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答疑」腫瘤患者可以拔牙嗎?

2022-07-21由 印塔健康 發表于 林業

吃水蛭素有什麼反應

腫瘤患者,尤其是即將接受頭頸部放療的患者,口腔健康又有何特別的意義呢?又該如何進行口腔護理?

口腔健康與全身健康密切相關,平時,我們要注意口腔自我保健,

定期進行牙齒檢查

。尤其是頭頸部腫瘤(頭頸部腫瘤,主要包括鼻咽癌、下嚥喉癌、口腔癌、口咽癌、鼻腔鼻竇癌、甲狀腺癌等)患者。

「答疑」腫瘤患者可以拔牙嗎?

一、放療後3-5年內不要拔牙

放療時,放射線在殺傷腫瘤的同時,

會對正常組織造成不同程度損傷

尤其是骨髓

。因此放療後患者的組織再生能力會有所降低,導致拔牙所致的創面無法癒合。再加上放射線會

對唾液腺造成損傷

,使唾液分泌減少,口腔內酸度增加,細菌便於繁殖,更容易出現牙齦紅腫、齒槽溢膿等。

如果此時拔牙,上述症狀會

誘發頜骨骨髓炎

。因此建議頭頸部腫瘤患者在放療後3-5年內不要拔牙。

即使真的必須拔牙,拔牙前也必須告知牙科醫生自己曾經接受過的放療,拔牙前應該清潔口腔和牙齒,拔牙後應該

常規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

放療過程中因射線會損傷唾液腺及粘膜,可食用

清涼無刺激性的食物

,飯菜的溫度也不宜太熱,肉要剁細,蔬菜或水果若無法嚥下可以榨成汁飲用;另外要

禁菸酒

,菸酒對人體危害巨大;保持口腔清潔,依醫護人員指導清潔牙齒。

二、長期使用抗凝血藥物

抗凝血藥主要用於防治靜脈血栓形成、肺動脈栓塞、冠狀動脈血栓形成、彌散性血管內凝血、血液透析中的抗凝、人工心臟瓣膜術後血栓形成的預防等,其多是透過抑制凝血酶的活性或凝血因子的合成及活性發揮抗凝作用。

常用的抗凝血藥可分為3類,即肝素類(如肝素、低分子肝素)、口服抗凝血藥(如華法林、苯茚二酮)和抗凝血酶類(如抗凝血酶Ⅲ、基因重組水蛭素)。長期服用此類藥物的主要副反應為

出血

,拔牙時應注意風險評估及防治。

可能存在的風險

①患者因凝血功能受到抑制,在操作中

易引起出血及血腫

②對患者行神經阻滯麻醉時,可導致

深部組織出血

,且止血困難。

③連續應用肝素3~6個月,可引起

骨質疏鬆

,操作不當可導致頜骨骨折。

④如患者在圍手術期停藥,可引起

血栓形成

,嚴重時可危及生命。

⑤圍手術期用藥可與抗凝血藥

發生相互作用

如何預防拔牙風險?

①囑患者常規使用抗凝血藥,無特殊要求,

不必停藥

②因甲硝唑、替硝唑或奧硝唑抗菌藥物可增強香豆素類抗凝血藥物的抗凝血作用,

儘量避免預防性服用該類抗菌藥物

③行

牙周膜麻醉

,避免神經阻滯麻醉。

④操作中

切忌使用暴力

,避免造成頜骨骨折。

三、長期使用雙膦酸鹽類藥物

雙膦酸鹽類藥物是一類與含鈣晶體具有高度親和力的人工合成物。這類藥物透過抑制破骨細胞功能,減少破骨細胞數量,從而起到抗骨吸收作用。

目前,臨床上使用的雙膦酸鹽類藥物分為3代,代表藥物分別為依替膦酸鈉、帕米膦酸鈉和唑來膦酸。

長期使用雙膦酸鹽類藥物的不良反應中,與拔牙密切相關的為

頜骨壞死

,早期表現為牙周組織腫脹出血、非典型性骨痛、不易癒合的口腔黏膜潰瘍等;後期表現為明顯疼痛、軟組織腫脹和感染、死骨暴露(骨壞死麵積大、界限不清、不易分離)、牙齒鬆動、頜面部瘻管流膿、病理性骨折等。

可能存在的風險

①拔牙可誘發

下頜骨壞死

不同的給藥途徑

發生下頜骨壞死的風險不同,靜脈注射患者拔牙後出現下頜骨壞死的風險最高。

③使用

雙膦酸鹽類藥物治療

嚴重骨質疏鬆的患者,操作不當可導致牙槽骨骨折甚至頜骨骨折。

如何預防拔牙風險?

