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從古至今與泰山相關的詩歌眾多,總結起來主題卻只有這幾項

2022-06-11由 靜慧的百科知識 發表于 漁業

望嶽是怎樣表現泰山之高的請結合具體

早在先秦時期泰山就進入到詩人的審美領域,《詩經·魯頌·因宮》雲:“泰山岩巖,魯邦所詹。”漢唐以來的關於泰山的詩歌,主要與泰山文化的內涵有關,很少有詩人把泰山作為一個客觀的自然審美客體來看待。泰山最早是新石器時代齊魯先民山嶽崇拜的物件,對泰山的祭祀在商周時期成為區域性國家祀典。秦始皇統一全國之後,在燕齊神仙方士和陰陽家以及儒生的鼓吹之下,封禪泰山成為國家至高無上的祭祀大典,泰山成為應天受命、政治一統、宣揚國威的標誌。秦漢帝王封禪泰山活動的巨大影響,使神仙思想在社會上得到廣泛傳播,泰山成為了昇仙不食之地。

從古至今與泰山相關的詩歌眾多,總結起來主題卻只有這幾項

產生於漢代的泰山鬼神信仰,受到戰國以來陰陽五行和秦漢以來泰山封禪活動的影響,使得泰山作為人死亡之後歸宿的觀念在社會上廣泛流傳。所以泰山文化的主要內涵包含了治鬼、神仙、封禪幾個方面。正由於泰山文化的崇高地位和巨大影響力,使得漢唐以來的詩人在詩歌創作涉及泰山時,總是不可避免地與泰山文化的上述文化內涵相關。詩歌中的泰山意象,要麼是人死亡之後歸宿的象徵,如劉禎《贈五宮中郎將》中“常恐遊岱宗,不復見故人”、鮑照《松柏篇》中“龜齡安可獲,岱宗限己迫”、顧況《傷大理謝少卿》中“空留封禪草,己作岱宗行”等等:要麼把泰山看作求取神仙之地,如李白《遊泰山》六首中以遊仙詩的形式,描寫了在泰山之上巧遇仙人、求仙問藥的歷程。

另外,在漢唐以來的泰山詩歌中即使有對泰山的描繪,也仍然與鬼神、神仙、封禪等相關。如謝道幅《泰山吟》中,描繪了泰山的高峻:“峨峨東嶽高,秀極衝清天”,但是其後“巖中間虛字,寂寞幽以玄”的詩句,仍然擺脫不了泰山作為魂歸之地的壓抑和幽暗色彩。又如陸機《泰山吟》中“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峻極周已遠,層雲鬱冥冥”,在描寫了泰山的高峻雄偉之後,還是把泰山看作是“幽塗延萬鬼,神房集百靈”之地。再如謝靈運《泰山吟》詩z“岱宗秀維嶽,崔奉刺雲天。窄晦既險轍,觸石輒豐綿。登封瘦崇壇,降禪藏肅然。石閣何畸藹,明堂秘靈篇。”前面四句,在讚揚了泰山高峻奇險之後,後面緊接著轉入到漢武帝封禪泰山的肅穆莊嚴。總而言之,漢唐的泰山詩歌基本都與鬼神、神仙、封禪密切相關。

從古至今與泰山相關的詩歌眾多,總結起來主題卻只有這幾項

直到唐代杜甫的《望嶽》,漢唐以來的泰山詩歌的主題才發生了改變,泰山開始作為自然審美的客體存在進入到詩歌創作中。在杜甫之前,吟詠泰山的詩歌較少,在他之後也沒有哪一首詩歌能夠超越。明代莫如忠在《登東郡望嶽樓》詩中感嘆:“齊魯到今青未了,題詩誰繼杜陵人?”把杜甫的《望嶽》詩放在整個泰山詩歌史上來考察,我們就會發現這首詩歌具有重要的意義。

《望嶽》一詩完全脫離了傳統泰山詩歌中鬼神、神仙、封禪的主題,把對自然之泰山的描繪與個人情志相結合,形成了一種新的創作正規化,對後代詩人影響很大。我們翻檢歷代泰山詩歌,以杜甫《望嶽》為界,就會發現《望嶽》之前基本上沒有純粹寫自然之泰山的詩歌,從《望嶽》之後泰山詩歌開始走向了自然審美。從宋元至明清,是泰山詩歌創作繁盛的時期,詩歌創作的主題大都不出杜甫所開創的寫作模式,也沒有能出其右者,可以說杜甫的《望嶽》是所有泰山詩歌中最優秀的作品,不僅被鎊刻於泰山之上,更是被世人千古傳誦。

從古至今與泰山相關的詩歌眾多,總結起來主題卻只有這幾項

下面就具體看一下這首千古名作。詩云: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木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雲,決眺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

據仇兆整《杜詩詳註》註解可知,杜甫此詩作於開元二十四年。杜甫此年下第之後,曾經有一段“忡下考功第,放蕩齊趙間”的生活,這是杜甫第一次齊魯之行時的作品。在這首詩中,在描繪了泰山雄偉高大的同時,也表現了青年杜甫闊大的胸襟抱負和壯志凌雲的氣概。

作為杜甫的名作,歷來名家對之評價甚高,並且評語精當。贅述仇兆輩的註解如下。仇兆整《杜詩詳註》雲:“此望東嶽而作也。是用四層寫意:首聯遠望之色,次聯近望之勢,三聯細望之景,末聯極望之情。上六實敘,下二虛摹。岱宗如何,意中遙想之詞。自齊至魯,其青為了,言嶽之高遠。拔地而起,神秀之所特種。矗天而峙,曉於此判割。二語奇峭。王嗣柬《杜臆》雲:蕩胸句,狀襟懷之浩蕩。決毗句,狀眼界之開空闊。公身在嶽麓,而神遊嶽頂,所云一覽眾山小者,己冥搜而得之矣,非必再登絕頂也。杜句有上因下因之法,蕩胸由於曾雲之生,上二字因下。決毗而見歸鳥處,下三字因上。上因下者,倒句也。下因上者,順句也。末即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意。”。

從古至今與泰山相關的詩歌眾多,總結起來主題卻只有這幾項

杜甫《望嶽》一詩的好處主要是兩個方面。第一,寫景之妙。尤其是“齊魯青未了”句,把泰山的雄偉壯麗一語道盡。清代沈德潛《唐詩別裁集》評曰這五個字“己盡泰山”,施補華《艦情說詩》說:“齊魯青未了’五字,囊括數千裡,可謂雄闊。”第二,杜甫能把寫景與個人情志相結合,借景抒懷,達到景與情的交融。當詩人仰望泰山之時,心情激盪不己,對泰山頂峰的嚮往油然而生,相信自己終有一天“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泰山的崇高和偉大不僅僅只是自然的高度,也是泰山文化的高度,所以作者的這種嚮往就具有了雙重的含義。對於此時下第失意的杜甫而言,面對人生的挫折失敗,他表現出越挫愈勇的勇氣,自信自己將來終有一天能夠登上泰山的峰頂,實現人生的抱負理想。

杜甫的心胸氣概在這首詩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浦起龍《讀杜心解》評之雲:“杜子心胸氣魄,於斯可觀。取為壓卷,屹然作鎮。”《唐宋詩醇》卷九也說“四十字氣勢,欲與岱嶽爭雄。”杜甫詩中蘊含的這種勇於攀登、積極進取的精神,為後人所稱譽,同時也是《望嶽》一詩在整個泰山詩史上佔據首屈一指地位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