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南通崇川虹橋街道:老小區植樹補綠 打造家門口的“口袋花園”

2022-04-20由 揚子晚報 發表于 漁業

紅葉石楠適合種家門口嗎

南通崇川虹橋街道:老小區植樹補綠 打造家門口的“口袋花園”

春日遲遲,萬物復甦,通城大地煥發出新的生機。又到一年植樹節,3月9日上午,南通虹橋街道開設黨員冬訓“草坪課堂”,邀請轄區青年黨員、青少年、退役軍人等積極參與植樹補綠活動。

此次植樹補綠選在老小區二期改造的虹橋新村主入口,大家合力把院牆外的荒蕪空地清理乾淨,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挖坑、扶苗、填土、澆水,將購置的“桂花樹、紅葉石楠、臘梅樹”等數十餘株小樹苗順利“點綴”填充,讓原本乏味空缺的草地“亮”起來。隨後,大家紛紛認領了栽種樹苗的後續養護工作,並掛上“護綠標識牌”,以實際行動為老小區的環境營造貢獻力量。

“種下一棵樹苗,就是種下新的希望。自從老小區升級改造後,各種基礎設施配套升級,加上咱們植樹補綠,家門口的閒置空地不再是個別人的私有菜地,搖身一變成別緻的‘口袋花園’,真讓人神清氣爽!”虹橋新村業主委員會主任金國甫口中的“口袋花園”點綴在新村各處,總計面積不足200平方米,成為周圍住戶的“心尖尖”。

南通崇川虹橋街道:老小區植樹補綠 打造家門口的“口袋花園”

從2020年起,虹橋新村啟動老小區改造工程,透過“填補式”改造推進老新村面貌“煥然一新”。兩年以來,虹橋街道虹東社群黨委透過探索打造“紅色物業”,依託“虹心巷尚”管家團,透過“業委會統籌添置花材+黨員志願者認養花園角”模式,成功打造了虹橋東村21幢、虹橋新村101幢兩處群眾高度參與的“口袋花園”後,在紅色物業的民主自治下,已然成為老新村內備受關注的打卡“新地標”。管家團也在不斷積累中,總結出一套成熟可複製的移動“補綠”新模式。

口袋公園也稱袖珍公園,指規模很小的城市開放空間,常呈斑塊狀散落或隱藏在城市結構中,為當地居民服務。“‘口袋花園’改造計劃在“虹心巷尚”專案的支援下,持續開展3年之久,社群黨委突出網格化治理社會協同,透過紅色物業進駐老舊新村,以業主委員會帶頭、網格長協管方式‘雙管齊下’,系統開啟‘虹管家’自治新篇章。下一步,我們會繼續把新村內的碎片空間化零為整,融入黨建新元素,升級完善‘後老小區改造時代’下的宜居新面貌。”虹東社群黨委書記黃瑩瑩表示。

通訊員 餘佳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