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翠竹巍巍,回憶歷歷

2022-07-10由 秋琬琰的生活 發表于 林業

捕蜻蜓的工具叫什麼

蘇軾在《於潛僧綠筠軒》言:“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意為:人寧可沒有肉吃,也不能居所沒有竹。沒肉令人瘦,沒竹令人庸俗。人瘦還可以變肥,人俗就難以醫治。

對鄉下人而言,竹子更是生產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制筷子,編筐織簍,做籬笆,架水路什麼的,處處都有竹之影。竹子一般栽種於門前屋後(旁),較分散面不大。

老姑父在其房子東側邊栽有一片林子,是我們小時候重要的玩耍之所。

翠竹巍巍,回憶歷歷

我以前的玩耍之處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杜甫《春夜喜雨》。深厚泥土下根莖上的筍也受惠在悄悄生長。老姑父拎鋤提簍前來採挖,我們紛至沓來。

只見老姑父嫻熟地用钁頭撩開層層落葉,我們也撿枝學樣。老姑父揮舞著钁頭,我們快速圍了上去。老姑父為了大家的安全,叫我等走遠點看。老姑父三下五除二就把“珍饈”钁了出來,我們都驚呼“哇,這麼大呀!”

早期筍子深藏不露沒有聲色,全憑大人經驗之尋。早挖的筍味更鮮嫩,越長越老苦。

“稚子脫錦繃,駢頭玉香滑”唐人《食筍》、“紫籜坼故錦,素肌掰新玉”白居易《食筍》、“層層離錦籜,節節露琅”齊己《新筍》,這些詩無不把脫殼的筍比作美玉,而南唐後主李煜《揀練子·雲鬟亂》則有詩云:“斜託香腮春筍嫩”以白嫩的春筍來比喻美女美麗之纖手。

翠竹巍巍,回憶歷歷

圖片源自◎百家號/視覺中國

我們這裡的毛竹筍殼多為黃褐色。筍去殼,泉水洗淨,無論你炒燉等皆可,葷素百搭,更有“嚐鮮無不道春筍”之說,自古被譽為“菜中珍品”。鮮筍炒肉、鮮筍油燜、鮮筍炒臘肉是普遍食法。為了長久些食用就曬筍乾,我還是喜歡酸筍炒下蒜葉或搭豬腸等肉雜炒著吃,是開胃下飯的不二選擇。雖然我家沒有竹林,但是老姑父與外公舅舅家挖了筍子都會給我家送些食用。

“其蔌維何?維筍及蒲”詩出自先秦的《韓奕》,可見食筍史有多麼悠久。在詩詞之中關於食筍的記載也不勝列舉如:“白居易的《食筍》詩:“置之炊甑中,與飯同時熟”等。

筍富含粗纖維、植物蛋白、維生素與礦物質等元素,也是低脂低熱量食物。具有開胃健脾,消痰,通便等功效,由於性偏寒,所以經期與孕產婦不宜多吃。

翠竹巍巍,回憶歷歷

圖片源自◎百家號/視覺中國

“竹筍才生黃犢角”像把把鞋鑽子將大地鑽得傷痕累累,這時採挖就一目瞭然了。轉眼“無數春筍滿林生”像座座寶塔拔地而起。不下幾日“綠竹半含籜”又“露得鉛粉節”高挑臨風排雲上。

筍殼被我們拾來當成艘艘小船,漂浮於池塘之上,也用它來盛放玩過家家的“美味佳餚”。穀雨栽禾時,大人把它撕成細條用來捆紮秧苗。

入雲梢的不久便如魔術師般變幻出條條“風搖青玉枝”劉禹錫《庭院》。“一節復一節,千枝攢萬葉。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鄭燮《竹》。“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幹為扶持”鄭燮《詠竹》。

翠竹巍巍,回憶歷歷

圖片源自◎百家號/視覺中國

夏日炎炎,青翠蔥蘢恰似把把擎天碧傘並排排,讓毒辣的陽光也只能隨風趁虛而入,投下點點光斑。竹風搖拽,清涼愜意,我與小夥伴蜂擁而至前來涼快涼快。在兩老竹間用繩系塊木板或繫個編織袋做個簡易的鞦韆蕩。從家抱個西瓜來吃,玩玩“木頭人”遊戲,不亦樂乎。正午,大人也會把耕牛牽來拴著避暑。

“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歐陽修《玉樓春·別後不知君遠近》。秋風蕭瑟,竹葉片片,聲聲入耳讓人思緒翩翩。

秋後大人們若有需要的,就會去請篾匠前來修筐補籮做活兒。廢扁竹條我們會拾來削成劍,用毛衣線或肥料袋封口繩子彎製成弓。廢薄竹片撿來,蹲著腳踩緊橫平豎直編成一小塊兒,用來作扇扇風。廢竹筒拾來作杯子用,細竹條彎成捕蜻蜓的工具罩(纏滿蜘蛛絲)。凡是可以做著玩的都會撿來做。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鄭燮《竹石》。“凜凜冰霜節,修修玉雪身。便無文與可,自有月傳神”楊萬里《薌林五十詠·竹齋》。“竹生空野外,梢雲聳百尋。無人賞高節,徒自抱貞心”劉孝先《竹》。“貞姿不受雪霜侵,直節亭亭易見心”馬謙齋《水仙子·詠竹》……。

因為竹子具有不畏風霜雨雪、堅韌不拔、虛心謙遜、奮發向上、永褒本色等優秀精神品格,所以讓眾人之喜歡誇讚與追捧,寫進了詩中畫進了畫裡,不愧為“歲寒三友”與“花中四君子”了。

翠竹巍巍,回憶歷歷

圖片源自◎百家號/視覺中國

不要說竹林七賢,王維“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熱愛了。這種幽靜之所我也是夢寐已求,心之嚮往。與竹為居,天天呼吸著竹香,就沒必要焚一爐薰香了,再養一隻乖貓、種一塊花園、栽一行青菜、煮一壺淡茶、鋪一頁宣紙、執一支羊毫、放一本書籍、置一把古箏能彈個《高山流水》曲聽就更好了,賦賦詩詞寫寫散文看看書。若是如此灑脫不羈,閒適自得,何嘗不是人間極好?叫人不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