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買菜這件事,值得每天花工夫去做”,上海里弄老人們的手機買菜記→

2022-06-25由 解放日報 發表于 林業

菜場賣的紅米莧會加紅的色素嗎

“一個上午真的見不到一個年輕人。”在延安中路模範邨的樂齡站點,62歲的“營業員”忻宏光侍弄著筐裡的蔬菜說。

這位特殊的營業員,每週二、四、六的早晨來此,不僅招呼客人、結賬收錢,更重要的是拿自己的手機幫常客下訂單。

“雖然已經用了1年,但老人們還是不順手。你不來這裡待著,不會知道老年人適應新東西有多難。”

忻宏光為同齡人“辯護”。

他口中的“新東西”,是去年6月起南京西路街道和上海城市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合作開發的助老生鮮平臺“到家好菜”。

這項創舉的服務目標明確且專一:社群老年人群。街道目前共有3處提貨站點,設在社群裡的樂齡助老服務站。

但這直接導致顧客規模極小:每處站點,僅有不到百人規模的顧客,統共而言,不過300人以內。

我困惑於這個助老平臺的悖論——在各家生鮮電商巨頭爭奪社群菜籃子的當下,如何讓一群遠離電商的老年人,仍舊要透過手機應用來買菜?

採訪多日,我發覺這是一個非典型的線上買菜故事。因為,開發者的理想目標終究沒有達到。

更確切地說,這是一群奮力追趕智慧科技的“落後者”縮影,這是一段鮮為人知的老年人“觸網”歷程。

“買菜這件事,值得每天花工夫去做”,上海里弄老人們的手機買菜記→

【難改的買菜習慣】

手機轉賬數額遠低於現金支付

“來了,車子來了!”人群忽然一陣雀躍,拖著小推車的十餘位老人向前迎去。

5月30日上午7點15分,“到家好菜”運送蔬菜的卡車一路倒車開進模範邨。因為弄堂太窄,若是正常駛入,倒車出來異常麻煩。

忻宏光在一旁指揮交通,“倒,再倒……”菜品被一一卸下,乍一看,陣勢和一個平價蔬菜流動攤無異。只不過,十幾個塑膠筐裡放著的是已經打包稱重標價的蔬菜,可供現場交易;一旁還有十多個大袋子裝著各色生鮮,小塑膠袋上寫明預訂者名字和電話。

“這個紅米莧很糯的,你也來一點!”“你看這個茭白樣子多好……”老人們相互推薦,頗有感召力,我也學樣買了不少。

“3元、6元、12元……”眾人現場結賬時,忻宏光很有節奏感地口算。

忻宏光是這群買菜老人中的“新潮人”:

出門付錢用二維碼,多個網購平臺都有賬號,甚至在外賣平臺剛興起時,他還兼職踩著腳踏車做過送餐員。

忻宏光也是這個手機平臺的老主顧,後來站點負責人看中他退休前在糧油商店當售貨員的經驗和熟練的線上購物技能,聘請他成了兼職銷售員。

61歲的席家生是騎著腳踏車來買菜的,雖然只有幾步路距離,但由於買的菜多,用車子才能一次性馱完。到站點買菜,他和愛人一直固定分工合作:前一天愛人負責手機下訂單,後一天他負責來領菜。直到現在,席家生的愛人也是夫婦中唯一掌握手機買菜“核心技術”的。

若在線上預訂超過100元商品,可免費送貨到家,席家生卻很少享用這個福利。他說:“買菜就是個習慣,一天不來這裡就覺得有事情沒做。”

在模範邨站點設立前,他每天都要遛彎去多家菜場、超市比價買菜,如今時間富餘了,他就請女兒代勞報名參加了週二上午老年大學的保健養生課程。

老年人究竟能否享受網際網路大潮帶來的便利?採訪中,我不時看到老人慢吞吞點按手機檢視訂單,或是反覆向營業員確認菜金是否轉賬成功。

忻宏光早上10點收攤,接下來的任務是數人民幣——站點依舊接受老人支付的紙幣和硬幣。

站點執行一年至今,

每天微信、支付寶的轉賬數額仍然遠低於現場收取的現金量。

“買菜這件事,值得每天花工夫去做”,上海里弄老人們的手機買菜記→

6月1日上午,62歲的“營業員”忻宏光在站點。 楊書源 攝

【老人們的買菜心態】

菜價要低、要看到實物

在忻宏光記憶裡,模範邨站點生意最好時是去年10月初,光是網上訂單就下了100多單,提貨買菜的隊伍排到模範邨的主道上。

“那幾天為了推廣搞活動便宜呀,特價菜多。這對老年人來說,至關重要。”忻宏光分析。他記得,有位老阿姨每天都來買一包2元的特價小青菜,但自從價格恢復到市場價,她就再也沒有出現過了。

模範邨站點的開張,源於南京西路街道在2018年大調研時發現的老年居民呼聲:對於延安中路877弄模範邨的老人來說,距離住地最近的菜場是鉅鹿路菜場,可菜價偏高,許多人都花上20分鐘步行到大沽路菜場買“便宜不了多少”的菜。

其實,模範邨大門外擺放著自助蔬菜販賣機,卻少有老人問津,看不清實物以及支付不暢是主要理由。

既要不走遠路,又要質優價廉,還要能看清實物,老年人的買菜難如何破解?