①詳細詢問患者的

病史及用藥情況

,包括藥物名稱、給藥途徑、藥物使用時間等。

②患者開始使用雙膦酸鹽類藥物前應儘可能地完成所有口腔疾病治療;靜脈注射雙膦酸鹽類藥物的患者應儘可能地

推遲拔牙

操作;口服雙膦酸鹽類藥物4年以上或少於4年但同時還服用皮質類固醇的患者,在全身情況允許的條件下,可

在術前至少停用雙膦酸鹽類藥物2個月後拔牙

,術後待骨組織完全癒合後再重新開始用藥;口服雙膦酸鹽類藥物少於4年且無其他臨床風險因素的患者

可微創拔除單顆牙並儘量縮短手術時間

③預防性使用

抗菌藥物

④微創拔牙,減小創面,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傷,對已有感染灶應當徹底清除後

生理鹽水沖洗

⑤術後應當繼續

抗炎治療

3~5d。

「答疑」腫瘤患者可以拔牙嗎?

四、靶向治療期間可以拔牙嗎?

對於腫瘤患者而言,靶向治療期間,可能會有骨髓抑制比如白細胞低、血小板低的情況,此時拔牙可能會面臨

出血

感染

的風險。因此,建議在治療前,先去

口腔科

處理、治療,會更合適;或者選擇康復期請口腔科醫生評估後再做治療。

總的來說,

拔牙一般不會增加復發轉移的風險

。至於是否要做口腔的有創操作,需要口腔科醫生

根據患者情況評估判斷

五、使用免疫抑制劑患者

免疫抑制劑是一類可抑制機體異常免疫反應的藥物,其在臨床上主要用於防止器官移植時的排斥反應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溼性關節炎、腎病綜合徵、慢性活動性肝炎、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

免疫抑制劑可透過影響機體免疫應答反應和免疫病理反應而抑制機體的免疫功能,常見的免疫抑制劑有糖皮質激素、細胞毒類藥物(如硫唑嘌呤、氨甲蝶呤)、單克隆抗體、細胞因子、真菌產物(如環孢素)等。長期應用免疫抑制劑可產生嚴重不良反應,

誘發和加重感染

,或

導致腎上腺皮質功能紊亂

等。

可能存在的風險

①患者因免疫功能受到抑制,可導致

術後感染

②部分藥物使用後有骨髓抑制、血小板降低的不良反應,可導致

出血

③肝、腎移植患者使用經肝腎代謝的麻醉藥物及抗菌藥物,由於藥物毒性累積作用可

增加臟器損害

④糖皮質激素類藥物與非甾體抗炎藥物合用,可增強抗炎作用,並

誘發潰瘍

形成;糖皮質激素類藥物與紅黴素、氯黴素等肝藥酶抑制劑合用時,可降低糖皮質激素在體內的代謝,使藥效增強。

⑤大環內酯類如紅黴素、克拉黴素等肝藥酶抑制劑與環孢素合用,可阻斷環孢素在肝臟中的代謝,

促使藥物毒性及感染髮生率增高

如何預防拔牙風險?

使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的患者,為減少潰瘍形成,圍手術期應

避免口服洛索洛芬鈉等非甾體抗炎藥物

,並避免服用紅黴素等肝藥酶抑制劑藥物;口服環孢素的患者應避免使用紅黴素、克拉黴素等大環內酯類藥物。

六、拔牙前可以吃東西嗎?

拔牙前是

需要吃東西的

,吃得太少易引起暈厥,因為在打麻藥和拔牙過程中,如果血糖過低,容易引起稱之為暈厥的症狀,輕微時就像是久蹲後突然起身頭暈的表現,嚴重時會出現意識不清等明顯的全身不適而需要急救。

但也

不宜吃得太多

更不應該吃太油膩的食物

,還要

保證適當的飲水

。吃得太少抵抗力則差,吃得太多則可能會在拔牙的過程中感到噁心,而引起嘔吐。

七、拔牙後注意事項

拔牙結束並不表示口腔裡的問題也隨之完結。拔牙後最容易發生出血和感染,因此有許多細節需要注意:

2小時內不能漱口、進食

拔牙後2小時內不能漱口、不能進食

,不要用舌頭舔碰傷口,也不要用手指觸碰傷口,以免導致再次出血或繼發感染。

輕咬棉球或紗布球

輕咬棉球或紗布球止血就有講究。太用力會疼得很厲害;太輕或時間太短不利於止血;時間太長,唾液浸透棉紗後,又容易感染。因此,最好是

輕咬30~40分鐘後再吐出

少說話、多休息

拔牙是創傷手術,術後應注意休息,

少說話

不要做劇烈運動或重體力勞動

,不要吸菸、飲酒,以免加重疼痛和延長傷口的痊癒期。

拔牙當天避免刷牙

拔牙當天避免刷牙,以免凝固的傷口再次出血,可

用溫和的漱口水或淡鹽水漱口

同時避免食用過燙或過於堅硬、辛辣的食物,可以

多吃富含維生素的水果汁或水果泥

,以補充營養,促進傷口癒合。

拔牙後24小時內有輕微疼痛,吐出的唾液裡混有些粉紅色血水或血絲都是正常的,可

在醫師的指導下服用適量的消炎鎮痛藥

但值得注意的是,疼痛和出血應該是越來越輕,越來越少。如果幾天後還有

持續出血或疼痛

,甚至

出現明顯的頭暈心慌等不適症狀

,就應

立即到醫院複診

,查明原因後及時處理。

【重要提示】

本公號【家屬說】文章資訊僅供參考,具體治療

謹遵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