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瓊州帆檣故影

2022-07-14由 北青網 發表于 林業

噴木頭的漆是什麼樣的

原標題:海南週刊 | 瓊州帆檣故影

文\本刊特約撰稿 陳雅如

編者按

海南島四面環海,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船是連線島內外的唯一交通工具。海南造船歷史悠久,無論是舟筏時代、帆船時代、機帆船時代,還是鋼質船時代,海南人造船渡水闖海的步伐從未停止。從燒木造舟,到帆影點點,再到巨輪鳴笛,一部微縮的海南船舶發展史帶給我們思考和憧憬。今天是中國航海日,本期海南週刊封面聚焦海南船譜,敬請關注。

渡水而來,海南島的先民們以舟楫為憑,越過瓊州海峽,在蠻荒之地播種文明;依水而生,沿江河湖海居住的海南兒女駕駛各式船舶,捕魚捉蝦,追求美好生活;向海圖強,新時代的海南人矢志造大船、闖深海,發展藍色經濟,建設海洋強省……

從古至今,海南人就地取材,吸收國內外先進經驗和技法,建造出了獨木舟、縫合船、木帆船、機帆船、鋼質船等型別的船舶。這些南來北往的船舶留下的槳聲帆影,在中國海洋史上留下了精彩非凡的海南片段。

葫蘆腰舟 水上交通“活化石”

神話八仙過海中有一個大家很熟悉的場景:鐵柺李坐在葫蘆上渡海。神仙乘葫蘆漂洋過海,靠的自然是法力。不過,葫蘆可作為水上交通工具,卻是不爭的事實。我國古人很早就學會了將葫蘆系在腰上以增加浮力過河。有專家認為,葫蘆(加工後也稱葫蘆腰舟)是海南黎族先民最早使用的渡水工具之一。

清代佚名繪本《瓊黎一覽圖·渡》載:“黎中溪水最多,勢難徒涉,而黎人往來山際,必攜絕大葫蘆為渡;每遇溪流斷處,則雙手抱瓠浮水而過,雖善泅者不能如捷,不可謂非智也。”海南島腹地河網密佈,黎族人選取個頭大的葫蘆,在葫蘆外圍按照一定的紋樣套編藤條或竹片,使之易於立放和懸掛,然後將葫蘆頂端削去,留一開口,再做一個皮製的蓋子蓋上。過河前,泳者將衣服塞進葫蘆並蓋上蓋子,然後單手或雙手抱著葫蘆下水游到對岸,取出衣服穿上繼續趕路。

瓊州帆檣故影

《瓊黎一覽圖》中的竹排與葫蘆腰舟。

如今,跨江大橋和現代船舶徹底改變了人們的渡江方式,但在海南島西南部山區,仍有一些農戶留有葫蘆腰舟。作為水上交通“活化石”,“黎族渡水腰舟”已被列入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竹木筏 運送貢木的“功臣”

葫蘆腰舟雖然小巧好用,但畢竟載重量有限且基本上無法用於運輸大件貨物,於是用竹木製成的排筏應運而生。海南黎族先民善用竹,他們取山林中的竹子製作盛具、漁具、樂器、武器,用有一定柔韌性的藤條綁縛粗竹竿製作竹筏,然後乘桴浮於江河,或運輸物品,或捕魚,或走親訪友。

瓊州帆檣故影

遊客在樂東卡法村體驗撐竹筏。海南日報記者 武威 攝

明清時期,許多產自海南的貢木——成材的花梨木就是由黎族人用他們製作的竹木筏運出深山,再由官船經瓊州海峽源源不斷地運往京城。《瓊黎一覽圖·運木》記述了黎族人採伐花梨木並運出山的情景:“黎人每伐一株,必經月而成材,合眾力推放至山下澗中,候洪雨流急,始編竹木為筏,縛載於上,以一人乘筏,隨流而下。”

瓊州帆檣故影

《瓊黎一覽圖》中運送貢木的竹筏。

竹木筏製作方法簡單,浮力較大,適合用來運輸物品,但也有明顯的缺點:腐爛快,僅適用於比較平緩的水道。

獨木舟 黎族先民渡海之具

無論是古老傳說中海南黎族先民乘獨木舟渡海而來,還是宋元時期大量福建人乘木帆船遷瓊,或是明代部分廣西士兵乘戰船抵瓊並在此落戶,海南各族群先祖的遷瓊之路,大多與舟船關聯緊密。

古越人因善於航海聞名。一些學者認為,約5000多年前古越人中的一支首先登上海南島,並在此定居繁衍後代,他們便是海南黎族先祖。1976年,廣東化州縣(今化州市)出土6艘東漢至魏晉時期的獨木舟,證實了古越人用獨木舟渡水甚至航海的可能性。

瓊州帆檣故影

歷史上昌化江流域的獨木舟。資料圖

海南省民族博物館、昌江黎族自治縣博物館等地藏有海南黎族人制作的獨木舟。其中一條獨木舟約4米長,由木棉樹刻鑿而成,舟內可乘坐兩到三人。獨木舟的製作方法主要有火燒法、刻鑿法兩種。在沒有鐵器的時代,古越人發明了火燒製舟法,即用泥巴塗抹覆蓋住大樹樹幹需要保留的部分,再用火燒樹幹上需要刳除的部分,燒好後進一步加工使之成型。

