憶一下在沒有人臉識別技術之前,更多的是透過指紋來識別,世界上所有人的指紋都是獨一無二的,由於這個特徵使得人的指紋存在很高的法律證物價值。但其實指紋識別技術的推廣和使用一直都存在很大的爭議,業界對指紋識別技術大多都抱有反對的態度。原因是採集指紋對人的心理有一定的侵入性和強迫性,指紋必須按壓才能被採集到,需要一定的肢體接觸。採集指紋給人一種簽訂契約,或者是犯人簽字畫押的感覺,讓人覺得在出賣自己的靈魂。

而相對於指紋,人臉是外露的,並不需要如指紋識別的按壓等操作,人臉資料即可被監測系統採集,類似的生物特徵識別還有虹膜識別、步態識別等。所以從技術角度上看,指紋識別技術的阻力應該更大一些,而人臉識別相對來說是比較“溫柔”的一種方式了。

人臉識別竟會洩露使用者人臉照片,你的隱私早已在網際網路上公開

火車站的人臉識別閘機

但是如今人臉識別技術成為社會熱議話題,爭論不斷。這可能和現在人臉相關技術的發展有關。比如將一張人臉跟別的身體組合在一起,PS出一張照片,然後透過技術就可以把這張照片跟一個真實的三維人臉模型相結合,從而製造出一個和照片一模一樣的虛擬人。之前就有小區爆出透過偽造人臉在快遞櫃盜取快遞的情況,所以人工智慧越強大,不法分子能夠突破科技屏障的能力也會更大,因為技術都是公開的。

人臉識別技術其實不是給人臉照片直接做對比,完全不需要儲存真實人臉照片。每張照片經過演算法計算都會化為一串串有特徵的數字編碼。比如,膚色,眉毛之間的距離,瞳孔之間的距離,臉型等都會化為一連串精度非常高的數字編碼。而且每個人的人臉圖形化的數字編碼都不一樣,機器在識別的時候直接對這些數字編碼進行對比,相似度達到識別閾值就認為是識別成功。

人臉識別竟會洩露使用者人臉照片,你的隱私早已在網際網路上公開

人臉向量

那這些數字能隨時恢復成照片嗎?是可以的,逆向破解這個技術現在已經被突破了,而且很多科技公司都在研究這個技術,而且技術水平也越來越好。但是防範這個問題也並不難。一方面我們未來在對人臉進行編碼的時候,可以採用有失真壓縮和保密特徵提取演算法,這樣就很難進行真實的高畫質恢復。另一方面,完全可以透過法律、法規的制定,禁止隨意使用這種恢復人臉的軟體。

其實包括手機號碼、身份證號,姓名等都可以以數字編碼的形式儲存,把這些個人的隱私資訊都編輯成一般人無法識別的數字編碼。經過編碼,這些資訊已經變成特定的碼序列了,即便被洩露給某人,如果他想要拿到這些內容,還必須先進行解碼。而解碼器是可以從技術源頭上進行適當控制的,因為一般人不具有解碼能力,這樣就能做到隱私資訊不會被輕易洩露。這也涉及另外一個領域叫資料安全,就是怎麼保證編輯後的碼序列不會被輕易破解。雖然技術層面上是可以保證人臉識別技術的安全性的,但是也不能排除一些別有用心的機構,不管出於什麼目的,私自儲存人臉的原始照片。

按照《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條規定,

個人資訊是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資訊結合識別特定自然人的各種資訊,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證件號碼、生物識別資訊、住址、電話號碼、電子郵箱、健康資訊、行蹤資訊等

人臉識別竟會洩露使用者人臉照片,你的隱私早已在網際網路上公開

駭客利用網路爬蟲獲取使用者隱私

目前的技術還難以做到完全抵制這種情況發生,人們要提高自我防範意識。“2元錢可買上千張臉的照片”類似事件經常見諸媒體報道,也加劇了人們對人臉識別技術的爭議。我們不能一看到私人照片在網路流出,就認為是透過人臉識別採集上來的照片。人臉照片的流出有多種途徑,其中最主流的就是“網路爬蟲”,所以大家在使用APP時特別是各種社交軟體的時候,不要輕易的將自己的照片釋出到APP裡面,這無非就是裸露自己的隱私任人採集。另外類似於搜尋引擎之類的軟體,透過編寫好的網路程式,到各類社交網站上去爬取想要的隱私資訊,並儲存下來。這些照片很多都是我們自己傳到網上去的,因此我們在上網過程中也要注重自我的隱私保護。

我們無法阻止拍照,也無法阻止大家把照片上傳到網上,更不知道這些採集人臉照片的機構是否偷偷儲存了原始照片。目前的技術還難以做到完全抵制這種情況發生。如果強行阻止拍照的話,可以嘗試在相機端想辦法,比如把所有銷售出去的數碼相機軟體做特殊化處理,以保護照片沒有授權不被傳播出去等。當然這也是設想,現階段,還是得透過法律法規來保護我們的個人資訊不被洩露。當然人的自我安全意識也非常的重要,不要註冊一些違規軟體,更不要輕易的把自己的個人資訊暴露到網際網路上去,只要自己安全意識足夠高,違規APP或是不法分子都獲取不到我們的個人隱私資料。

人臉識別竟會洩露使用者人臉照片,你的隱私早已在網際網路上公開

所以隱私資料的洩漏真的都和人臉識別技術有關嗎?作者覺得有一定關係但是更大一部分原因是使用者自己,使用者自己的安全意識不足,即使擁有人臉識別技術的APP沒有私自儲存個人人臉照片,也會在其他APP或網站被盜取或洩露隱私資料。所以資料洩露人臉識別技術不背這個“鍋”。

我是毛非晚,一名新人百家號作者,專注科技、社會的大事小事與你分享,喜歡的話可以關注作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