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天天3·15」換貨6個月未完成,泡泡瑪特退換貨投訴不斷

2022-06-16由 山東財經頭條 發表于 林業

密林古堡血色玫瑰多少錢

“一直說沒有備品,從去年8月一直拖到現在,始終未能解決。”盲盒愛好者明先生提起他在泡泡瑪特的退換貨經歷十分鬱悶。記者注意到,跟明先生經歷類似的消費者不在少數,來自黑貓投訴平臺的資料顯示,目前針對泡泡瑪特投訴接近3400條,主要集中在退換貨領域。針對此問題,記者多次聯絡泡泡瑪特企業方採訪,但截至發稿,尚未得到迴應。

「天天3·15」換貨6個月未完成,泡泡瑪特退換貨投訴不斷

(位於濟南印象城的泡泡瑪特線下店)

換貨6

個月未完成

來自成都的明先生是一名盲盒愛好者,近幾年花費在盲盒上的錢已經接近十萬元。去年8月份,明先生到哈爾濱旅遊時,順便在當地的泡泡瑪特購買了一個怪物嘉年華系列的盲盒,價值是59元。

回家拆開盲盒,明先生欣喜若狂,因為這個盲盒產出了該系列的隱藏款美人魚。“追求隱藏款是我們玩盲盒的樂趣之一,因為每個系列每套由12個基礎款構成,12套湊成1箱,每箱中又有1個隱藏款,這個隱藏款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在二手交易市場上也有一定的經濟價值。”明先生告訴記者。

可還沒高興多久,明先生就發現這個玩偶上面有瑕疵,“底座開裂,臉上也有坑。”隨即,他在泡泡瑪特微信小程式上發起了售後。

“起初,客服說同款大概是9月中旬到貨,可後來一拖再拖,每次聯絡都說還沒到貨。”明先生表示,從去年8月份直到現在,他一直沒能收到退換後的商品,要求返還之前的瑕疵品也遭到了拒絕。

除了跟客服反覆溝通,明先生也曾嘗試透過消費者協會進行解決,“直接撥打的12315,但消協給出的反饋是調解不了,他們的投訴太多了。”明先生告訴記者。

跟明先生有相同經歷的消費者不在少數,廈門的姚女士也是一名盲盒愛好者,去年11月21日,她泡泡瑪特位於廈門SM 2F的門店,購買了一個迷你zimomo系列的盲盒,產出了該系列的隱藏款大熊。

因為有瑕疵,姚女士也走上了售後之路,在三個月的時間內,跟客服多次溝通,更換多個方案後,終於在2月20日,才收到了更換後的產品。

泡泡瑪特現大量投訴

公開資訊顯示,泡泡瑪特成立於2010年,成立之初只是一家類似於名創優品的店鋪,主營各種創意小百貨。2017年之前,泡泡瑪特曾連虧三年。2017年,泡泡瑪特登陸新三板,藉助新增“盲盒”業務扭虧為盈。去年12月11日,泡泡瑪特登陸港交所,市值超過千億港元。

市值“爆發”的同時,有關泡泡瑪特的消費類投訴也日益增多。資料顯示,目前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有關泡泡瑪特的投訴接近3400條,主要問題集中於產品瑕疵由此產生的退換貨糾紛。

有投訴者稱,1月20日購買泡泡瑪特SP密林古堡一整套盒,1月30日收貨拆盒發現,裡面12款娃娃中有一半以上存在不同程度上的瑕疵。其中市場溢價最高的熱款血色玫瑰有嚴重瑕疵,要求退換得知需要等到五月才能發貨。

針對此問題,有消費者認為,目前泡泡瑪特大量上新,為推動新品銷售,內部資源向新品傾斜,而對於老款則採取逐漸“淘汰”的策略,不再大量生產,由此導致相關款一直缺貨。

同時,還有消費者投訴了泡泡瑪特下單後遲遲不發貨,或者是直言無貨要求消費者取消訂單的情況。

此前二次銷售已遭質疑

此外,記者注意到,去年12月,泡泡瑪特還曾被曝出產品拆盒後二次銷售,這一現象直接動搖了盲盒的基本理念。

12月23日,有網友釋出影片稱,在泡泡瑪特濟南永珍城店買到了被拆封的盲盒,質疑店員二次銷售,在上面封盒處均有黃色膠水,裡面的標籤甚至出現彎曲摺痕,很明顯有被拆開的痕跡。

後經泡泡瑪特門店監控確認,永珍城內5名員工存在違規操作,自行拆開11個盲盒後選擇想要的款式結賬,其他的則留在貨架上。目前公司方面已與涉事員工解除勞動合同關係,並將涉及商品全部收回處理。

“泡泡瑪特承認二次銷售”的話題也因此登上微博熱搜,有網友評論:“這不是騙騙瑪特嗎?”此外,有媒體報道稱,這並非是泡泡瑪特涉嫌二次出售盲盒的首例。此前就有消費者反映遇上過泡泡瑪特盲盒外包裝被拆開的情況,消費者在北京apm、北京頤堤港等地的泡泡瑪特實體店裡都買到過這樣的產品。

很多消費者分析,私拆盲盒跟收藏熱賣款及隱藏款有關。另有不少消費者表示,願意在機器人商店或者網店買盲盒,原因是實體店的產品遭受暴力捏盒等人工干預的可能性很大。

受此訊息影響,12月28日,泡泡瑪特開盤大跌。針對盲盒監管,記者曾兩次致電泡泡瑪特並向其傳送採訪提綱,但均未獲回覆。

中消協

提醒理性消費

針對近期“爆發”退換貨投訴,記者曾嘗試聯絡泡泡瑪特採訪,並向其官網公示的郵箱中傳送了採訪提綱,但截至發稿尚未得到回覆。

對於消費者如何規避盲盒類消費問題,記者注意到,今年1月26日,中消協曾發文稱,當前有的經營者產品本身並沒有過硬的競爭力,只想著蹭盲盒的營銷熱度;有的經營者將盲盒當做是“清庫存”的工具,贏得了眼前的利益卻丟掉了長遠的口碑。這些行為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也擾亂了市場正常秩序,不利於行業的健康發展。

同時,中消協提醒廣大消費者要有風險防範意識,保持理性的消費理念。中消協建議,要認清風險理性消費,適度消費勿盲目跟風。消費者要認識到盲盒具有不確定性的本質,認清並防範商家過度營銷的套路,拆開盲盒既有可能因高於預期而驚喜,也有可能因低於預期而失望,不能只抱著投機或者中彩票的心理購買盲盒,不應過分沉迷,切勿跟風與攀比,要結合自身經濟能力、消費需求和興趣愛好等,理性消費、量力而行,多一分理智和冷靜,少一分盲目與衝動。

此外,消費時要保留相關憑證,權益受損應依法維權。消費者在購買盲盒時,要儘量選擇信譽高、口碑好、售後服務完善的商家進行交易。

同時,還應注意索要和留存發票等購物票據、經營者廣告宣傳資訊等作為事後維權的憑證。當自身合法權益受損時,要及時與經營者溝通協商,協商不成的可透過向市場監管部門、消協組織投訴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等方式進行維權。(記者黃壽賡實習生夏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