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紅月亮詩畫藝苑|老火炕|作者 周仁臣

2022-07-13由 紅月亮詩畫藝苑 發表于 林業

萬年蒿主治什麼病

老火炕

作者:周仁臣

紅月亮詩畫藝苑|老火炕|作者 周仁臣

老火炕,可謂是歷史悠久,勞苦功高。它伴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一路慷慨走來,無怨無悔。堪稱是人類最忠實、最親密的無言“老朋友”。

追根溯源,老火炕誕生於何年何月?又出自何人之手?至今恐怕無人能說得清啊。也從未聽說有哪位專家或學者對此做過詳細的考察,更沒有見過這方面的史料記載。

火炕悠久史話長

毋庸置疑,火炕、火炕,先有火,後有炕。人們從順序排列上,一眼即可看出來。相傳,原始先民,即人類的老祖先,在當初學會用火時,發現火焰不僅能使生肉變成香噴噴的熟食,還會使人感到溫暖和舒適。

為此,便逐步學會了如何儲藏火種和熱量,燒燎過石頭有熱量,裝在皮囊中(動物的胃口)的水,火焰邊上經過一番烘烤後也能變熱並保溫,稀泥拌上雜草託成土坯放在火焰上燒烤,保溫時間會更長久。開始時可暖手腳,過上一會,身體可躺上去安歇睡眠。這大概就是老火炕的始祖或雛形。

歲月悠悠,時光茌苒。不知又過了多少年,當人們發明鍋灶時,便採取了有意識地將熱量給留下的舉措。為此,在燒火做飯時,讓煙火從土坯炕洞中緩緩排出。這樣一來,即使飯菜燒熟了,火炕也燒熱了。

同時,又送來了一個驚喜,居住的山洞或臨時搭建起來的茅草屋也開始感到暖意融融。這就是人們常掛在嘴邊的那句老話,炕熱屋子暖嘛!碩大的發熱體是多大的暖氣包,豈有不熱之理。

老火炕的誕生,無疑是人類社會的一大進步,在北方的原始先民中具有里程碑意義。對於人們的挑戰自然,抵禦嚴寒,健康與繁衍曾產生過深遠的影響,其作用與功能更是無法估量的啊。

為此,這個重大的發明,不是上天所賜,不是一朝一夕,更不是屬於某個人的專利,而是人們在漫長的生產生活中,不斷地探索和總結,逐步達到盡善盡美的。

這是人類祖先們集體智慧的結晶,更是共同創造出來的輝煌成果。說是具有人類生活的里程碑意義並不算過分!

紅月亮詩畫藝苑|老火炕|作者 周仁臣

禦寒保健美名揚

據中醫們說,老火炕的作用不可小視。它對山村人來說,那稱得上功勳卓著,生存與健康根本離不開呀!不但有禦寒保溫的功能,還具有不可替代的養生保健療效呢。老年人健康長壽;女人們“三期”保護;年輕人消除疲勞,恢復體力等等,一刻也離不開老火炕的呵護。

老中醫還告訴人們,老火炕還具有一種藥理作用。在每年的夏末秋初之季節裡,正是蚊蠅及毒蟲氾濫擾民之時。此時,只要鍋灶裡燒艾蒿,萬年蒿,益母蒿等,煙火會將火炕燻成濃濃的中藥氣味。不僅蚊蠅退避三舍,就連其它毒蟲也不敢侵入。

有人見到這情景,曾風趣地說,躺在這樣的老火炕上安歇睡眠,豈有不健康長壽之理。是啊,在我們記憶觀察中,山村人很少有人患上腰腿疼痛,失眠、風溼、類風溼等疾病的,這不得不承認與老火炕有直接關係的。

縱觀山村人的歷史程序,生活在艱苦環境中的人們,從古至今,在與自然抗爭,求得生存與發展,無不與老火炕結下了不解之緣。可謂是生死相依,形影不離,朝夕相處。

關於這方面的口頭禪或俏皮話,更是比比皆是“什麼女人生不出孩子來,怨你們家炕涼”;“男人腰腿疼痛,那是炕沒燒熱乎”;“睡上一宿覺,渾身沒解乏,是炕沒盤好”等等。不僅如此,還有其家引源意義的呢。

