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把論文寫在大地上 把自己“種”在棉田裡

2022-07-31由 農林資訊 發表于 林業

棉花褐斑病打什麼藥

把論文寫在大地上 把自己“種”在棉田裡

馬峙英(右二)在指導抗病性鑑定試驗。

馬峙英,男,1958年10月生,農學博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現為河北農業大學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農學會棉花分會副理事長,華北作物改良與調控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河北省棉花產業協同創新中心主任。

“五月棉花秀,八月棉花幹,花開天下暖,花落天下寒。”這是古人讚美棉花的詩句。千百年來,人們能在冬天安逸生活,少不了棉花的功勞。“無糧不穩,無棉不安”,聊起棉花,馬峙英充滿了責任感和使命感。20世紀90年代,黃萎病在我國黃河流域棉區大暴發,嚴重影響產量和品質,其防治成為繼棉鈴蟲之後又一世界性難題。黃萎病是土傳維管束病害,傳統噴藥無法殺死病菌,非常難治理。“沒有道路,咱們就率先蹚出一條路來!”馬峙英帶領團隊開始了新徵程。經歷20多年的潛心鑽研,發現棉花黃萎病抗性遺傳和病菌致病特點及互作規律,攻克抗病與豐產同步改良難題,育成系列抗病高產新品種,解決黃萎病阻礙生產重大問題。新品種大面積應用,多次入選全國十大品種,防病增產效益顯著。2009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一完成人)。

隨著糧棉布局調整和紡織工業發展,解決棉花旱薄鹽鹼病蟲多逆境和中高階原棉需量不斷增加的問題成為產業重大需求,生產急需多抗優質高產品種。他帶領團隊一紮又是十餘年。精準鑑定篩選優異育種親本並明確分子類群,創新育種材料,育成系列優質高產新品種,實現優質高產與多抗協同提高,新品種多次入選全國大田作物授權品種推廣面積前十名,是原農業部發布的重大育種成果,為棉花提質增效提供支撐。2019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一完成人)。

病害少了、產量上去了、品質提高了,然而,這樣的成果馬峙英還是不滿意。他說:“我鑽研了一輩子棉花育種,要徹底弄清楚我育成的品種為什麼好。”2014年起,他拉著團隊來了個“深度潛水”,把目標直指棉花基因組變異與分子育種,力爭讓棉花育種從“海選”走向“定製”。率先解碼了陸地棉纖維品質和產量遺傳秘密,破譯了棉花育種改良的基因組結構變異及遺傳效應,發現了控制不同性狀的重要遺傳位點和新基因,為作物多性狀協同改良提供了新的依據和資源。研究成果先後在2018和2021年發表於學術期刊《自然-遺傳學(NatureGenetics)》。

三十多載,他風雨無阻、往返穿梭,將忙碌的身影留在了田壟、實驗室和辦公室之間。他不是農民,卻和無數農民一樣秋收春種。農民把種子播撒在了田野,馬峙英把自己變成了一顆種子,播撒在了棉花研究的大地上!

【來源:農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