威海路站點去年10月開張,那幾天,太陽公寓的業委會主任趙紀松很是興奮。他曾經特地向靜安區人大代表反映“老人的菜籃子太重了”——步行去最近的大沽路菜場需要15分鐘,而且不少老人覺得菜價“適合白領,不適合退休工薪階層”。

因此,在威海路站點開門前的兩個禮拜,趙紀松就開始“造勢”。他在小區不少地方都貼了箭頭標識,標識上寫著“2018年南京西路街道為民工程”。

“雖然提法不規範,但它符合老人的消費心態。”趙紀鬆解釋,這樣做是為了打消老人較重的戒備心。

開業後,趙紀松目睹盛況:清晨7點剛過,送菜車在小區門口一卸貨,老人們紛紛在菜筐裡迅捷抄起幾包賣相最好的蔬菜,一路小跑跟著工作人員走到設攤處,趕忙結賬付款,放入自家小推車。

俞忠喜是“到家好菜”平臺的負責人,她總在這時婉言阻止,“有時老人後悔自己買多了,工作人員就爽快為他們辦理退款”。

“在社群,我們把包裝做得簡單很多,儘可能讓利給老人。”俞忠喜說。儘管如此,

有機蔬菜在社群銷量很少,大部分人都選擇價格便宜的普通蔬菜。久而久之,每天配送到社群時,幾乎都不再主動擺放作為農場拳頭產品的有機蔬菜。

79歲的退休小學語文老師嚴紉英去樂齡站點買菜時,常聽到有老人抱怨“菜價越來越貴”,她總是爭辯幾句:這家的菜從田裡摘下就打包了,沒有灑水,放好幾天也不壞,地攤上的菜能做到嗎?“寧願吃少一點、貴一點,也要吃好一點。”

嚴紉英在消費理念上屬於老年人中的“少數人”。她剛退休那幾年,上海的精品超市在南京西路、淮海路佈局,她就踴躍買來這些比菜場裡貴上兩倍的菜。

但她有個“喜歡看實物”的習慣,這和多數老年人一樣。去年平臺組織老人去農場參觀,嚴紉英第一時間報名。參觀過程中,不少老人帶著懷疑的眼光發問。農場一位技術人員全程陪同,連“是否用農藥”等問題也毫不避諱、誠懇解釋。老人們不再質疑,當天許多人都在現場下單了買一送一的糯米。

“買菜這件事,值得每天花工夫去做”,上海里弄老人們的手機買菜記→

5月30日上午,延安中路樂齡站點,老年人一早就來領取手機訂菜、現場買菜。 楊書源 攝

【艱難】

讓他們線上下單線下取貨還是困難

6月1日上午,忻宏光犯嘀咕了:

要幫助不會用手機支付的同齡人買菜,究竟是一直為他們代勞,還是教會他們方法更合適?

那天早上近9點時,在工作人員幫助下訂了蔬菜的顧春花(化名)款款而來,本打算提了蔬菜就走,卻發現,配送員在卸貨時把她的訂單誤送去別的站點。

顧阿姨等得著急,想挑別的菜替代,卻發覺現場的菜都不是自己愛吃的。約摸50分鐘後,配送員送來顧阿姨的菜,還多送一包西紅柿致歉,她的面容總算舒展。

真的是要學微信買菜了!”顧阿姨有些不好意思,“我不要繫結金額很大的卡,綁我的老年人補貼卡最合適,只有幾百元。我也不要讓子女往我微信裡發紅包存錢,他們都忙……

實際上,“到家好菜”剛剛落地在社群時,公司特地派來工作人員現場一對一講解。

站點旁還設立了19英寸的觸控電子屏,螢幕上顯示購買頁面,老人可以多加練習。威海社群更是請了隔壁民立中學的學生志願者,一對一教老人操作。

然而,障礙不僅僅只是操作方法的掌握。許多老人常年使用按鍵老人機,根本無法操作,也有的老人對於把錢繫結支付平臺有些顧慮。

我在午後的陝西北路站點遇到了3桌讀報的老人,問他們誰會用手機支付,一陣沉默後,他們一致推薦一位年逾八十者。“他會用手機訂菜付錢的!”老人抬高嗓門誇獎。

即使是勉強學會使用APP訂菜,也常有差錯出現。前兩天,俞忠喜一大早就氣喘吁吁從威海路站點跑到延安中路站點,為的是尋回一位老伯“點錯地址”的菜。

嚴紉英早在線上支付平臺興起之初,就想學會網購,但遭女兒一口駁回——您手機操作不熟練,容易誤操作,我幫您下單。

擔心誤操作引起資金損失,嚴紉英卻步了。每天傍晚,她都去敲鄰居家的門,在鄰居手機上看看明天能訂的菜種類,再回去請女兒幫忙下單。

今年6月,

女兒舉家搬去美國,嚴紉英再次提出希望女兒教會自己網購,得到的回覆是:我如果教你,可能學得不全面,你還是去老年大學報個班。

那麼,在老年大學,真的能學會網購嗎?

