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小小生薑益處多,“這樣吃”才最有營養

2022-05-17由 PSM藥盾公益 發表于 漁業

炮姜功效與作用的功效與作用是什麼

作者:深圳市寶安純中醫治療醫院 黃曉怡

古人云:“十月生薑小人參”;“早吃三片姜,賽過喝參湯”的民間諺語,亦有“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民間流傳,孔子在其《論語·鄉黨 》中也記載“不撤姜食,不多食”意思是說孔子有常吃生薑的習慣,但適量食用,不多吃。可見生薑在古代就被人們用作養生食物,預防保健,強身健體。

小小生薑益處多,“這樣吃”才最有營養

生薑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最常見不過了,在南方,一年就要被吃掉上億噸的生薑,在北方,生薑也是醃製品的主要食材,小小的生薑它不僅僅是一味調味品,也是一種可單一食用的蔬菜,但很少有人知道,生薑也是一味重要的中藥材。生薑不僅能以自身清香氣味祛除食物腥味,增加菜餚風味,作為中藥材,生薑也是一味具有健脾胃、溫中止痛的良藥。

小小生薑益處多,“這樣吃”才最有營養

功效主治

生薑具有解表散寒、溫中止嘔、化痰止咳、解魚蟹毒的功效,用於治療風寒感冒、胃寒嘔吐、寒痰咳嗽等效果顯著。

此外,生薑還可以解半夏、天南星、烏頭及魚蟹之毒。

臨床配伍多用於藥引,常與桂枝、麻黃、防風等同用以增強發汗解表的藥效。與半夏、高良薑、胡椒等同用以增強溫中止嘔、散寒止痛的藥效。

值得注意區分的是:

作為同一品種的另兩種藥材“乾薑”和“炮姜”其藥性和生薑大有不同。

特徵

乾薑是由新鮮生薑除去雜質後,略泡,洗淨、潤透、切厚片或塊再幹燥而得。

炮姜是由乾薑照炒法用砂燙至鼓起,直至表面棕褐色為止。

生薑行散的力量更強,乾薑溫熱的性質更明顯,而炮姜則擅長止血止痛。

功效

乾薑的功效是溫中散寒、回陽通脈、溫肺化飲、臨床多用於治療脘腹冷痛、嘔吐洩瀉、肢冷脈微、寒飲喘咳,為溫暖中焦的主藥。

炮姜的功效為溫經止痛、止血,臨床多用於治療陽虛失血、吐衄崩漏、健胃虛寒。

因此,在日常應用生薑、乾薑和炮姜的時候要學會區分,否則影響藥效。

小小生薑益處多,“這樣吃”才最有營養

乾薑

小小生薑益處多,“這樣吃”才最有營養

炮姜

現代研究

生薑含揮發油,主要為姜醇、a-姜烯、β-水芹烯、檸檬醛、芳香醇、甲基庚烯酮、壬醛、α一龍腦等,辣味成分為薑辣素。

生薑能促進消化液分泌,保護胃粘膜,具有抗潰瘍、保肝、利膽、解熱、抗菌、鎮痛、鎮吐作用。其醇提物能興奮血管運動中樞、呼吸中樞、心臟。

臨床應用

1、真武湯

生薑三兩、茯苓三兩、芍藥三兩、白朮二兩、附片一枚。水煎服。

主治脾腎陽虛、水溼泛溢、畏寒肢冷。

2、桂枝湯

生薑三兩,、桂枝三兩、芍藥三兩、炙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水煎服,趁熱一飲而盡隨後服用熱粥水以助藥力,微微出汗為佳。

主治外感風寒表溼證、惡風發熱、汗出頭痛、苔白不渴、脈浮緩或浮弱。

3、小柴胡湯

生薑三兩、柴胡半斤、黃芩三兩、人參三兩、炙甘草三兩、半夏半升、大棗12枚。水煎溫服。

主治傷寒少陽、往來寒熱、心煩喜嘔、食慾不振、口苦、咽乾、目眩、舌苔薄白。

養生食療方

1、薑汁牛奶

原料:薑汁1湯匙、鮮奶200毫升、紅糖適量。

製法:將三者混勻,隔水燉熟飲用。

功效:

夏季長時間在有空調的場所,容易受涼而引起胃腸功能的紊亂,可喝薑汁牛奶調理腸胃。

2、生薑紅糖茶

原料:生薑10克、紅糖15克

製法:將生薑洗淨、切絲,用開水泡5分鐘,文火熬2~3分鐘,加紅糖調溶即可飲用。

功效:

受涼引起風寒感冒,可趁熱喝上一碗紅糖薑湯,有助於散寒解表。女性經期腹痛也可適量飲用,可驅寒溫體緩解疼痛。

3、羊肉生薑煲

原料:羊腿肉適量、不去皮生薑300克。

功效:

羊肉性熱,溫陽取暖,是滋補佳品,姜驅寒保暖,同食可治腹痛、胃寒。

4、生薑茶

原料:生薑10片、茶葉7克。

製法:煎水趁熱飲服。

功效:

能發汗解表、祛風寒、溫肺止咳。

5、生薑蜂蜜水

原料:生薑100克、蜂蜜2湯匙。

製法:生薑溫水榨汁後兌入蜂蜜,餐後晨服。

功效:

能增強體質、美容養顏、潤腸通便、緩解醉酒(孕婦嬰兒不宜服用)。

注意事項

1、

生薑在細菌作用下可發酵腐爛,產生黃樟素物質,能誘發食道癌、肝癌,對人體健康有嚴重危害,故腐爛的生薑不能吃。

2、

生薑性辛溫,屬熱性食物,一次不要多吃,以3~5片為宜;陰虛的人(表現為手腳心發熱、經常口乾、眼乾、面板幹)不宜吃薑;糖尿病患者不宜喝紅糖薑湯。

審稿專家:廣東省第二中醫院 張誠光、武漢市中西醫結合醫院 胡松

以上為“藥品安全合作聯盟”志願者的原創作品,如若轉載請註明作者和來源!

【藥盾公益】

以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中國藥學會,中華醫學會等共同發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組織——PSM藥盾公益(公眾號:PSMChina),廣匯資源,凝聚力量,促進公眾用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