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探究紅木傢俱——古今木材自然乾燥期的差別

2022-08-15由 小淘淘爸爸 發表于 林業

紅木樹根哪裡有

所謂木材的自然乾燥期,就是指木材在採伐之後所經過的運輸、鋸解以及烘乾的過程;換句話說就是木材從採伐之後到製作之前的水分流失的過程。現代與古代相比,由於使用的工具以及所採用的工藝不同,木材的自然乾燥期自然就有所差別,我們先來看一下兩者的差別到底在哪裡。

一、採伐

探究紅木傢俱——古今木材自然乾燥期的差別

人工砍伐

古代的人們採伐樹木,用的是板斧,一般是在距離地面70釐米左右的高度將樹的三面砍成V字形,最後利用重心的失衡,在樹放倒的相反方向一斧定乾坤,將樹伐倒。這樣砍伐的木材,在倒下的過程中不是把根材的樹心帶過來一部分,就是留在樹根上一部分,這樣就在樹幹上形成了自然的倒三角形或者V字形,從而形成了水分階梯層次自然揮發的合理過程。一棵樹被放倒後,水分和營養順管甬是由樹梢向樹根反向迴流,儘管會有水分的流失,但大部分還是從樹梢迴流到樹根並揮發。所以樹木被砍伐後,它的梯次相對多時,樹幹底部炸裂的情況就少。

探究紅木傢俱——古今木材自然乾燥期的差別

機械砍伐

而現在我們採用機械化的工具砍伐樹木時,樹木的橫截面非常平直,這就使得樹幹底部在水分揮發的過程中極易形成炸裂,而且水分揮發相對要慢。樹表本身揮發的水分不是沒有,而是非常少。如果只靠樹身的揮發,木頭就要開裂,而且情況會很嚴重。所以使用現代工具平切橫截面所得到的木材,相比古代裂縫的深度要深而且裂紋要多。同時也可以看到,凡是木材裂得越嚴重的地方,也是離樹心直徑距離越近的地方。如果把樹比喻成一個圓,圓當中是樹心,那麼如果樹心在圓的正中間時,它基本上不會開裂;但如果樹心不在正中,則開裂得就相對較為嚴重。當然,毛裂、龜裂這些都屬於正常現象。當然樹心在圓木中心的情況太少太少了。所以當一棵樹的樹心不在中心時,距離樹心最遠的這一側就是開裂機率最高也是開裂最為嚴重的地方。

從採伐的角度講,現在與過去伐木技術的不同就已經初步決定了木材自然乾燥期的不同,即從砍伐後到切割成板材以及烘乾的這一過程中,木材就已經在擴大裂紋了,這就是現代與過去兩種不同的伐木方法所導致的不同結果。

二、運輸

在過去機械代程度極低的年代,伐木和運輸方法也都比較原始。從山上、原始森林採伐的木材要透過放排滾動等方法運到山下;到山下後再用水路形成木排運輸。水路使用木排時木材被浸泡在水裡,符合了木材的特殊屬性;當它離開水時,外在水分蒸發的同時也會把木材本身所含的水分帶走。在陸路或者北方,到了冬季甚至是透過陸地潑水凍冰,然後靠人力或者畜力拉拽的方式運輸,這種較為漫長的運輸過程無形中促進了木材的自然乾燥。這一過程為木材提供了一個相對穩定的乾燥期。然而在機械化高度發達的今天,運輸時間被極大地縮短了,運輸方式的不同導致了木材自然乾燥期的長短不一,也就決定了木材在烘乾前穩定性的差異。

三、鋸解

在手工藝年代,匠人用二人抬(也叫“二人奪”,純手工鋸解)將原木製成各種規格的板材。如果是柴木,鋸解時還稍微省時省力一些;但自從有了紅木木材,尤其到明末有了黃花梨、雞翅等木材,到清代又有了紫檀這類硬度、比重較大的木材,鋸解速度就變得更慢了。人工鋸解與現代製材的週期相差幾十倍甚至上百倍,這無疑就延長了木材的自然乾燥過程。那時候講究先把木料堆置在一邊,一放就是幾年;鋸解前要在水池裡泡上一段時間;烘乾好的各種規格的板材還要備上一年再使用,一年壓一年。可想而知,從原木運出山到製作傢俱,木材自然乾燥和烘乾的週期有多麼漫長。

探究紅木傢俱——古今木材自然乾燥期的差別

二人奪

現在是機械化生產,跑車鋸以8~20米/分鐘的速度鋸解木材(視木材的寬度而定),加快了鋸解的過程,但同時也減少了傢俱部件自然乾燥和適應回性的時間。過去製作傢俱,需要的部件會再經過一次手工鋸解,這就使木材進入了一個更長的回性和自然乾燥的穩定過程。

四、烘乾

根據所處的地域和材質的不同,木材對含水率的要求也不盡相同。原始烘乾是依據木材的規格進行土窯鋸末烘乾。土窯是指在地下挖坑,用磚壘起四壁,形成導熱迴圈。由於四壁是用磚壘起的,所以在加溫的過程中首先吸收熱量的是磚。烘乾時無論升溫還是降溫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磚體的餘溫延續了它升溫降溫的過程。但是土窯很不安全,如果掌控不好會發生火災或者將木材烤炸心而報廢。這一逐漸降溫的過程,使得烘乾過程更加自然、更加適應木性。

雖然現代高科技的烘乾較土窯優越得多,但仍要依據木性而定,而且在烘乾過程中要科學地彌補由於高速的現代化裝置帶來的弊端。現代化的烘乾裝置安全環保,但是對於過厚或者過薄的木材一定要進行兩次或者兩次以上的烘乾,目的是尊重木性的自然回性,即木性的反覆過程,並且應延長這一反覆過程。尤其是在鋸解、烘乾面心板、門心板和山板時,要延長它的儲備期。因為只有這樣,它才能透過木性的反覆使效能更加穩定,才能使新制作的紅木傢俱的面心板減少收縮和開裂;這也是使木性更加穩定所必須經過的過程。現代烘乾次數和技巧必須和傳統工藝相配合,這樣製作出來的傢俱才能做到“逸我百年”。

探究紅木傢俱——古今木材自然乾燥期的差別

五、自然乾燥

過去的傢俱是全手工製作,所以生產速度很慢。由於板材要依據傢俱的制式和用料大小經過手工刨切、鑿眼、開榫、組裝、打磨以及其他傳統工藝的操作,使得一件傢俱能與匠人相處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這時的木材含水率和木性已基本適應了當地的溫度和使用環境。而在現代化的今天,全部的生產過程和時間被縮短了不知多少倍,無形中也再次縮短了木材的自然乾燥期。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小淘淘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