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中草藥的效能(四氣五味、歸經、升降浮沉)

2022-03-10由 Zack8 發表于 漁業

胡荽籽怎麼讀

中草藥的效能

中草藥品種眾多,每一種藥物都有一定的適應範圍,例如紫蘇可以治療感冒,大黃可以治療便秘,蒲公英可以治療熱癤、疔瘡,黃耆可以治療氣虛……,不同的病症就需要選用不同的中草藥來治療,這就是因為它們各自具備特有的效能。

中草藥的效能,可以從多方面來認識,疾病有寒性、熱性的區別,藥性也有寒、熱的不同;病勢有向上向下、在表在裡的差異,藥性也有升、浮、沉、降的區別;疾病發生部位在各個臟腑經絡不同,藥性也有歸入某經的區分……等等。

認識藥物的效能,並不是某一個人在某一時期“天才”地發現的。它是我國廣大勞動人民在長期與疾病作鬥爭的過程中,逐漸積累了藥物治病的豐富經驗,並把它上升為理論的結果。這些理論,雖然還有待於進一步研究、提高,但長期以來,對中醫用藥曾起著一定的指導作用。因此,中醫治療疾病,除了必須對病員的病情作出正確的診斷以外,還必須較為熟練地掌握中草藥的效能,才能正確座用於臨床。

一、四氣五味

四氣五味,就是藥物的性味,代表藥物的藥性和滋味兩個方面。其中的“性”又稱為“氣”,是古代通用、沿襲至今的名詞,所以四氣也就是四性。性和味的作用,既有區別,又有聯絡。

四氣,就是寒、熱、溫、涼四種藥性。寒涼和溫熱是對立的兩種藥性;寒和涼之間、熱和溫之間,是程度上的不同,也就是說藥性相同,但在程度上有差別,溫次於熱、涼次於寒。

藥性的寒、熱、溫、涼,是藥物作用於人體發生的反應歸納出來的,例如,感受風寒、怕冷發熱、流清涕、小便清長、舌苔白,這是寒的症狀,這時用紫蘇、生薑煎了湯飲服後,可以使病員發一些汗,就能消除上列症狀,說明紫蘇、生薑的藥性是溫熱的。如果生了療瘡、熱療、區域性紅腫疼痛,甚至小便黃色、舌苔發黃,或有發熱,這就是熱的症狀,這時用金銀花、菊花來治療,可以得到治癒,說明金銀花、菊花的藥性是寒涼的。

中草藥的藥性,透過長時期的臨床實踐,絕大多數已為人們所掌握,如果我們熟悉了各種藥物的藥性,就可以根據“療寒以熱藥、療熱以寒藥”和“熱者寒之、寒者熱之”的治療原則針對病情適當應用了。一般是,寒涼藥,大多具有清熱、瀉火、解毒等作用,常用來治療熱性病症。溫熱藥,大多具有溫中、助陽、散寒等作用,常用來治療寒性病症。此外,還有一些藥物的藥性較為平和,稱為“平”性。由於平性藥沒有寒涼藥或溫熱藥的作用來得顯著,所以在實際上雖有寒、熱、溫、涼、平五氣,而一般仍稱為四氣。

五味,就是辛、甘、酸、苦、鹹五種不同的滋味。它主要是由味覺器官辨別出來的,或是根據臨床治療中反映出來的效果而確定的。各種滋味的作用如下:

(一)辛有發散、行氣或潤養等作用。一般發汗的藥物與行氣的藥物,大多數有辛味;某些補養的藥物,也有辛味。

(二)甘有滋補、和中或緩急的作用。一般滋補性的藥物及調和藥性的藥物,大多數有甘味。

(三)酸有收斂、固澀等作用。一般帶有酸味的藥物,大都具有止汗、止渴等作用。

(四)苦有瀉火、燥溼、通洩、下降等作用。一般具有清熱、燥溼、瀉下和降逆作用的藥物,大多數有苦味。

(五)鹹有軟堅、散結或瀉下等作用。一般能消散結塊的藥物和一部分瀉下通便的藥物,帶有鹹味。

在五味以外,還有淡味、澀味,它們的意義和作用是這樣的:

(一)淡就是淡而無味,有滲溼、利尿作用。一般能夠滲利水溼、通利小便的藥物,大多數是淡味。

(二)澀有收斂止汗、固精、止瀉及止血等作用。

由於淡味,沒有特殊的滋味,所以一般將它和甘味並列,稱“淡附於甘”;同時,澀味的作用和酸味的作用相同,因此,雖然有七種滋味,但習慣上仍稱“五味。

氣和味的關係是非常密切的,每一種藥物既具有一定的氣,又具有一定的味。由於氣有氣的作用,味有味的作用,必須將氣和味的作用綜合起來看待,例如,紫蘇性味辛溫,辛能發散,溫能散寒,所以可知紫蘇的主要作用是發散風寒;蘆根性味甘寒,甘能生津,寒能清熱,所以可知蘆根的主要作用是清熱生津……等。

