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列子的智慧

2022-03-23由 和光同塵梅子 發表于 漁業

才華橫溢開過什麼動物

據傳,老子當年出函谷關時,時任守令關尹子晨起,看見有紫氣自東而來,便知有聖賢出現,果然就看見騎著大青牛悠然而來的老子。

關尹子以沒有通關文牒為由,軟硬兼施留下老子,讓他寫下五千言,方可出關,這老頭也著實實誠,老老實實留下五千言,便雲遊四方去了。

列子的智慧

這五千言便是老子留下來的

《老子》

,繼承並傳下這五千言的便是

關尹子

關尹子有個學生叫壺子,相當了得。

壺子有個學生更加了得,就是

列子

,列子的學生就是那個赫赫有名的道家代表人物

莊子

好,理清了這凡爾賽的師徒順序,我們接著說列子。

列子,姓列,名禦寇,戰國時期鄭國人,道家代表人物,著有《列子》八篇

列子的智慧

道家子書有三經,分別是《老子》《莊子》《列子》。

列子所著的《列子》共八篇,《說符》是最後一篇,有大量的故事引用,也有列子自己的人生經歷和體會,《說符》,顧名思義,就是指說話,每個人都是從說話開始,這裡面有著怎樣的妙處呢。

我們先來看《說符》之:

謹言慎行

文章開篇就是列子在向老師壺子請教問題:“老師,怎樣持身啊?”,持身,就是立身處世。

老師告訴他說你要持身就要先看看身後有什麼。

有什麼呢?列子回身看了看身後,只有自己的影子,一頭霧水,於是求老師明示。

老師說,你站直,或者彎腰,看看有什麼變化?

果然,“形枉則影曲,形直則影正”,列子恍然大悟,說道:“老師,我懂了,影子的本身沒有作用,完全在於身體地變動。”

老師滿意地點點頭說: “子知持後,則可言持身。”

做任何事情,說任何話,都要考慮到後果,這個後果,就是影子,身正了,影子自然不會斜。

影子,自己不會經常回頭去看,但是,別人能看到。

接著,師爺關尹子(

羨慕啊,有這樣的師父和師爺,何愁不成才

)也語重心長的說到:說好話,影響也大也好,說不好的話,也會有很壞的影響。別人會看不起你,同時,也會有人被壞話影響,說話是這樣的,做事情也是如此。

因此,一定要“慎而言,將有和之;慎而行,將有隨之。”

這就是《列子》說的“知持後才可以言持身,要”“

慎而言,慎而行

”。

生活中也是如此。

很多父母會因為孩子的不聽話而苦惱,苦惱之前,能不能想想問題的根源在哪裡呢?會不會因為自己的“影子”不夠直,而誤導了孩子呢?

前幾年很火的一部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盛家六姑娘明蘭從小跟著正直睿智的祖母長大,耳濡目染的自是端莊得體。而四姑娘墨蘭從小嬌生慣養,其母林小娘心術不正,長大後的墨蘭自然處處心機,後來落得個眾叛親離。

父母本身的言行是否得當,不聽話的孩子,必定是有不聽話的緣由,孔子也說過,齊家的根本在於管好自己,身教大於言傳。

也有人會為自己沒有知心的朋友而沮喪,如果願意自省,做到謹言慎行,以誠相待,必然會“德不孤,必有鄰”。

常常回頭看看自己的影子,時時提醒自己要“持後”,考慮後果,自然便可立身處世了。

接下來,我們來看第二個故事:

列子學射

列子的智慧

列子學習射箭,認真刻苦,終於練到箭無虛發,於是開心地跑去告訴師爺關尹子。

師爺問他,

每一箭都能射中,你知不知道是什麼原因?

列子有點懵,說”弗知也”。

關尹子說,那不行,回去吧。

於是列子又練了三年,然後恭恭敬敬的來找師爺報告戰況。

師爺問他,現在知道了嗎?“列子曰:知之矣”,我知道了。

關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那你既然懂了,就行了,去吧。

這故事講了半天,也沒明白講出來列子懂什麼了,而關尹子又想說什麼呢?

這就是古人的教育方法,孔子曾說,教學的重點在於“不憤不啟,不悱不發”,重在啟發,

不是給學生掰開揉碎著講,灌下去的是別人的智慧,有什麼用,他自己有所體會才最重要。

古人講究“參悟”,就是靠自己去思考研究懂得,列子學射,前幾年學的是“技術”,外在的東西,會受很多客觀環境的影響。

後面悟的是“心態”,心要定下來了,那就什麼都不是事了。

所以,關尹子一句“守而勿失也”,就是教育精華了,守住你的心,定下來,就可以了。

其實,萬事同比一理。

有的人學了很多的知識和手藝,原指望一技在身一世無憂了,但可能一次失戀,或是一次挫敗都能讓他生無可戀,甚至於自殘、自暴、自棄。

北大才子吳謝宇弒母一案,讓世人為之震驚,據他說,弒母動機竟然是看到媽媽的日記,日記中的媽媽很累,有厭世情緒,於是就幫媽媽了結此生了,由此可見,內心的狹隘和冷酷是多麼可怕。