目前,在海南黎族聚居區,仍有一些老人掌握這種原始的獨木舟製作方法,他們還用火燒法制作獨木凳等其他獨木器具。

縫合船 舶來的建造技術

縫合船又叫藤埠船或藤布船。清代廣東學者屈大均在《廣東新語·舟語·藤埠船》中記載:“瓊船之小者,不油灰,不釘鎝,概以藤扎板縫,周身如之……蘇軾雲:番人舟不用鐵釘,止以桄榔須縛之,以橄欖糖泥之,泥幹甚堅,入水如漆。蓋自古而然矣。”

瓊州帆檣故影

1980年在萬寧發現的縫合船。資料圖

蘇軾所說的“番人舟”就是縫合船,其製作技藝由東南亞或西亞傳入我國。1980年,學者戴開元在海南萬寧和文昌發現當地人建造和使用縫合船。其中,萬寧的縫合船長7米至10米,寬近2米,中部艙深約0。8米,船體呈梭子形。船上無桅無舵,也沒有甲板和艙室,駕船人用槳槽推進船體。船殼板厚約2釐米,用當地的白蘭木製成,龍骨、龍肋等構件用雜木製成。所有船體構件的連線不用鐵釘釘合,而是用椰子殼纖維搓制的繩子,像縫衣服那樣穿過木頭上的鑽孔捆紮。船殼也不用桐油、石灰艌縫,而用茅草填塞板縫,再壓上竹片,然後用繩子捆緊。

縫合船建造成本低廉,但抗風浪能力較弱,主要用於近海捕魚作業。

木帆船 見證瓊州人文蔚然

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木帆船是海南人渡瓊州海峽、出海捕魚、發展對外貿易不可或缺的工具。海南船工建造木帆船,大多承襲了廣船造船技藝,造一艘木帆船,需經過選料、斷料、配料、破板、分板、拼板、釘榫、投船、艌縫、打油等幾十道工序。

瓊州帆檣故影

儋州漁民駕駛木帆船出海捕魚。

海南建造的木帆漁船,龍骨、龍肋、底板一般選用氣幹密度高、有油性或蠟質的木料,船身越大桅杆越多。按桅杆的多少,木帆船可分為單桅船、雙桅船、三桅船等。一般來說,單桅船可載重十幾噸,雙桅船可載重二三十噸,三桅船可載重三四十噸。

在海南船工看來,建造木帆船有3個關鍵之處:榫卯、艌縫、水密隔艙。船在海上行駛,最怕風浪與碰撞,船的榫卯結構可增強其抗震能力,艌縫可強化船板之間的接連,起到密封防水的作用。設定水密隔艙,為航行安全營造了最後一道屏障。

1097年和1100年,蘇軾因被貶海南兩次乘船穿越瓊州海峽。雖然已無法考證他一來一去坐的是什麼船,但根據“今雷州徐聞縣遞角場,直對瓊管,一帆濟海,半日可到”(《嶺外代答》)等記載,宋代雷州半島和海南島之間應有帆船往來。

明代末期,海南的造船技術已達到較高水平。據清代學者鈕琇於康熙年間編著的《觚剩續編》記載,明代名臣海瑞的後人海述祖於明崇禎年間斥千金家產,用3年時間打造了一艘長28丈(以明代木工尺計約87米)、桅高25丈(約78米)、有24葉帆篷及64個船艙的巨型艚船。這艘船駛出海港時,十分壯觀!

機械船 漁民闖深海的“法寶”

木帆船以風力作為主要驅動力,這就決定了駕船人必須及時關注天氣資訊,等待有利風向。這種侷限性大大降低了海上航行和海上捕撈的效率。

20世紀40年代到50年代,我國開始推廣使用機帆船,海南瓊海、臨高等地率先對木帆船進行機帆化改造。所謂機帆船,即裝有發動機的帆船,有風時用風帆推進船體,無風時用發動機推進船體。在改造的過程中,技術人員通常在接近船尾的地方裝上動力裝置及螺旋槳,並在機房上方建造艙體,舵手在艙體內操控船的速度和航向。

20世紀70年代,隨著船用發動機的普及和柴油價格的下降,許多機帆船不再使用帆桅。至90年代初,海南的大型漁船基本上都實現了機械化。

進入21世紀以來,雖然仍有部分漁民喜歡駕駛安裝了燃油動力系統的木製漁船,但一體成型、造價較低的玻璃鋼船已逐漸成為主流產品。有的玻璃鋼船帶活水艙,該艙可迴圈利用海水,有利於漁獲長時間存活,深受漁民喜愛。

近幾年,海南一些現代化的造船廠已具備建造大型鋼質船的能力,正積極探索設計採用油電混合動力的環保型船舶。海南與船的精彩故事正在繼續上演!(作者系海南省文化遺產研究會副秘書長、理事)

海南木帆漁船家族

臨高拖風船、陵水拖風船等

文昌飛魚船、臨高紅三漁船等

海口、樂東的張網船等

釣業漁船:儋州的母子式紅魚釣船和紅骨釣船等

其他漁船:瓊海的西沙特產船、萬寧的地引網縫合船等

其中,儋州的母子式紅魚釣船通常帶有20多艘小艇,帆面積大,效能較好;瓊海的西沙特產船為潭門、青葛等地的特有船種,作業區域主要為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船上一般配有6艘小艇,方便漁民潛水採集水產品。

資料來源:《海南省志·漁業志》《中國海洋漁船圖集》 文字整理/羅安明(陳雅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