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毀滅性病害——棗瘋病!棗樹要是碰上它,那就完了

2022-08-11由 新農人說 發表于 林業

凹緣凌葉蟬棗瘋病特效藥有效嗎

毀滅性病害——棗瘋病!棗樹要是碰上它,那就完了

棗瘋病又稱棗叢枝病、 棗掃帚病和棗火龍病,俗稱 “瘋棗樹” 或 “公棗樹” ,是棗樹的毀滅性病害,感病棗樹發育滯緩,枝葉萎縮,個別地塊發病率達到 80%以上。 棗樹一旦發病,發病枝即失去結果能力,全樹發病3年左右即會死亡,常導致整株或成片死亡,嚴重影響紅棗產量和品質。

發病原因:

引發棗瘋病的病原為棗植原體,形狀多樣,但無細胞壁,僅以厚度約10奈米的單位膜所包圍,可透過二均分裂、 出芽生殖、 在細胞內部生成許多小體再釋放出來等形式進行菌原體的繁殖。 並以根櫱苗和各種嫁接,以及葉蟬類媒介昆蟲傳播到棗樹上而引發棗瘋病。

病害症狀:

毀滅性病害——棗瘋病!棗樹要是碰上它,那就完了

棗瘋病是為害棗樹的系統性病害,發病初期先在棗樹的上部個別枝上出現症狀,而後發展至全株。枝葉叢生、 葉片黃化及花器退化是該病的主要症狀。 感病枝條上的主芽和副芽同時萌發形成發育枝,並且枝葉叢生、 葉質硬脆而黃化、 葉緣上卷,暗淡無光。

樹幹上發出瘋枝,而新枝上的芽可多次萌發成節間短的細弱叢生枝,上生小黃葉片,葉在冬季也不易脫落。病樹病枝一般不結果,健枝雖然仍可結果,但果實大小不一,果面著色不勻,凸凹不平,凸起處呈紅色,凹陷處是綠色,果肉組織鬆軟,不堪食用。

開花後長出的淡綠色病葉狹長,具有暗脈,容易焦枯,有時在葉背中脈上又長出1個很小的暗脈片,形似鼠耳。感病的花器出現返祖現象,花梗、 萼片、 花瓣、雄蕊、 雌蕊退化成細弱的枝、 葉等營養器管,花梗變長數倍,萼片、 花瓣、 雄蕊均可變為小葉,有時雌蕊變成具有小分枝的小枝,枝頭偶爾也能抽生2片小葉,致使結果枝變成細小密集的叢生枝。 根部感病時主根由於不定芽的大量萌發,往往同一條根上可長出多叢瘋根,之後病根皮層腐爛,從而導致全株死亡。

發生流行特點:

在棗瘋病的瘋根中植原體具有周年運轉發生的規律,5月中旬病原濃度最高,12月底至翌年3月病原濃度最低;瘋枝中,7~8月病原濃度最高,表觀病症達到最嚴重的程度;12月至翌年2月瘋枝中病原濃度達到一年中最低。 黃土高原地帶以根櫱苗傳播為主,平原地帶以介體葉蟬傳播為主,而新建及高接棗園是以嫁接傳播為主。

棗瘋病的病原在發芽時由下向上執行,枝條停止生長後由上往下執行,往往會引起全株發病。但其發生流行與品種和管理相關。 因為不同品種間感病性存有一定差異,金絲棗高度感病,滕縣紅棗較抗病,交城醋棗相對免疫。

此外,土壤乾旱瘠薄,肥水條件差,管理粗放,加之病蟲害嚴重和樹勢衰弱的棗園,往往較易流行棗瘋病。但是由於此病的病原易受外界環境條件的影響,且對四環素族藥物敏感,使用這類藥物可以有效地控制病害的發展。 對輕棗瘋病株施藥後可使症狀減輕或消失。

防治技術:

針對棗瘋病的防治,首先要因地制宜地選種抗病品種, 或選用抗病的酸棗品種作砧木,無棗瘋病的棗園中採取接穗、 接芽或分根進行繁殖,以培育無病苗木。 其次要加強棗園管理,增施鹼性肥和有機肥。及時清除瘋枝,及早剷除無經濟價值的病株,並將大根一起刨乾淨,或在生長季節將病株大扒皮,並在扒皮處塗抹除草劑原液,並對其根櫱苗噴施除草劑將其殺死,然後將病株病苗刨除,燒燬。

在發病初期用手搖鑽在病樹根莖部鑽孔,於春季棗樹萌芽期要務必防治好葉蟬越冬代成蟲和越冬代孵化期的卵。在發病初期每公頃噴0。2%的氯化鐵溶液1125~1500千克,隔5~7天噴1次,連續2~3次。在我國的6月中下旬對主幹進行開甲。

此外,在棗樹樹液萌動期,第1茬棗花盛期、 果實膨大期、 落葉期分別採取輸液的方法向樹幹滴注130~150毫克/千克的農用鏈黴素和1000倍的多菌靈混合藥液,或0。1%的四環素藥液500毫升,或1000萬單位土黴素400毫升,或阿奇黴素,或羅紅黴素等藥物,一年至少輪換輸液4次,連續輸液3年,即可治癒棗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