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對蝦“紅體”頻出!究竟是什麼原因?如何預防秋季對蝦紅體病?

2022-03-30由 體驗設計風尚 發表于 漁業

胰臟功能不好有何症狀

秋冬換季之際,養蝦至中茬晚季,對蝦白斑病紅體病頻發,從歷年來爆發這兩種疾病的流行情況來看,流行季節主要集中在早春、春夏交替、夏秋交替和秋冬時分。究其原因,是由於換季之際,氣候變化莫測,溫差變化大,風向不定,這種變化持續時間長,致使養蝦水體的理化因子發生急劇變化,從而造成對蝦的強應激致使病毒爆發,造成大面積排塘。所以霜降過後,進入秋冬換季之際大家一定要把紅體這種疾病的預防工做好做到位。

“紅體”是南美白對蝦對環境不適或疾病產生的一種顯著生理現象,蝦體變紅的基礎是蝦體內的色素細胞,在正常情況下,紅色元素存在於色素細胞內,是以一種色素前體的形式存在,在遇到刺激(感染細菌、病毒等病原體、水質惡化、亞硝酸鹽中毒、硫化氫中毒、氨氮中毒、缺氧、高溫、暴雨等)時,色素細胞內發生一系列反應,色素前體轉變成色素,並因色素擴大而使整個色素細胞變化。

對蝦“紅體”頻出!究竟是什麼原因?如何預防秋季對蝦紅體病?

當刺激因素持續而強烈時,整個色素細胞發生崩解,大量紅色素釋放,使整個組織變紅,從而出現紅體症狀。然而一些養殖者碰到這種情況後,往往都只將其看作“桃拉病”而採用一些相應的治療措施導致大量的對蝦死亡。由於沒有準確對症下藥,嚴重影響及貽誤了治療時機,造成很大經濟損失。實際上在南美白對蝦發生病毒性的桃拉病、白斑病、副溶血弧菌性的紅腿病、亞硝酸中毒、環境因子突變等情況下,白對蝦在外觀上都可表現紅體現象。養殖過程中的各個階段均可發病。引起“紅體”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由應激反應引起的應激性紅體、細菌感染引起的細菌性紅體以及由病毒引起的病毒性紅體。由於引起南美白對蝦“紅體”的病因不同,在生產實踐中,必須對發生“紅體”的南美白對蝦發病病因準確判斷和鑑別,才能給出針對性的處理措施。

對蝦紅體病的特點

1、紅體是一個有很明顯季節性高發的病毒性傳染病,主發於秋後和春天之間。

2、水質系統不好如缺氧、亞硝酸鹽升高等時,紅體比較高發。

3、經口傳播。

紅體傳播途徑及預防

1、紅體的傳播途徑

紅體是經過口傳播的疾病,也就是說:健康的蝦是由於攝食了攜帶相關病毒的蝦或者其他食品而感染上這些疾病的。所以紅體的流行往往是捕食能力強的大蝦先出問題,這一點是紅體和其他疾病區別的一個明顯表現。

2、怎麼預防紅體的傳播

紅體傳播的預防和其他生物流行病的預防沒有任何區別,就是:切斷病原體加入健康蝦體內的途徑。但是由於紅體是經口傳播的病毒性疾病,所以傳統的水體消毒,降低水體細菌總數的方法就行不通了,必須採取相應的方法才能夠有所控制。

對蝦“紅體”頻出!究竟是什麼原因?如何預防秋季對蝦紅體病?

一、病毒病導致的紅體現象

桃拉病病原是桃拉病毒(TSV),桃拉病的紅體現象早期症狀表現為:對蝦群體常出現環遊現象,蝦體無明顯改變,僅尾扇出現藍色斑點或有少量微小的白色斑點;肉眼分不出肝臟和心臟(正常對蝦肉眼可分清肝臟和心臟),只能看出肝胰臟腫大或變淡紅色;病蝦體色呈茶紅色,甲殼變軟,與肌肉易分離,有時出現不規則黑斑,遊動緩慢,肝胰腺和腸道紅腫,撈離水後立即死亡。一般來講,幼蝦感染桃拉病毒後,出現急性死亡導致排塘,成蝦死亡速度則相對較緩。感染該病後2天-3天食慾猛增,大觸鬚變紅,肌肉容易變渾濁。後期症狀為:紅須、紅尾、殼軟(與剛蛻殼的軟皮蝦的區別是:這種病蝦的額角仍然是硬的),體色變成茶紅色,病蝦不吃食或少量吃食,在水面緩慢遊動,撈離水後死亡。病蝦甲殼變軟,與肌肉易分離,久病不愈的病蝦甲殼上有不規則的黑斑,肝胰臟腫大變白或糜爛,腸道紅腫。桃拉病的發生受水環境的變化影響很大。患病的蝦大部分死於蛻殼期,幼蝦急性死亡,成蝦慢性死亡。

預防措施:

①放養健康種苗,根據自身養殖條件和技術熟練程度選擇合理的放苗量。

②放養前徹底清塘;在整個養殖階段,尤其在蝦苗放養1個月後,每隔7~10天用“高活性芽孢桿菌”、“紅螺壯”、“紅益生”、“聚能菌素”水體潑灑池塘,控制水質;在疾病流行季節,每隔10天左右用“鉑立康溶液”全池潑灑一次。

③發病後,用“黃連康”全池拋灑,連用2天,隔兩天再用“噬菌蛭弧菌凍乾粉”全池潑灑,之後用“紅螺壯”或“紅益生”全池潑灑1次,同時在飼料中新增“白便白斑寧”、“穩定型VC”及“複合免疫多糖”,連續投餵5~7天,每天投餵2次。

