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胡庸醫亂用麻黃,晴雯病上加病 「紅樓夢中藥故事」

2021-06-13由 PSM藥盾公益 發表于 漁業

麻黃絨是怎麼弄出來的

作者:廣東省藥學會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 中藥師 周楠傑

胡庸醫亂用麻黃,晴雯病上加病 「紅樓夢中藥故事」

清代文學泰斗曹雪芹在其所著經典《紅樓夢》中插入了許多關於中醫藥的有趣故事,諸如天王補心丹、三物香薷飲、人參養榮丸等。本篇我們介紹的是第51回“薛小妹新編懷古詩,胡庸醫亂用虎狼藥”中的“虎狼之藥”——

麻黃

“……晴雯仗著素日比別人氣壯,不畏寒冷,也不披衣,只穿著小襖,便躡手躡腳的下了熏籠……一陣微風,晴雯只覺侵肌透骨,不禁毛骨森然……麝月將火盆上的熟炭埋了一埋……晴雯因方才一冷,如今又一暖,不覺打了兩個噴嚏……至次日起來,晴雯果覺有些鼻塞聲重,懶怠動彈……胡太醫:“小姐的症是外感內滯,近日時氣不好,竟算是個小傷寒。”……

胡庸醫亂用麻黃,晴雯病上加病 「紅樓夢中藥故事」

圖片來源:87版電視劇《紅樓夢》劇照

……胡庸醫為其所開的方中有枳實、麻黃,寶玉道:“該死、該死,他拿著女孩們也象我們一樣的治,如何使得?憑他有什麼內滯,這枳實、麻黃如何禁得。”……

胡庸醫亂用麻黃,晴雯病上加病 「紅樓夢中藥故事」

圖片來源:87版電視劇《紅樓夢》劇照

通讀全文,寶玉稱胡庸醫開具的枳實、麻黃為虎狼之藥,晴雯女兒身哪裡受得,依其藥性而言確為妥當:當日天涼,晴雯穿單衣入園玩耍,受了風,入屋後燒炭一暖,一冷一熱則傷了風。而胡太醫斷為小傷寒,開付麻黃確是不錯,但其忽略了兩個重要因素,其一,晴雯血氣原弱,若是使用麻黃,則發汗太過,反而耗傷陽氣,損及津液。其二,榮國府在書之中雖無明確表示在何處,但多次暗示“石頭城”“金陵地界”“六朝遺蹟”等線索,故而我們可理解為故事發生在南京城中。南京位於我國東部,北連江淮平原,處在長江下游中心,地於南方。古有言“麻黃用數分,即可發汗……蓋南方氣暖,其人肌膚薄弱,汗最易出,故南方有麻黃不過錢之語”,麻黃峻猛以致清代很多溫病學家言江南只可用香薷,不可用麻黃。

麻黃

最早記載於《神農本草經》,為麻黃科植物草麻黃Ephedra sinica Stapf中麻黃Ephedra intermedia Schrenk et C。A。Mey。或木賊麻黃Ephedra equisetina Bge。的乾燥草質莖。秋季採割綠色的草質莖,曬乾,除去木質莖、殘根及雜質,切段。以乾燥,莖粗,淡綠色,內心充實,味苦澀者為佳。生用、蜜炙或搗絨用。

胡庸醫亂用麻黃,晴雯病上加病 「紅樓夢中藥故事」

麻黃植物圖

藥理功效

1、性味歸經:

辛、微苦,溫。歸肺、膀胱經。

2、功效:

發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

3、主治

① 風寒感冒

本品味辛發散,性溫散寒,主入肺經,善於宣肺氣、開腠理、透毛竅而發汗解表,發汗力強,為發汗解表之要藥。

② 胸悶喘咳

本品辛散苦洩,溫通宣暢,主入肺經,可外開皮毛之鬱閉,以使肺氣宣暢;內降上逆之氣,以復肺司肅降之常,故善平喘,為治療肺氣壅遏所致喘咳胸悶的要藥,並常輔以苦杏仁等止咳平喘藥。