一般說,性味相同的藥物,其主要作用也大致相同;性味不同的藥物,功效也就有所區別;性同味不同、或味同性不同的藥物在功效上也有共同之處和不同之點。例如,同樣是寒性藥,若味不相同,或為苦寒,或為辛寒,其作用就有所差異,如黃連苦寒、可以清熱燥溼,浮萍辛寒、可以疏解風熱;同樣是甘味藥,但氣有所不同,或為甘溫,或為甘寒,其作用也不一樣,如黃耆甘溫、可以補氣,蘆根甘寒、能清熱生津。所以,在辨識藥性時,不能把藥物的氣與味孤立起來。

在臨床具體應用時,一般都是既用其氣、又用其味的,而在特殊應用的時候,配合其它藥物,則或用其氣,或用其味。

【文獻摘錄】

《珍珠囊》:「辛主散、酸主收、甘主緩,苦主堅、鹹主軟;辛能散結潤燥、致津液、通氣,酸能收緩斂散,甘能緩急調中,苦能燥溼堅欽,鹹能軟堅,淡能利竅。」

《用藥法象》:「夫藥有溫涼寒熱之氣,辛甘淡酸苦鹹之味也。。。。一物之內,氣味兼有;一藥之中,理性具焉。或氣一而味殊,或味同而氣異。。。。。」

《景嶽全書》:「藥以治病,因毒為能,所謂毒藥,是以氣味之有偏也。蓋氣味之正者,穀食之屬是也,所以養人之正氣;氣味之偏者,藥餌之屬是也,所以去人之邪氣。其為故也,正以人之為病,病在陰陽偏勝耳。」

《本草綱目》:「寇氏言寒熱溫涼是性,香臭腥躁是氣。。。。但自素問以來,只以氣味言。。。。。。」

《中醫名詞術語選釋》:「近人認為藥物味道的不同,與所含的化學成分有關,如味辛的多含揮發油,味酸的多含有機酸,味甘的多含糖類,味音的則可能含生物鹼,甘類或苦味質等。」

二、歸經

歸經,就是藥物對於人體某些臟腑、經絡有著特殊的作用。例如,龍膽草能歸膽經,說明它有治療膽的病症的功效;藿香能歸脾、胃二經,說明它有治療脾胃病症的功效。。。。。

藥物歸經這一理論,是以臟腑、經絡理論為基礎的。由於經絡能夠溝通人體的內外表裡,所以一旦人體發生病變,體表的病症可以透過經絡而影響內在的臟腑,臟腑的病變也可透過經絡而反映到體表。各個臟腑經絡發生病變產生的症狀是各不相同的,如肺有病變時,常出現咳嗽、氣喘等症;肝有病變時,常出現脅痛、抽搐等症;心有病變時,常出現心悸、神志昏迷等。。。。。在臨床上,用貝母、杏仁能止咳,說明它們能歸入肺經;用青皮、香附能治脅痛,說明它們能歸入肝經;用麝香、菖蒲能甦醒神志,說明它們能歸人心經。。。。。由此可見,藥物的歸經也是人們長期從臨床療效觀察中總結出來的。

疾病的性質有寒、熱、虛、實等不同,用藥也必須有溫(治寒症)、清(治熱症)、補(治虛症)、瀉(治實症)等區分。但是發病臟腑經絡又是不一致的,如熱性病症,又有肺熱、胃熱、心火、肝火。。。。等,在用藥治療時,雖然都需要根據“療熱以寒藥”的原則選用性質寒涼的藥物,然而還應該考慮臟腑經絡的差異,魚腥草可清肺熱、竹葉可清胃熱、蓮子心可清心火、夏枯草可清肝火,就是由於它們歸經的不同而有所區別。同樣原因,對寒症也要進一步分肺寒,脾寒。。。。,虛症要分脾虛、腎虛。。。。,實症要分燥屎裡結(大腸實)、痰飲停聚(肺實)。。。。。在治療上,溫肺的藥物,未必能暖脾;清心的藥物,末必能清肺;補肝的藥物,未必能補腎、瀉大腸的藥,未必能瀉肺……,所有這些情況,都說明藥物歸經的重要意義。

但是,在應用藥物的時候,如果只掌握藥物的歸經,而忽略了四氣、五味、補、瀉等藥性,同樣也是不夠全面的。因為某一臟腑經絡發生病變,可能有的屬寒、有的屬熱,也有可能有的屬實、有的屬虛,那就不能因為重視歸經,而將能歸該經的藥物不加區分地應用。相反,同歸一經的藥物種類很多,有清、溫、補、瀉的不同,如肺病咳嗽,雖然黃芩、乾薑、百合、葶藶子都能歸肺經,在應用時卻不一樣,黃芩主要清肺熱、乾薑主要能溫肺、百合主要補肺虛、葶藶子主要瀉肺實。。。。,在其它臟腑經絡方面,同樣也是如此。歸經是中草藥效能之一,性味也是中草藥的另一方面的效能,其它還有升降浮沉、補瀉等效能,應該全面掌握它們的效能,才能在臨床治療中更好地運用各種中草藥。

