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清華戰國竹簡出世,揭開秦趙共祖真面目,《史記》又一記載被推翻

2022-08-12由 諸史 發表于 林業

飛廉屬於什麼科

戰國七雄之中,秦趙關係非比尋常,因為兩國擁有一個共同祖先——飛廉(蜚廉),屬於真正的兄弟之邦。

《史記·趙世家》:“趙氏之先,與秦共祖。至中衍,為帝(商王)大戊御。其後世蜚廉有子二人,而命其一子曰惡來,事紂,為周所殺,其後為秦。惡來弟曰季勝,其後為趙。”

飛廉長子惡來之後,成為秦人先祖,次子季勝之後,成為趙人先祖。

但司馬遷對飛廉的記載卻充滿了傳奇色彩,讓人難以相信。本世紀之初,清華大學收到校友捐贈的一批戰國竹簡,後被稱為“清華簡”,其中一篇叫《系年》的文章,揭開了飛廉的真面貌,原來他不是一個躲避的“紂王忠臣”,而是一位“反周復商”鬥士!

清華戰國竹簡出世,揭開秦趙共祖真面目,《史記》又一記載被推翻

飛廉,又稱蜚廉,嬴姓,商朝貴族,紂王的親信大臣,共有惡來與季勝二子。《史記》記載“惡來有力,蜚廉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紂”,意思是說飛廉是一個飛毛腿,或者是一個御車高手。

據說,贏姓始祖叫伯益,黃帝五世孫,因輔助大禹治水而被舜帝賜為嬴姓,其部族為嬴姓部族。伯益後人費昌本是夏桀之臣,受不了夏桀之暴,於是棄夏投商,成了商朝開國功臣,大約武丁、帝乙時期,飛廉之父中譎居於西戎族生活的地方,替商朝保衛西部邊陲。

《史記 秦本紀》記載,武王伐紂時,飛廉正在北方為紂王辦差,回來之後發現商朝已經滅亡,長子惡來為保衛紂王而死。於是,

飛廉來到霍太山上設壇祭祀紂王,得到一個石棺,上刻有銘文“帝令處父不與殷亂,賜爾石棺以華氏”,意思是天帝看你沒有參與紂王亂政,於是賜你石棺,讓你後世子孫昌盛。就此,飛廉躲避世事,與次子季勝一起隱居霍太山,死後葬於此地。

季勝之子孟增,受到周成王寵信,賜其“皋狼地”,所以孟增號曰“宅皋狼”,孟增之孫造父,周穆王的親信大臣,立下攻破徐夷國的大功之後,受封趙城(今山西洪洞),創立趙氏。自此以後,造父就被稱為趙氏,成為趙國始祖。此後,趙國迅速發展壯大,成為晉國實權人物,又與魏氏、韓氏三家分晉,拉開了戰國序幕。

清華戰國竹簡出世,揭開秦趙共祖真面目,《史記》又一記載被推翻

與趙國祖先一樣,《史記》裡的秦國祖先也是飛廉,更為重要的是,秦國起初叫趙氏,後來才“復續嬴氏祀”。

《史記·趙世家》記載,飛廉二子,惡來是秦國之祖,季勝為趙國之祖,惡來愚忠而死,那麼惡來後代如何成為秦國祖先的呢?

《史記·秦本紀》記載,惡來早死,留有一子叫女防,“女防生旁皋,旁皋生太幾,太幾生大駱,

大駱生非子。以造父之寵,皆蒙趙城,姓趙氏。

”惡來後裔都因造父所受之寵,承趙城之名而姓趙氏。

非子善於養馬與牲畜,周孝王聽聞之後,就將在汧水、渭水交匯之處養馬,結果非子成績顯著,馬匹繁衍得很多。於是,周孝王想讓非子為大駱的嫡子,但大駱正妻是申侯之女,育有一子叫成,已立為嫡子。

對於周孝王意見,申侯不樂意了,勸說周孝王改變主意。申侯告訴周孝王,飛廉之祖娶了我們酈山之女,生子中潏,中潏由於親戚關係而歸附於周,保守西垂,才讓西戎皆服,周朝西部穩定下來,如今申國與大駱聯姻,是鞏固這一層關係。申侯言外之意是告訴周孝王,一旦立非子為嫡子,可能會激怒西戎,破壞西部穩定局面。

於是,周孝王把非子封在秦地,讓他重新接續贏氏的祀統,號稱秦贏。與此同時,又不廢去大駱原先的嫡子地位,以安撫西戎與申侯。

清華戰國竹簡出世,揭開秦趙共祖真面目,《史記》又一記載被推翻

司馬遷筆下的飛廉,雖是紂王忠臣,但卻沒有參與紂王亂政,更在商朝滅亡之後隱居霍太山,不食周慄,是與伯夷、叔齊一樣的高尚之人,表現出一位忠臣的忠義,同時也反襯出商紂王該死。因為飛廉高尚如斯,於是天帝降下一枚石棺,銘文表示飛廉子孫會很興旺。顯然,這一段歷史過於玄幻,應為後人杜撰,那麼真實的歷史又是怎樣?

2008年,清華大學校友在香港發現一批戰國竹簡,拍下之後贈送給了清華大學,一共約2500枚,這就是“清華簡”。竹簡上記錄的“經、史”類書,大多數前所未見,曾任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專家組組長的李學勤教授評價說,“這將極大地改變中國古史研究的面貌,價值難以估計”。其中,《系年》一文揭開了飛廉的真面目,《史記》又一記載被推翻。

清華簡《系年》:飛(廉)東逃於商盍(葢)氏。成王伐商盍,殺飛(廉),西遷商盍之民於邾,以御奴之戎,是秦先人。

清華戰國竹簡出世,揭開秦趙共祖真面目,《史記》又一記載被推翻

飛廉不甘商朝滅亡,想要“反周復商”,在周武王去世之後,參與了紂王之子武庚發起的“武庚之亂”(又稱三監之亂)。叛亂失敗之後,飛廉向東逃到商盍氏地盤,準備再次“反周復商”。周成王伐商盍,殺死了飛廉,並將商盍之民西遷到陝西西北部,以抵禦西戎,這就是秦人祖先。

所謂商盍,其實就是商奄,《秦本紀》中的運奄氏,大約位於山東蘇北一帶,而此地多國皆為嬴姓,是商朝同盟,反對周朝統治,周朝後來多次征討此地。

《孟子·滕文公下》記載:“周公相武王,誅紂。伐奄,三年討其君,驅飛廉於海隅而戮之,滅國者五十,驅虎豹犀象而遠之,天下大悅。”與《系年》一樣,飛廉是抗周鬥士,最終戰死在了東方。

與此同時,在清華簡《系年》出世之前,沒有一本史書上記載過“商奄之民”被周人強迫西遷的歷史,因此《系年》就揭開了秦人起源之謎,肯定了秦人來自東方,並不是蠻夷西戎出身,顛覆了二千多年來對秦人起源的誤解。秦人獨特身份,先後融合了東夷文化、殷商文化、西戎文化、周人文化等,或許這也是秦國最終能夠一統中國的重要原因之一。

清華戰國竹簡出世,揭開秦趙共祖真面目,《史記》又一記載被推翻

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飛廉反周復商失敗之後,後代卑微的臣服於周朝,但讓人始料未及的是,數百年之後,飛廉後代竟然重新崛起,還成為戰國中期之後最強的二個國家,最後是秦國滅掉周朝並一統中國,彷彿是報了飛廉、惡來之仇。

參考資料:《史記》、清華簡《系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