③ 風水浮腫

本品主入肺與膀胱經,上宣肺氣、發汗解表,可使肌膚之水溼從毛竅外散,並通調水道、下輸膀胱以下助利尿之力。

此外,取麻黃散寒通滯之功,也可用治風寒溼痺、陰疽痰核。

4、用法用量

煎服,2~10g。本品發汗解表宜生用,且不宜久煎;蜜麻黃潤肺止咳,多用於表證已解、氣喘咳嗽;搗絨後作用較為緩和,小兒、老人及體虛者宜用麻黃絨。

胡庸醫亂用麻黃,晴雯病上加病 「紅樓夢中藥故事」

麻黃藥材圖

常用方劑

1、麻黃湯

【組成】麻黃去節,桂枝去皮,甘草炙,杏仁去皮、尖。

【功用】發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風寒表實證。

【配伍特點】麻桂相須,開腠暢營;麻杏相使,宣降相宜。

2、小青龍湯

【組成】麻黃去節,芍藥,乾薑,五味子,甘草炙,桂枝,半夏洗,細辛。

【功用】解表散寒,溫肺化飲。

【主治】外寒裡飲證。

【配伍特點】辛散與酸收相配,散中有收;溫化與斂肺相伍,開中有合。

常用炮製品

1、蜜麻黃

性溫偏潤,辛散發汗作用緩和,以宣肺平喘力勝。

2、麻黃絨

作用緩和,適用於老人、幼兒及虛人風寒感冒。

胡庸醫亂用麻黃,晴雯病上加病 「紅樓夢中藥故事」

蜜麻黃與麻黃絨

使用注意

本品發汗宣肺力強,凡表虛自汗、陰虛盜汗及肺腎虛喘者均當慎用。又本品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明顯興奮作用,並可使血壓上升,故失眠及高血壓患者慎用,運動員禁用。

麻黃雖“虎狼”,但其可“療傷寒之疾,解咳喘之症”,發汗力強為“發汗解表之要藥”。《本草新篇》有言“蓋麻黃易於發汗,多用恐致亡陽也”,因此,麻黃髮汗之功盛,體虛之人宜慎用。

以麻黃為君的麻黃湯更是辛溫發汗之峻劑,故《傷寒論》對“瘡家”、“淋家”、“衄家”、“亡血家”,以及外感表虛自汗、血虛而脈兼“尺中遲”、誤下而見“身重心悸”等,雖有表寒證,亦皆禁用。麻黃湯藥味雖少,但發汗力強,不可過服,否則,汗出過多必傷人正氣。如清代傷寒大家柯琴言:“此乃純陽之劑,過於發散,如單刀直入之將,投之恰當,一戰成功。不當則不戢而召禍。故用之發表,可一而不可再。”

張仲景“麻黃湯”“小青龍湯”要求先煮麻黃,去上沫……。一是麻黃水煮產生濁沫,濁沫難以入口,下嚥令人噁心,故必去之。陶弘景之“沫令人煩”,張錫純言“沫中含有發表之猛力”。二是沫屬濁物,必礙於升發宣降,去沫取其輕清之氣,上行升散,有利發腠理。當代本草名家尚志鈞先生的《麻黃去節除沫的討論》則認為麻黃去節能夠減毒,因為實驗表明節的毒性最大而含麻黃鹼少。

“肺主皮毛,皮毛受寒,則肺傷而咳逆上氣之症生矣。麻黃溫以散皮毛之寒,則咳逆上氣自平。”麻黃更兼有宣肺平喘之功,故而治療風寒外束,肺氣壅遏的喘咳實證,常配伍苦杏仁、甘草,如三拗湯(《和劑局方》)。

麻黃雖好,用藥需巧,發汗解表,大有功效。

【完】

審稿專家:廣東省藥學會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 副主任中藥師 鄧志軍、主任中藥師 李麗明

以上為“藥品安全合作聯盟”志願者的原創作品,如若轉載請註明作者和來源!

【藥盾公益】

以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中國藥學會,中華醫學會等共同發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組織——PSM藥盾公益(公眾號:PSMChina),廣匯資源,凝聚力量,促進公眾用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