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淡竹葉又叫山雞谷,治療小兒感冒發熱常用草藥

2022-06-23由 花草山客 發表于 林業

木通中藥有什麼功效

從去年冬末到今天,也不知道下了多久的雨了,開啟手機檢視天氣預報,這幾天天天大雨暴雨不停,未來十多天一天晴天也沒有,老天垂淚,大地淌血,如之奈何!

有朋友問我治療小兒感冒發熱有什麼草藥,這讓我想起以前學藥的時候,我在看一本叫《中醫兒科單方驗方選》的書,剛好一姓邱的老師傅進來,向他請教書裡的方,他翻了幾頁,對我說,這種書不要再看了,這種方書沒辯證用藥,初學者易誤入歧途,以為一書在手,天下無不醫之病了。我問他,治療小兒感冒發熱有什麼方藥,他說感冒分很多症形,藥也很多,三葉青、鳳凰蛋、天胡荽、旱蓮草、薄荷等都可以,他行醫幾十年,治好無數感冒發高熱的小兒,有一方是他常用的,方由黃芩、薄荷、桑根、竹葉、蟲蛻、地龍、防風、毛麝香、茯苓組成,臨床時看是哪種症形又需隨症加減,如心悶欲嘔加竹茹、高熱加川連,口乾加天花粉,怕苦的加甘草,發汗可加麻黃、山薄荷等。

邱師傅方中的竹葉一般用淡竹葉,也可以用竹葉,竹葉和淡竹葉其實是兩種不同的草藥,我這民間治小兒高熱一般用的竹葉即單竹的嫩葉芯,叫單竹芯或者單竹筆,有些地方用淡竹或苦竹的葉,竹葉與淡竹葉都具有清熱除煩,利尿的功效,但竹葉以清心胃熱見長,淡竹葉則長於清熱利尿,兩者功用相似而同中有異,邱師傅治小兒高熱一般用淡竹葉,尤喜用淡竹葉薯,淡竹葉薯狀如麥冬,既可清熱利尿,又能養陰生津,驅邪而不傷正,用於小兒高熱最為合拍。

淡竹葉一般以全草或枝葉入藥,味甘、淡,性寒;歸心、肺、胃、膀胱經;具有清熱除煩,利尿通淋的功效,主治熱病煩渴,口舌生瘡,牙齦腫痛,小兒驚啼,肺熱咳嗽,胃熱嘔噦,小便赤澀淋濁。

凡外感熱病,心煩口渴,熱在氣分者,可用生石膏、知母、蘆根等配伍,以清熱除煩止渴。若氣陰兩傷者,可再加麥冬、人參等,以益氣生津。心經熱盛下移小腸而致小便澀痛者,可用生地、木通、生甘草梢等配伍,以清心導熱利尿。膀胱溼熱蘊結小便淋瀝赤澀者,可用海金沙、車前子、白茅根等同用,以清熱利尿通淋。

無實火、溼熱者慎服,體虛有寒者禁服。孕婦忌服。腎虧尿頻者忌服。

今天也一直下雨,傍晚的時候天色稍放晴,和朋友說我要去山裡挖兩棵淡竹葉拍兩張淡竹葉薯照片,他說這種普通的草藥你沒介紹過嗎,我說應該介紹過,但是我也記不清了,淡竹葉常見,但是花色葉子的淡竹葉見的人應該不多,剛好不久前拍了幾張照片,所以想放上來看看。騎車往山裡開,剛到半路,看著山裡烏雲密佈,眼看大雨將至,只能原路返回,臨到家還是被淋了一下雨。

淡竹葉又叫山雞谷,治療小兒感冒發熱常用草藥

《梧州地區中草藥》一書對淡竹葉的介紹,書中驗方僅供參考。

淡竹葉又叫山雞谷,治療小兒感冒發熱常用草藥

淡竹葉Lophatherum gracile。禾本科淡竹葉屬。

多年生草本 ,具木質根頭。鬚根中部膨大呈紡錘形小塊根。稈直立,葉片披針形,具橫脈, 圓錐花序,小穗線狀披針形, 穎果長橢圓形。花果期6~10月。

生於山坡、林地或林緣、道旁蔽蔭處。

產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南、廣東、廣西、四川、雲南

淡竹葉又叫山雞谷,治療小兒感冒發熱常用草藥

淡竹葉又叫山雞谷,治療小兒感冒發熱常用草藥

淡竹葉又叫山雞谷,治療小兒感冒發熱常用草藥

淡竹葉又叫山雞谷,治療小兒感冒發熱常用草藥

附方

1、治尿血:淡竹葉、白茅根各三錢。水煎服,每日一劑。(《江西草藥》)

2、治霍亂轉關後,手足冷,惡熱渴飲,嘔瀉不止:白茯苓3錢、廣陳皮1錢(米炒)、豬苓2錢、飛滑石3錢、香豉2錢(炒)、幹石斛3錢、川連6分(吳茱萸2分炒)、黑梔皮2錢(薑汁炒)、西瓜翠衣5錢、淡竹葉5錢、枇杷葉5片(去毛)。地漿水煎服。(《感證輯要》卷四 安中湯)

3、治熱淋:淡竹葉四錢,燈芯草三錢,海金沙二錢。水煎服,每日一劑。(《江西草藥》)

4、治瘧,先寒戰,寒解即壯熱:鱉甲(去裙襴,醋炙)1分、淡竹葉1兩、常山3分、甘草(炙,銼)3分。上為粗末。每服5錢匕,酒半盞浸藥,蓋於地上1宿,次日添水1盞,煎至7分、去滓,未發前溫服。得吐為驗。(《聖濟總錄》卷三十四 鱉甲常山酒)

5、治赤濁:黃柏1錢(酒炒)、菟絲子1錢、萆薢1錢、遠志(去骨)1錢、麥門冬(去心)2錢、燈心7根,五味子(鹽水洗)9粒,淡竹葉3枝。加鹽少許,水煎,空心服。服導藥後用此。(《萬氏家抄方》卷二 萆薢散)

6、治傷寒、溫病、暑病之後,餘熱未清,氣精兩傷證。身熱多汗,心胸煩悶,氣逆欲嘔,口乾喜飲,或虛煩不寐,舌紅苔少,脈細數:竹葉6g,石膏50g,半夏9g,麥門冬20g,人參6g,甘草(炙)6g,粳米10g。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去六升,去渣,內粳米,煮米熟,湯成去米,溫服一升,日三服。方中竹葉清熱除煩,兼以生津,為君藥。(《傷寒論》竹葉石膏湯)

拍攝地點: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