關於藥物的歸經,古代文獻上又曾將它和“五味”聯絡起來,認為:

味酸——-能入肝。

味苦——-能入心。

味辛——-能入肺。

味甘——-能入脾。

味鹹——-能入腎。

這種歸納,雖然對一部分藥物是符合的,但絕大部分與客觀實際情況並不一,不能作為規律性來認識。

【文獻摘錄】

《珍珠襄》:「引經報使:

手少陰心:黃連、細辛。

手太陽小腸,高本、黃蘗(柏)。

足少陰腎:獨活、知母、桂、細辛。

足太陽膀胱:羌活。

手太陰肺:桔梗、升麻、蔥白、白芷。

手陽明大腸,白芷、升麻、石膏。

足太陰脾:升麻、蒼朮、葛根、白芍。

足陽明胃:白芷、升麻、石膏、葛根。

手厥陰心包絡:柴胡、牡丹皮。

足少陽膽:柴胡、青皮。

足厥陰肝:青皮、吳茱萸、川芎、柴胡。

手少陽三焦:連翹、柴胡。

上:地骨皮。

中:青皮。

下:附子。

三、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就是藥物作用於人體的四種趨向。它們的意義如下:

(一)升:就是上升、升提的意思,能治病勢下陷的藥物,都有升的作用。

(二)降:就是下降、降逆的意思,能治病勢上逆的藥物,都有降的作用。

(三)浮:就是輕浮、上行發散的意思,能治病位在表的藥物,都有浮的作用。

(四)沉:就是重沉、下行洩利的意思,能治病位在裡的藥物,都有沉的作用。

歸納來說,凡升浮的藥物,都能上行、向外;如昇陽、發表、散寒、催吐等作用的藥物,藥性都是升浮的。凡沉降的藥物,都能下行、向裡;如清熱、瀉下、利水、收斂、平喘、止呃等作用的藥物,藥性都是沉降的。

升降浮沉,既是四種不同藥性,同時在臨床上又作為用藥的原則,這是它的重要意義。因為人體發生病變的部位有上、下、表、裡的不同,病勢有上逆和下陷的差別,在治療上就需要針對病情,選用藥物。病勢上逆者,宜降不宜升,如胃氣上逆的嘔吐,當用姜半夏降逆止嘔,不可用瓜蒂等湧吐藥;病勢下陷者,宜升不宜降,如久瀉脫肛,當用黃耆、黨參、升麻、柴胡等益氣升提,不可用大黃等通便藥;病位在表者,宜發表而不宜收斂,因表症鬚髮汗解表,當用紫蘇、生薑等升浮藥,而不能用浮小麥、糯稻根等收斂止汗藥;病位在裡者,宜清熱、瀉下或溫裡、利水等沉降藥,不宜用解表藥等。如肝陽上逆的頭痛,誤用升散藥,反而造成肝陽更為亢盛的情況;脾陽下陷的洩瀉,誤用洩降藥,反而造成中氣更為下陷、以致久瀉不止的症狀。

升降浮沉,也是對藥性認識的一種歸納方法,並且在應用上和藥物的歸經有密切聯絡。例如,肺病咳嗽,當用肺經藥物,但又須區分病勢的惰況,考慮升浮沉降的藥物;如果由於外邪束肺、肺氣失宣引起的咳嗽,當用升浮藥發散外邪、宣暢肺氣,如麻黃、桔梗等;如肺虛久咳就應該用斂肺止咳的五味子、訶子藥性沉降的藥物來治療。又如,氣分上逆的病症,應當用沉降藥來治療,但又須區別屬於何經的病症,如胃氣上逆、嘔吐呃逆,就要用半夏、丁香等胃經降逆藥;肺氣上逆、咳嗽氣喘,就要用旋覆花、白前等肺經降逆藥。

升降浮沉的藥性,一般來說和藥物的性味、質地有一定關係。

在藥性方面來說,凡味屬辛甘、性屬溫熱的藥物,大都為升浮藥;味屬苦、酸、鹹,性屬寒涼的藥物,大都為沉降藥,因此有“酸鹹無升、辛甘無降、寒無浮散、熱無沉降”的說法。

在藥物質地方面來說,凡花、葉以及質輕的藥物,大都為升浮藥;種子、果實、礦石以及質重的藥物,大都為沉降藥。

但是,上述情況又並不是絕對的,還必須從各種藥物的功效特點來考慮,例如,諸花皆升,旋覆花獨降。在性味和質地方面,藥物的升降浮沉也是如此,如蘇子辛溫、沉香辛微溫,從性味來說應是升浮,但因為質重,所以作用為沉降;胡荽子藥用種子應是沉降,但因為藥性辛溫,所以作用為升浮等等。此外,透過藥物的炮製,也能使升降浮沉有所轉化,如酒炒則升、姜制則散、醋炒則斂、鹽制則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