我來到靜安區老年大學求證。教授蘋果手機應用課程的王老師說,這門課的確涉及許多方便老人生活的APP,比如微醫、百度地圖和大眾點評,但是支付寶和微信支付,課堂上只是點到為止。

“如果我們現場教學老人們用銀行卡繫結線上支付軟體,背後帶來的資金安全問題我們很難控制。”王老師解釋。

技術鴻溝,在“到家好菜”執行的這一年裡依舊存在。

比如,數十筐蔬菜的現場銷售,和平臺的開發初衷背道而馳。俞忠喜告訴我:這些在筐中的菜只是樣品,為的是尊重老人喜歡看到實物的購物習慣。

“最理想的狀態是老人們都線上下單支付,直接來提取打包好的菜。”可是,理想狀態始終沒有達到。

去年10月,重華小區的站點由於老人們當街選菜付款,被冠以“擾民”投訴。今年開年後,重華站點暫時關停,因為僅有的兩三單線上訂單實在難以為繼。

截至目前,原本在南京西路設立的5個提貨站點已經壓縮成了3個。

而至今仍在威海小區的“小崔攤”,卻已足足生存15年。即使是七八元錢的蔬菜,只要老人腿腳不便,老闆小崔就送貨上門。幾位老人擔心小攤被取締,甚至湊錢為他做了“社群便民服務點”的牌子,掛在攤上醒目位置。一位居委會工作人員無奈告知,他們一直盼望隨著“到家好菜”這樣的正規生鮮蔬菜供貨商入駐小區,小崔攤會在市場競爭中自然而然離開。

不過,這談何容易。

【老人們的願望】

要努力追趕“這個時代”

端午前最後一天出攤,忻宏光發現蔬菜筐裡有5個“黃貝貝”,有些擔心銷量不佳。畢竟這是“外國品種南瓜”,站點平日裡很罕見。

不被看好的“黃貝貝”卻成了那天老人們的熱門話題。有位阿姨趕緊挑了一個買單,很是得意:“我之前在這個小南瓜裡放上雞蛋羹隔水蒸,我孫子吃得精光……”

“我家小孩愛吃什麼”,這幾乎是買菜的老人之間永遠繞不開的話題。

每當節假日,68元買一送一的童子雞賣得特別好。“我一般買來兩隻童子雞後,都把其中一隻帶到女兒家裡。”這話是嚴紉英說的,而大多數老人也是如此。

這個助老生鮮平臺能否完全取代傳統菜場對於老年人生活的意義?現在來說,依舊難以實現。

在“到家好菜”平臺,肉類幾為空白。公司對此的解釋是出於質量控制的考慮,他們很少供應非自家生產鏈的商品。

一週固定3次在陝西北路提貨點買菜的韓阿姨,懷念過去的“西馬路菜場”。“當時梭子蟹在攤頭上是放在木屑裡的,一個個張牙舞爪;現炸的肉皮十里飄香……”她回憶得神采飛揚。

最近一週,趙紀松又去探了探威海路站點的現狀,發現客流量大不如前,有些失望。

在傳統菜場和電商巨頭的夾縫中,一個為老服務的小眾平臺若要繼續走下去,比生意更重要的是陪伴和發現。這或許是讓智慧科技慢慢成為老年人習慣的唯一“笨辦法”。

俞忠喜告訴我,平臺已在改變優惠模式,“改變之後,已經學會訂菜的老人在用自己的賬號幫助其他人訂菜時,還能享受到優惠”。此外,威海居委會為了支援這個助老線上平臺長久生存,也把一些社群活動的獎品設定為站點的蔬菜。

“買菜這件事,值得每天花工夫去做”,上海里弄老人們的手機買菜記→

6月6日上午有陣雨,延安中路的提貨站點被搬到了室內。 楊書源 攝

一座超大城市要精細化管理,必定要與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期待息息相關。不僅要直面解決“買菜難”“買菜貴”問題,還要尊重老年人對買菜這件事的樂趣。

細枝末節中,也可見繡花功夫。

在嚴紉英的手機號碼簿裡,有四五個信得過的菜場攤主的電話,都是她“實地驗收合格”的攤位。即使後來家裡來了全日制工作的家政員,她依然要自己去菜場,和攤主聊天,辨識各地口音,以此尋找還有自留地的上海近郊人。

“如果在一個攤位上西紅柿有兩種價格,我會刨根問底,這時攤主就會告訴我價格貴些的西紅柿是他自家地裡種的,產量小但質量好……”嚴紉英將她的買菜經都記在本子上,請家政員根據本子裡的記錄來買菜。

“其實這個世界上,很少有事情每天值得你花工夫去做,買菜算一件。”

嚴紉英和我交心。

她說,她有一個較難實現的願望,就是“這個站點能夠長長久久開下去”;還有一個相對容易實現的願望,“快點學會自己操作線上買菜付款”。

她笑著補充了一句——她要努力追趕“這個時代”。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原創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楊書源

微信編輯:奈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