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Barrett(巴雷特)食管,如何診斷和治療?預後如何?

2022-06-21由 胃腸病科普 發表于 林業

齒狀舌掛什麼科

由於

Barrett食管(巴雷特食管,BE)

是食管腺癌唯一被公認的癌前病變,而且還可以帶來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狹窄、潰瘍、穿孔、出血等諸多併發症,因此對Barrett食管的診斷就顯得很重要。

Barrett食管主要透過內鏡診斷

。內鏡下可見食管鱗狀上皮與胃柱狀上皮的交界線——齒狀線相對於胃食管結合部上移≥1cm,且須距食管胃接合部至少有3cm以上處的柱狀上皮覆蓋,才能稱Barrett食管。

Barrett(巴雷特)食管,如何診斷和治療?預後如何?

做內鏡不僅要看食管黏膜的形態,還有看病變黏膜病理活檢的結果。Barrett食管的病理顯示,食管下段正常的復層鱗狀上皮被化生的柱狀上皮替代,可伴有或不伴有腸上皮化生。

為明確有無腸化及異型增生(上皮內瘤變),對全周型病變建議在食管內縱向每間隔2 cm的四壁分別活檢1塊,舌型病變每2cm最少活檢1塊;對缺少腸上皮化生者,3~5年內應再次予以內鏡檢查並活檢。

Barrett(巴雷特)食管,如何診斷和治療?預後如何?

Barrett食管治療的原則是控制胃食管反流、消除症狀,預防和治療併發症。

目前主流治療方式分為以下幾種:

1、藥物治療——改善症狀,簡單易行

為內科治療首選藥物,劑量宜較大,如

質子泵抑制劑

PPIs

,即奧美拉唑、雷貝拉唑等)20~40mg,每天2次口服,症狀控制後以小劑量維持治療,療程半年以上。

有證據表明,PPIs長期治療後可縮短Barrett食管黏膜長度,部分病例的黏膜上重新出現鱗狀上皮覆蓋,提示PPIs能使部分Barrett食管逆轉,不過很難達到完全逆轉。PPIs治療還可使Barrett食管中腸化生及異型增生消退,表明PPIs可阻止Barrett食管的病情發展,減少惡性變的危險。

另外,Barrett食管的治療可以輔以黏膜保護劑(硫糖鋁、鋁碳酸鎂)、促動力藥(莫沙必利,伊託必利)等。

Barrett(巴雷特)食管,如何診斷和治療?預後如何?

2、內鏡治療——情況不同,適當選擇

適用於伴有重度異型增生和癌變侷限於黏膜層的Barrett食管患者。

對不伴有異型增生的Barrett食管,因其癌變可能性小,不提倡內鏡治療。

有輕度異型增生的Barrett食管可先行內鏡隨訪,若進展為重度異型增生,應行內鏡治療。

內鏡治療可採用的方式較多,常用的有射頻消融(RFA)、光動力療法(PDT)、氬離子凝固術(APC)、內鏡下黏膜切除術(EMR)等。

Barrett(巴雷特)食管,如何診斷和治療?預後如何?

3、抗反流手術——控制反流,效果顯著

抗反流手術可以有效減少所有酸性、弱酸性或非酸性的反流症狀,

對於伴有嚴重的症狀性反流,內科治療無效者建議實施抗反流手術

目前抗反流手術以腹腔鏡下胃底摺疊術為主

,透過建立人工“超級閥瓣”來實現抗反流功能,可完全替代藥物治療,並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有證據表明抗反流手術對Barrett食管患者是安全有效的。相關資料顯示,抗反流手術可能阻止Barrett食管管進展,進而降低癌症發展的風險。

Barrett(巴雷特)食管,如何診斷和治療?預後如何?

Barrett食管預後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對不伴異型增生的Barrett食管,因其癌變的機率低,治療後一般都能逆轉,有的甚至不需治療,所以不必過度擔心,定期複查就可以了;

伴有異型增生者,必須要積極治療,因為其演變為食管腺癌的機率增大,但是預後也比較好;

如果已癌變,即Barrett食管癌,則預後較差,其主要原因是診斷時已屬晚期,多數伴有淋巴結和區域性轉移。所以,早診斷、早治療是多麼重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