而內心安定的人在風雨中也能巋然不動,穩如泰山,不管遇到了什麼事情,個人或是親人,相信他們都有能力完滿解決,因為勇者無畏,而勇者,不是外表的強悍,而是內心強大的人。

那就讓我們一起“守而勿失”,守住內心的安定,勿失勿忘。

得時與失時

列子的智慧

魯國施氏有兩個兒子,一個學問好,一個軍事學好,兩個兒子分別跑到齊國和楚國做事,都受到了極好的待遇。

他們的鄰居孟氏也有兩個兒子,其才能與施氏兩子無異,於是他們認真

請教了施氏弟兄求職的方法和過程,施氏兄弟也一五一十地講給他們聽。

取完經之後的孟氏弟兄便躊躇滿志的出世去了。

一個去了秦國講仁義,結果被好鬥的秦王厭惡,施以宮刑。

一個去了衛國獻策攻打之術,衛王驚恐,言衛國實力小,巴結大國都來不及,你老兄這一番攻略,豈不是要我國破家亡啊。因為擔心他為別國所用,還砍了他的雙腿,才放他回家。

你看,同樣的家世,學識,結果為何如此不同呢!

孟家老爹帶了兩個兒子來施家要說法,施家爹爹給他們講了這樣一番道理:

“得時者昌,失時者亡”。時間不對就沒有機會,眼光不對,機會就把握不好,秦王殘暴,你去對他講仁義,豈不是找死。衛王孱弱,你卻同他去講打仗,他如何不惱。

並不是說你們學問不好,只是這學問也要用對了時機才好啊,不然反而會被學問所害。

最重要的,“天下理無常是,事無常非”,天下的是非沒有一定的,有時候在某個環境裡它是對的,反之,它又是錯的。

施氏二子,學問好的那個兒子,去齊國講仁義道德,齊國國強民富,正是積極開展精神文明建設的時候,當然會看重學問好的施家公子了。

另一個兒子,軍事理論強,去到楚國,楚國一直就有稱霸天下的野心,自然對軍事人才青睞有加。

這個故事教育我們,當然這也是道家的教育原則,即“

投隙抵時,應事無方,屬乎智

”。

意思是:所有的事情,都會有一個空隙,也叫時機,你要把握這個時機,因為世上的事,沒有一定的方法和方向,會根據時事去做事,才是智慧啊。

智慧不同於聰明,聰明是後天培養,聽力好反應快,就能成為聰明人。

智慧卻是心靈的成長,比如前面說到的列子學射,頭三年,夠聰明,可以學到箭無虛發,再三年,才可以心有定力,獲得智慧的力量。

關於教化

列子的智慧

晉國有一段時期,特別亂,偷盜成災,官府都抓不過來了,有一個叫郄雍的人,很厲害,只一眼就能看出對方是否是小偷,包括在哪兒作了什麼案子都能看出來。

晉候非常開心,對趙文子說,只要咱們國家有這個人,就可以天下太平了,以後可以連警察都不用了。

趙文子急得連連跺腳,說萬萬不可,靠人來抓盜賊,是抓不完的,而且,郄雍自己也會有災禍。

果然,沒過多久,一群匪寇為除後患,把郄雍殺了。

候很

驚恐,把趙文子找來說,你說的很準啊,那現在怎麼辦呢?

趙文子說,周朝時期傳下來的一句話是“察見淵魚者不祥,智料隱匿者有殃”。

意思是眼睛太好了,好到池裡有幾條魚都知道,那是很不吉祥的,這個人必定有凶事。

為什麼呢?是因為精神過於外露了,福報就差了,人就是人,他不是神,是人就應該有人的樣子,你說池裡有幾條魚,在哪兒藏著,你都知道,然後讓人把魚抓完,這不是超出了人的能力了嗎,那你還能活嗎?

“智料者”就是特別聰明的人,沒看到地事情都能判斷出來,從自身而言,精明過了,從別人那個角度說,你這麼聰明,人能讓你活著礙事嗎?自然就會有災殃啊!

這一番話說的晉候連連點頭,然後又請教趙文子,那現在國家這麼亂,抓賊英雄又沒了,該怎麼辦呢?

文子又接著說,一個國家,不是在於如何治,而在於如何防,要“舉賢而任之”。

要社會安定有序,需要教育文化的力量,國家要重視賢能的人,形成良好的風氣,讓國人有羞恥心,就可以了。

後來,晉候啟用了一個道德高尚且很有能力的人來管理國家,沒過多久,冥頑不化的壞人都跑到鄰國嚯嚯去了,晉國的國民受到了很好的教化,使“教明於上,化行天下”的政策得到很好的施行。

家庭也是這樣,有一個好的家庭風氣,孩子自然就會健康成長,而不是說發現問題了,才去解決,那就很難了。

這幾個故事,從個人修為、生活能力、國家管理等方面,說明了入世的法則和人生的哲理。

人生在世多風險,故而要慎言慎行,以防一步錯步步錯;

透過列子學射我們懂得,人要注重內心的修為,才能面對人生諸多變數;

我們一生都在尋找機遇,這就要求我們不能盲從,而是

“投隙抵時”

抓住時機,以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最後一個故事是說給管理者聽的,不管你是國家的要員,還是單位的領導,或是家長,如何管理好國家,職員,家庭成員,都要有防大於治的理念,才能防患於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