“先胖不算胖,後胖壓塌炕”;“彪子睡涼炕,全仗火力旺”;“喝涼酒,睡涼炕,使官錢”早晚是病等,不勝列舉。由此可見,老火炕不僅功不可沒,更是妙語連珠、情深意長啊。

紅月亮詩畫藝苑|老火炕|作者 周仁臣

優質糞肥多打糧

老火炕,它所具備的功能遠不止禦寒保暖及養生保健,還會給人類送來糧油豐收的喜訊。殊不知,那燃燒過後的草木灰炭,還有被煙熏火燎過的土坯、炕洞土裡含有大量的有機肥,尤其是鉀肥的儲存量是相當高的,這些肥料是農作物非常需要的。

這個發現來自山村裡的一個真實的故事。在百年前的一個春天,有一夥給大戶人家扛大活的人,他們按照主人的吩咐,一起去北溝農田裡撿石頭,打坷垃,除雜草,為種地做準備。

早春二月天,氣候還有些寒意,休息時,有人點燃雜草還覺得不大過癮,還去山林中劃嘍一抱抱乾柴,在地裡燃起了一大堆篝火。收工後,地裡的一處窪清地上留下了一堆草木灰和被煙火燻黑了的一大片焦土……

當大田農作物播種過後,已有半月二十天時,這夥人又來到這裡鏟地、拔苗。猛然發現這方圓一鋪炕大的地方出現異常,苞米苗不但顏色深,個頭還高出了不少。

哦!真是活見鬼了,都是一樣的種子,又是施一樣的糞肥,一個時間播種的,為什麼會出現如此大的差別呢?合計來,琢磨去,有人在地上撿起了幾根燒焦了的木炭。哦!明白了,這是咱不久前在此燃燒柴禾的產生的結果啊。

真是萬萬沒想到啊,草木灰炭和燒烤黑乎乎的焦土,竟會意外地長出一綹好莊稼來。神奇,太神奇,讓人不可思議啊。有人說,這還不能完全證實好莊稼,要秋後見分曉。

不有句老話說,先胖不算胖,後胖壓塌炕嗎,現在看苗情,秋後見收成。為此,他們便在這周圍豎起了一圈石樁為記號,秋天過來收穫時,使人更是驚呆了。這百八十棵苞米棒子又粗又長,比其它的足足大出一倍多,米粒的成色更是無以倫比,形成了顯明的優劣對照。

這件事在山村裡很快地傳開了。從此以後人們都看清了,老火炕中潛伏著大量優質農家肥,要使糧谷增產增收,必須挖掘這個潛能。常言道,莊稼是枝花,全靠糞當家。年年堅持打炕,發揮其作用,勢在必行,刻不容緩。

從此,山村便開始了一年一度的打炕活動了。有人還評價說,種五穀、底肥用上灶洞土,一畝足足頂二畝。打火炕看上去挺簡單,可幹起來卻不容易。它可不是想象中刨刨、拆拆、扒扒盤盤再抹上泥,掛上面子,就萬事大吉了。

打炕首先重要一條是備料,所謂備料就是要提前備足大小土坯。而土坯的質量對火炕至關重要,優質土坯對季節的選擇是相當苛刻,不允許有絲毫懈怠,更不能打折扣的。

為此,只有在盛夏時節,烈日炎炎下托出來的大小土坯,經過三五天爆曬高溫,一次性乾透才稱得上合格的原料。否則,保證不了土坯的質量,新盤出來的炕會麻煩不斷,塌陷冒煙是會不請自到,隨時找上門來的。

打火炕是即髒又累的苦差事。山村人口中常唸叨的“四大髒”(掏糞缸、機草糠、打火炕、臊褲襠)中有打炕“四大累”(和草泥、託大坯、穿大鞋、xxx髒話不方便引入)中竟佔了兩項。由此可見,打老火炕是何等艱辛更是不容易呀。

可為了糧食的增長,在沒有一丁點化肥的年代裡,髒和累並不能阻擋人們打炕積肥的熱情。況且,老火炕一年一打比兩年或三四年一打,生活質量有明顯差別的,不但是炕要好燒得多,要知道新土坯、新換上的炕洞土吸附煙火,儲存熱量更不知要優越多少倍。這是山村人有目共睹,普遍共認的事實嘛!