二、細菌性紅體現象

細菌性紅體多由副溶血弧菌和白斑桿狀病毒(WSSBV)等引起的,病蝦副肢變紅,嚴重時全身呈淡紅色,一般在池邊緩慢遊動,有的在水中旋轉或上下垂直遊動,反應遲鈍,不攝食,通常在幾天內便可發生大量死亡。

游泳足特別明顯,步足、尾扇也呈紅色,頭胸甲的鰓區呈淡黃色,嚴重時全身呈淡紅色。病蝦一般在池邊緩慢遊動,有的在水中旋轉或上下垂直遊動,反應遲鈍,不攝食,不久後死亡。此病症主要表現為附肢變紅,特別是游泳足最為明顯,習慣上也稱之為“紅腿病”。病蝦活動力減弱,在池邊,水面緩慢流動或沉底不動,有時作旋轉游動或垂直遊動,反應遲鈍,食減退或停食。病蝦的鰓呈淡黃色,殼變硬,肝胰臟變異不明顯,機體無黑斑症狀。

此病多發生在高溫多雨季節,尤其在常年養殖的池塘,清淤、消毒不徹底、池水交換不良的情況下極易發生。弧菌性紅體的發生也會受到水中各種理化因子變化的影響,在氣溫比較高且變化無常,降雨量較多雨季,水中各種理化因子(水溫、鹽度、pH值等)變化較頻繁時,此病發生機率較高。

對蝦“紅體”頻出!究竟是什麼原因?如何預防秋季對蝦紅體病?

防治措施:

1、放養前徹底清塘,高溫、多雨季節定期施用“紅螺壯”,每隔10天用“鉑立康泡騰碘”、“鉑源盾-水盾”等全池潑灑。

2、暴雨後,適當利用“噬菌蛭弧菌凍乾粉”或“噬菌肽”等保持水體的穩定性,減少對蝦的應激反應。

3、發病後第一天用“鉑立康泡騰碘”全池潑

,第二天全池潑灑“黃連康”,潑灑後開動增氧機,之後使用“高活性芽孢桿菌”和“水維康” 淨化水質,投餵藥餌,每千克飼料新增“血立止”、“肝血通”、“複合免疫多糖”,每天早晚兩次投餵。連服5天。

三、應激性紅體現象

當水環境中各種理化因子突變(尤其是水溫、鹽度、pH值、氨氮、亞硝酸氮、硫化氫等)時,白對蝦表現為觸鬚變紅、尾扇的尖部變紅,有時人為捕撈、施藥等工作也會使其觸鬚及尾扇甚至附肢變紅。

但內臟正常,體表無變化,採食量正常或輕微減少,但無空腸空胃等發病症狀,也無偷死發生。

這是白對蝦為適應其變化而表現出的普遍現象,稱之為“應激性紅體現象”,這一現象將在短時間內隨著水溫、鹽度等因子的穩定而消失。但在應激期間,白對蝦的抗病能力急劇下降,此時很容易被細菌、病毒等敵害生物侵襲,使其繼發成細菌性、病毒性等疾病。應激性紅體在整個養殖期間都可發生。常發生在氣溫突變、暴雨之後,或消毒劑使用過量及大量排換水之後等,一般常發生於高溫多雨的夏季和颱風暴雨時候。蝦池排換水時不能一次換太多,最多不要超過10%,以防溫差、鹽度差和pH值差過大引起對蝦的應激反應。

處理建議:

在養殖過程中發生的應激性紅體主要是極端天氣導致的養殖水體環境的劇烈變化引發的,可採取以下應對措施。

預防措施:

1、長期使用“聚能菌素”、“活水益生素”、“水維康”等微生態製劑,保持水體穩定。在暴雨、高溫等天氣時,拌餌新增“複合VC應激靈”、“免疫促長素”、“複合免疫多糖”等,增強蝦體的免疫力和抗應激能力。

2、暴雨前加深水位,雨後排掉表層淡水,開動增氧機攪拌分層水和向水體增氧,並施用微生態製劑調節水質。

3、每次排換水量不要超過總水量的10%,防止水溫、鹽度、pH值等變化過大。

4、各種理化因子變化之後,使用一些無刺激性的藥物,如“鉑立康”等,適當用藥防病。

對蝦“紅體”頻出!究竟是什麼原因?如何預防秋季對蝦紅體病?

四、亞硝酸鹽中毒導致紅體

養殖中後期,水體亞硝酸鹽含量過高引起對蝦中毒,病蝦大多出現斷須、軟殼,夜間蝦體發紅,腸道彎曲、積水,遊動緩慢,不攝食。

主要發生在水質渾濁、透明度小、池底汙染嚴重的池塘,一般剛蛻殼的蝦較易中毒,因此蛻殼高峰期為危險期,特別是高密度養殖的高位池及精養池。

由於放養密度高,蝦的排洩物、殘餌量增加,常造成池水水質指標嚴重超標。

一般亞硝酸氮超過0。6毫克/升時出現慢性中毒,超過1。5毫克/升時出現急性中毒。

同時氨氮含量過高會抑制亞硝酸鹽向硝酸鹽的轉化,從而使亞硝酸鹽積累並加重其毒性。

症狀:蝦不攝食、遊動緩慢、彈跳無力,觸鬚、尾扇、游泳足發紅,蝦體微紅。多數蝦先在池塘表面緩慢遊動,繼而轉入中下層水體,最後靜伏池底而死,臨死時體色逐漸變成青紫色繼而呈灰白色,中毒不深的蝦撈起後放入乾淨水中並充氣增氧,病症會慢慢好轉。一般剛蛻殼的軟殼蝦較易中毒,蛻殼高峰期常出現急性死亡現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

,敬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