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搶救祁連山上的蘑菇

2022-06-22由 甘肅經濟日報 發表于 林業

怎樣培養黏菌菌核

搶救祁連山上的蘑菇

搶救祁連山上的蘑菇

本報記者 齊興福

2017年以來,張掖市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對祁連山生態環境問題進行全力整改:關閉保護區內礦山企業、停止保護區內開發性經營活動、規範水電站生態流量下洩、利用科技手段實施監管監控、搬遷核心區牧民、生態補償……

與此同時,一場由國內菌物學領域專家學者發起的祁連山菌物保護利用研究行動也在悄然進行:在祁連山自然保護區設立菌物保育區,成立河西學院祁連山菌物保護利用院士專家工作站,實施祁連山珍稀瀕危動植物棲息地區域生態修復菌物保護利用研究示範專案……

祁連山自然保護區,一場菌物“保衛戰”已經打響。

在自然界中,菌物是生態系統的重要一員,與動物、植物一起共同維繫著生態平衡。細菌、真菌、黏菌、卵菌都是菌物大家族中的重要成員,它們在形態特徵、營養方式、生態功能、遺傳規律等方面有許多相同和相似之處,是關係密切、功能獨特的生物類群。

大型真菌是菌物中能夠形成肉眼可見的大型子實體的一類真菌,泛指廣義上的蘑菇或蕈菌。相關調研表明,目前,世界上已被描述的真菌達12萬餘種,能形成大型子實體或菌核組織的達6000餘種,可供食用的有2000餘種,常見的大型食用真菌有香菇、草菇、金針菇、雙孢蘑菇、平菇、木耳、銀耳、竹蓀、羊肚菌等。

“菌物在自然生態系統中的作用舉足輕重,沒有菌物,動植物的屍骸、軀幹無法分解,自然生態系統將無法執行。”日前,正在張掖市參加祁連山菌物保護利用研究戰略規劃高峰論壇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食藥用菌學會主席李玉告訴記者,菌物是自然生態系統中重要的分解者,是物種多樣性、遺傳多樣性和生態多樣性的重要成員。

“菌物是生態系統的‘晴雨表’,菌物正常生長,說明生態系統相對完善。”李玉說,近年來,他一直關注祁連山菌物的保護與利用,並多次深入祁連山自然保護區進行調研。從生物或生態學來說,祁連山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節點,也是真正的生態安全屏障,這裡不僅有著非常豐富的動植物資源,菌類也具有種類繁多、分佈廣泛、作用巨大等特點。

“在祁連山生態保護中,目前關注更多的是動植物保護,事實上菌物保護任務也十分緊迫。”河西學院教授、甘肅省應用真菌工程實驗室主任魏生龍介紹,祁連山自然保護區內差異顯著的水熱條件、多樣的植被型別和土壤型別,孕育了眾多的菌物資源。甘肅省應用真菌工程實驗室近年在對該區域進行調查研究時,採集菌物標本18000餘份,目前鑑定出210種,其中新種3個,甘肅省新記錄種15個,珍稀可馴化利用食用菌8個。

魏生龍告訴記者,進入新世紀以來,國內很多地方的自然保護區紛紛開展菌物保護利用研究工作。2014年初,河西學院黨委適時做出了祁連山菌物保護利用研究的規劃,著手邀請國內菌物保護利用領域的專家學者前來調研。2016年夏天,李玉院士帶領國內多名菌物學家對祁連山大型真菌資源狀況進行考察後,提出將祁連山大型真菌資源研究納入國家整體研究計劃,並建立祁連山菌物“一區、兩館、五庫”的建議。

“‘一區’即菌物保育區,‘兩館’指的是祁連山菌物標本館、祁連山菌物文化館,‘五庫’則分別為:甘肅省食用菌菌種庫、祁連山菌物DNA庫、祁連山菌物活體組織庫、祁連山菌物資訊庫、祁連山食藥用菌有效成分庫。”魏生龍說,祁連山菌物“一區、兩館、五庫”的建設,有助於探明保護區內菌物的種類、分佈規律和群落特點,明確該區域菌物與動植物、非生物因素之間的相互關係,彌補祁連山菌物資源系統研究之不足,對祁連山保護區的生態修復與保護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2017年3月,甘肅省應用真菌工程實驗室與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食藥用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在吉林農業大學簽署《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菌物保育區及“兩館五庫”建設科研合作協議》。

同年底,河西學院祁連山菌物保護利用院士專家工作站成立,中國科學院院士、地衣真菌學家魏江春,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莊文穎,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食藥用菌學會主席李玉以及中國菌物學會理事長郭良棟等7位菌物學家被聘請為河西學院特聘教授。

這個院士專家工作站是集祁連山菌物保護利用研究、食用菌及其健康產業技術創新研究、菌物學一流學科建設及高階人才培養於一體的院士專家團隊。今年以來,院士專家工作站的百餘名科研人員深入祁連山自然保護區,對區域內菌物種類及分佈情況展開全面細緻的考察。至目前,院士專家工作站已在天祝縣古城自然保護站、肅南縣隆暢河自然保護站分別設立了菌物保育區,菌物物種多樣性、生態多樣性、遺傳多樣性調查研究等工作進展順利。“兩館、五庫”的建設已透過相關部門的稽核,正在著手建設專案招標等前期籌備工作。

今年5月,這個院士專家工作站為《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甘肅片區總體規劃》提出的將菌物保護納入其中的建議,被甘肅省祁連山國家公園籌建領導小組採納,並列入規劃當中。

“你看,這些蘑菇多漂亮,在整個祁連山自然保護區,這些大型真菌就像一個個美麗的‘精靈’。”在設立於河西學院的甘肅省應用真菌工程實驗室內,魏生龍指著真菌標本圖片對記者說。

今年9月,祁連山菌物保護利用研究戰略規劃高峰論壇在河西學院舉行。來自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北京林業大學、蘭州大學、中山大學等14家科研院所、高校企業的20多位菌物學專家彙集一堂,就祁連山菌物保護利用研究再次進行深入探討。根據與會院士、專家在論壇上形成的意見,中國菌物學會和河西學院祁連山菌物保護利用院士專家工作站聯合向國家森林草原管理局、國家公園管理局、甘肅省政府提出了《關於加強祁連山菌物保護利用研究、促進祁連山國家公園科學發展的建議》。

魏生龍說,甘肅省應用真菌工程實驗室申報的《祁連山珍稀瀕危動植物棲息地區域生態修復菌物保護利用研究示範專案》近日已獲相關部門批准實施。同時,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固廢資源化”重點專項2018年定向專案——《甘肅祁連山區域多源固廢安全處置和資源化利用研究示範專案》即將啟動。

“這兩個專案的落地實施,對祁連山菌物保護以及廣義上的祁連山生態保護,將起到非常大的促進作用。”魏生龍介紹,菌物保護任重道遠,作為一線科研工作者,必須全力而為,呵護這方綠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