紅月亮詩畫藝苑|老火炕|作者 周仁臣

初冬時節打炕忙

秋去冬來,當糧谷歸倉,寸草上垛之際,山村裡的農活會出現暫時寬鬆。此時,人們抓住這個難得的空閒時機,開始打炕積肥活動。同時,也為全家老少舒舒服服過冬天創造條件。

在這段時間裡,幾乎是每天都能聽到‘劈哩啪啦’“嘰哩咕咚”的大鎬頭刨火炕的聲音,一年一度的打炕積肥活動由此拉開了序幕。值得一提的是,山村人此時打火炕,有一個重要因素,那就是打炕與醃酸菜緊密地結合起來。

醃酸菜需先將大白菜放進大鍋裡焯透煮蔫,然後放進大缸裡儲藏發酵,哪個農家戶家不得醃上兩三缸,這在早年可是近小半年的菜餚呀。醃製它需要燒柴來解決開水焯菜,一邊燒水焯白菜、一邊打火炕,菜焯完了,炕也燒乾透了,收到了一舉兩得的效果。

要知道,山村人歷來不可小瞧啊。人家是很會算計著過日子的呀,這無疑是在巧妙地利用熱能節省柴草嘛。打火炕看上去沒有什麼技術可言,實際上並非如此,這裡面不僅暗藏玄機,技術含量還是蠻高的。

在這個問題上,別人家如何設計炕洞,我不得而知,我的老父親和兩個叔叔盤炕,我是親眼所見,並銘記在心。老人們對我說,一鋪單炕要保證質量,除了大小土坯在三伏天一次性乾透後外,大坯少不了36塊,小坯不得低於240塊,偷工減料不成。你糊弄它它糊弄你,糊弄來糊弄去,吃虧的還是你自己。

接下來的活計更為重要。當灶膛中的煙火一古腦地直撲炕洞而來時,要在火洞口設擋坯攔截火頭,讓它按照主人的意願行走。頭上和腳下要與中間部位一樣,均有煙火道行走,以保證受熱面均勻,溫度全面合理。

為此,父親和叔叔們從先輩手上學會打火炕技術,從來不盤大洞煙道,只是精心製做小洞和花洞,看上去有點像走進“迷宮”一樣,大洞連小洞,豎洞連橫洞,直洞連彎洞,洞洞相連,讓人眼花瞭亂,目不暇接。

經過詢問方知,此種打法,其目的只有一個,不讓煙火快速流走,讓它們在炕洞中上下串聯,左右串通,儘可能多做停留,將粉塵等物與有機質和熱量最大限度地留在炕洞中。

爺爺還笑呵呵地說,天不藏奸啊,誰家的火炕盤得好,你站在大街上一瞅煙囪便知。煙囪向外慢慢冒灰白色煙,那不用問,準是正兒八經的莊稼人幹得活。要見到黑煙滾滾,“突突”地向上直竄,不用問,不是偷工減料所為,便是二不假子或半調子臭手打出來炕。

那傢伙,不用說炕洞裡的肥料留不住,不等半夜炕就會拔涼、拔涼的。由此可見,質量上乘的火炕,不僅會留住肥源及熱量。無意中,還會起到保護環境的特殊作用啊。

老火炕,史話長,功勞大,報吉祥。自從問世以來,不僅給人類送來了溫暖和健康,還源源不斷地送來優質肥料和糧食增產的希望。時至今日,它依然在伴隨著人們的生產和生活。

儘管空調、太陽能發電,席夢思,真皮沙發等高檔傢俱走進山村,但老火炕的主導地位仍無法撼動,山村人一年四季都離不開它。不僅如此,老火炕的倩影還堂而皇之地登上了大雅之堂,在城區不少別墅及高檔洋樓裡都有其身影。所不同的是材料的區別和不通煙火而已。

不難看出,老火炕功不可沒,作用和功能甚佳,在山村裡早已是功德無量、勞苦功高,在人們心中,那可是,永遠不可能被取代、遭廢棄的。必將載入史冊,世世代代地傳承下去。

紅月亮詩畫藝苑|老火炕|作者 周仁臣

作者簡介:周仁臣

,遼寧省瓦房店市人。1952年,生於老虎屯鎮大四川村滿族農家,高中畢業後返鄉務農。一生鍾愛文學,雖然說沒有什麼建樹,但卻痴心不改。熱衷於寫詩填詞,喜歡書寫記實散文、童年往事等諸多方面的文學作品。並先後自費編輯出版了《鄉村風情》《丁丁漫遊動物城》《可愛的精靈》《童心的樂園》四本書。發行後,在城鄉受到了廣泛的好評。

紅月亮詩畫藝苑|老火炕|作者 周仁臣

編輯:真真

感謝您的賞讀!感恩支援!

《紅月亮詩畫藝苑》釋出的原創作品均是作者原創授權釋出。

(配圖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告知,將刪除處理)

首發公眾號:

江南詩畫藝術院

2021-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