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同樣是“減肥”生意,為啥代餐粉賣的好,輕食卻舉步維艱?

2022-07-19由 餐飲人必讀 發表于 林業

兵豆是黃豆嗎

導讀

:代餐和輕食都是千億級的市場,奈何兩者重合得太過厲害。

本文2507字;需7分鐘閱讀;閱讀建議:先收藏後細讀

01

科幻照進現實

1973年,一部名為《讓地方!讓地方!》的美國科幻小說,被改編成了電影,另取名叫《超世紀諜殺案》。

電影講述的是2022年未來世界的故事——人滿為患,食物短缺,一家被稱作Soylent的食品集團開始生產人工合成食物,這種以黃豆和“兵豆”製成的食品,大大緩解了了未來人民的食物危機。

雖然類似講述未來世界因食物缺乏,而不得不依賴某種人工合成食物的科幻電影並不少,但《超世紀諜殺案》的確可以算是先行者。

同樣是“減肥”生意,為啥代餐粉賣的好,輕食卻舉步維艱?

▲《超世紀諜殺案》劇照

而比電影更科幻的,是在46年後的今天,“Soylent集團”不僅從電影裡走了出來,還成功進駐全美4378家沃爾瑪超市,而銷售的產品,也被媒體稱為“食物終結者”和“未來食物”。

而說到Soylent的成立,我們不得不提到一個人。

2013年,電氣工程師羅布·萊茵哈特(Rob Rhinehart)厭惡了總是吃不健康的快餐,偏偏他又是個不喜歡做飯的人,於是他突發奇想:

“既然維持我們身體正常運轉的只是食物中的營養成分,而非事物本身,那我為什麼不直接攝入營養成分呢?”

於是他開始在亞馬遜上購買各種營養素,並按照營養學書上的比例進行調配,嘗試著用它們來代替自己的正常飲食。

這樣堅持了一個月,羅布感覺十分良好,不僅如此,他還從中看到了商機。

他把這一個月的體驗發表在部落格上,標題為《我是如何停止吃食物的 (How I stopped eating food)》。

文中描述了這種飲食方式使他身體產生的種種“積極”變化,並如何改變了他的生活。

這篇文章讓他在社交網路上迅速走紅,吸引了一大批粉絲,羅布趁熱打鐵,在2014年建立了Soylent公司,毫無意外地,Soylent獲得了大筆的眾籌和風投資金。

同樣是“減肥”生意,為啥代餐粉賣的好,輕食卻舉步維艱?

▲ Soylent此前的全線產品(圖片來源:Soylent官網)

得益於網際網路的發達,羅布和他的Soylent很快風靡於各種減肥、健身圈子,不少明星、網紅和營養達人都紛紛加入進來,並把自己只依靠代餐生存的體驗做成影片或寫成文章放在網上分享。

這不僅僅是羅布一個人的勝利,也拉開了代餐產品風靡全球的序幕。

02

代餐產品搶了誰的生意?

2019年6月釋出的《廣東省人工智慧大健康管理藍皮書》顯示,90後近兩成超重肥胖,近四成尿酸超標。“減脂”及“健康生活”已成為該人群中的高頻詞彙。

在代餐產品出現在之前,對於減肥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認知:管住嘴,邁開腿。

而“管住嘴”的做法,並不是說什麼都不吃,而是少吃鹽、糖、脂肪含量高的食品,以卡路里更低的蔬菜、粗糧、水果等代替。

有沒有很眼熟?對,這就是曾經紅火到不行的輕食餐飲品類。

據歐睿國際資料統計,2017 年,全球輕食代餐市場達到 661。6 億美元,中國達到 571。7 億人民幣,預計2022 年中國輕食代餐市場會達到 1200 億人民幣。

不得不說,很湊巧的是,同樣為歐睿國際資料統計,到2020年中國代餐市場預計也將達到1200億元。

同樣是千億市場,但不湊巧的是,

兩個千億市場的消費者,很可能是同一批人。

且輕食品類相比起代餐食品來說,劣勢也比較明顯。

1.成本較高

線下普遍的輕食品牌大多依託外賣平臺,透過小面積的操作檔口生產食品。

但不管檔口再小,也依舊逃不出房東的五指山,該交的租一分不能少,再加上原材料的採購成本,以及外賣平臺的分成,輕食產品的成本也不可細算。

羊毛出在羊身上,這些成本轉頭就會加在消費者頭上。

辦公室白領薛小姐表示:“現在一份簡單的包含生菜、牛肉、雞蛋和水果的沙拉,基本都要30元以上,加了海鮮的價格更貴。花著吃肉的價錢‘吃草’感覺太不划算了,還不如買幾根黃瓜吃。”

反觀代餐產品,雖然目前線上下的覆蓋面很窄,許多知名的超市、便利店很難尋到蹤跡,但架不住人家在線上賣得好。

公開資料顯示,今年雙十一,紐西蘭代餐品牌Smeal單品賣出100萬瓶,銷售額突破1150萬元。日前粉絲數已將近100萬。而Smeal今年5月才在天貓旗艦店開售。代餐於線上的火爆由此可見一斑。

與此同時,在任何一個網購平臺上搜索“代餐”,康寶萊、Smeal、Nutrilett、WonderLab、艾蘭得威、康位元、理想燃料等品牌就會立刻出現在眼前,月銷量從幾千到十萬不等。

同樣是“減肥”生意,為啥代餐粉賣的好,輕食卻舉步維艱?

▲圖片資料來源:淘寶

除此之外,微信朋友圈中買賣代餐產品的也並不少見。

2.沒有頭部品牌

輕食品類到目前為止,都並沒有一個品牌能堅持到全國聞名。

此前處於風口階段時倒是有不少品牌拿到過融資,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或是因為經營者管理不當,或是因為輕食本身存在致命缺點,一些曾經紅火的品牌也逐漸銷聲匿跡。

反觀入局代餐產品的品牌,不僅有億滋、瑪氏這樣的國際食品巨頭,還有康師傅、香飄飄、湯臣倍健這樣的“國民”品牌。

同樣是“減肥”生意,為啥代餐粉賣的好,輕食卻舉步維艱?

▲康師傅推出的代餐食品(圖片來源:康師傅天貓旗艦店)

一個全靠散兵遊將,一個有各種食品大牌背書,孰強孰弱一目瞭然。

3.“起效”快

不論是輕食還是代餐,吸引消費者的都是其能帶來“健康”、“營養”,更關鍵的是,能讓自己瘦。

相對於每天啃草,再苦哈哈地運動,代餐產品宣傳的效果明顯更符合急需減重人群的需要。

“大學畢業以前,我以為自己永遠不會長胖。”忙於應酬,28歲的公司銷售胡天體重達到人生巔峰。

“但這次沒焦慮,我吃了半個月的代餐,瘦了10斤。”

而且在很多消費者眼中,大品牌的代餐食品還意味著“安全”。

再加上目前代餐食品口味眾多,水果系列、堅果系列,五花八門還可以隨意組合,比起單調的生菜薏米雞胸肉,代餐食品可能會更勝一籌。

03

光鮮的表面背後,爭議不斷

雖然目前代餐食品的確顯現出了不凡的生長力,不少資本也對這塊“千億”級的市場蠢蠢欲動,但不得不順嘴說一句的是,

這個市場依然存在著很多爭議。

首先是關於代餐到底能不能減肥的疑問。

讀sir的大學室友曾經做過減肥藥微商,如今也順勢轉行賣起了代餐粉。

“野莓和紫薯金瓜味的各一半混合,再加一點兒牛奶,一天三頓吃不膩。”、“堅持一個月,臃腫的身材就會有實質性的改觀”、“xx明星都在使用”等宣傳語是她最最常用的宣傳話術。

而按照她的說法,

代餐產品其實已經發展成了新型別的減肥藥,大家知道吃減肥藥對身體不好,但為了瘦得快,年輕女孩子總是沉迷其中。

不過國內知名醫療自媒體丁香醫生卻無情地指出,代餐產品雖然能讓人瘦,但也極其容易反彈。

因為代餐食品根本不像其所宣傳的那樣,提供跟日常膳食對等的能量與營養,長期食用,不僅無法達到健康的目的,反而會患上一些營養不良的小毛病。

其次,由於目前國內代餐品牌魚龍混雜,加上尚未有明確的監管制度,這也導致代餐產品的質量無法保證,存在非常明顯的安全隱患。

甚至在今年還出現了消費者因長期使用代餐食品,而導致了全身多處器官衰竭的負面新聞。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巨頭的入局,以及國家監管部門的介入,相信代餐市場將逐漸完善,真正做到為消費者的健康身體、苗條身材負責。

你支援代餐食品的發展嗎?

在評論區嘮嘮唄~

本文作者:小白

點選下方卡片“進入專欄”!和圈內的餐飲人一起學習,共同成長!

看“那些沒落的餐飲大佬們”,吸取前車之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