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北京華堂“獨苗”掙扎求變

2022-02-19由 中國經濟網 發表于 漁業

華堂商場是合資的嗎

亞運村華堂開始嘗試主打日式便當等食品的外賣業務,並在試運營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將品類從50多種擴充到500多種。

在北京市場一度輝煌如今僅剩亞運村店“獨苗”的華堂商場,正考慮開新店,重新殺回北京市場。在此之前,亞運村店可能被當做聯結網際網路這一新商業模式的“培養皿”。北京商報記者近日獨家獲悉,繼完成整體改造後,近期亞運村華堂開始嘗試主打日式便當等食品的外賣業務,並在試運營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將品類從50多種擴充到500多種。日本食品供應鏈的垂直優勢,能透過外賣幫助北京華堂繼續維持下去嗎?獨苗亞運村華堂被留下之後,一直在“掙扎”求變。

開通外賣

北京商報記者近期走訪瞭解到,華糖洋華堂商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華堂”)已經從7月10日開始正式與餓了麼外賣平臺合作推出外賣服務。最初只包括多種日式便當等簡餐,僅有51種SKU。從7月26日起,又上線了甜品麵包、乳製品、肉蛋、日用百貨等多品類共500多種SKU。

“外賣平臺商品分階段上線,第一階段商品主要以自營商品為主;第二批單品,除了伊藤自有品牌和特色商品外,也有受大眾喜愛的日常品牌商品。”北京華堂企劃部部長程寧告訴北京商報記者。

北京商報記者瞭解到,已經上線的華堂商品主要來自華堂亞運村店地下一層的華堂超市,其中一部分為“7-SELECT”自有品牌。7-SELECT為7-ELEVEN旗下自有品牌,包括零食飲料等,主打價效比,定期研發新品,而7-ELEVEN與北京華堂的日本母品牌伊藤洋華堂同屬Seven&i控股公司,是日本最大的零售企業。

對於此次上線外賣服務的目的,程寧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一開始的初衷主要是為了增加便當產品的銷售渠道和銷量。”她介紹說,餓了麼不會是北京華堂唯一合作的外賣平臺,今後還將考慮和美團等其他外賣平臺進行合作。

在華堂超市內,記者看到,主要特色產品為各種日本食品。據消費者反映:“這裡的日本產品很全,尤其是食品類,日本調料有800多種,一些在北京開日本料理餐廳的廚師會到這裡採購。”

程寧表示,未來還會上線第三批外賣商品,其中就包括部分日本調料,她認為:“今後主力客源是‘80後’、‘90後’,他們需要更多個性化、價效比更高的商品和服務;隨著旅遊行業的火爆,帶動了進口商品需求。伊藤希望在特色化、個性化、自有品牌上不斷深化和進化。”

西晴東雨

如今華堂亞運村店在北四環邊上顯得孤零零的,很多人都忘了北京華堂曾一度輝煌。從1997年透過合資方式進入北京市場,最多的時候,北京華堂擁有10家商場,在經歷了將近15年的瘋狂擴張後,2013年後北京華堂再未開設過新店。

透過天眼查查詢的工商資訊顯示,目前北京華堂北苑店、大興店、右安門店、十里堡店、望京店、豐臺北路店、西直門店、三里屯店和五棵松店都已經處於登出狀態。十去其九,唯有亞運村這一家成為了1/10的獨苗。

北京華堂於1997年設立,目前的四家股東分別是:伊藤洋華堂(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佔股75。75%)、日本伊藤洋華堂株式會社(佔股10。58%)、伊藤忠(中國)集團有限公司(佔股1。67%)和中國華孚貿易發展集團公司(佔股12%),其中中國華孚貿易發展集團公司即中國糖業酒類集團有限公司的100%控股母公司,歸屬中糧集團。

北京華堂的最大股東伊藤洋華堂(中國)目前在成都正在複製當年在北京的擴張,而且看似十分順利。天眼查資料顯示,目前成都伊藤洋華堂有限公司(簡稱“成都華堂”)在成都共有9家門店,其中4家是在2013年於北京停止繼續開店後,在成都新設的,對於伊藤洋華堂(中國)而言,可以說得上是“西邊日出東邊雨”。

今年1月25日,位於成都綠地中心468的伊藤亞洲旗艦店“伊藤廣場”正式開門迎客,這是伊藤在中國的首個購物中心專案,伊藤廣場首次打造了伊藤橫丁小吃街。

北商研究院特約專家、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賴陽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成都的華堂業績還算不錯,但“百貨+超市”的這種商業模式並不是它業績好的原因,而是成都跟北京相比,消費轉型還存在“時差”。在這種情況下,華堂還具有一定的優勢。同時,賴陽指出:“但華堂也必須要轉型,如果還是做傳統的‘百貨+超市’的模式並沒有發展前景,因為消費者對‘百貨+超市’這種業態的需求越來越低。華堂現在的轉型,是不再固守傳統模式的一種探索。”

戰略試錯

獨苗亞運村華堂被留下之後,一直在“折騰”求變,北京華堂可能把它當成了一個重新殺回北京市場的試驗,一個新商業模式的“培養皿”。在談到未來的打算時,北京華堂方面沒有掩飾自己可能的“迴歸”:“我們正在北京和北京周邊選址,不排除繼續開設新店的可能性,當然這個新店可能是獨立的食品館,也可能是像成都那樣的購物中心業態。”

但目前北京華堂更急需試驗出明確的戰略方向:是專心在日本進口商品上下功夫,還是轉型為服務小範圍的社群零售;外賣引領的線上模式究竟要達到什麼目的?線下賣場又該發揮怎樣的作用?

亞運村店曾於2018年5月完成了一次較大規模的改造,改造內容為縮減物販類比例,增加餐飲、教育、娛樂專案。改造後,非物販類的服務業佔比目前達到了50%。“還將繼續擴大服務業佔比,目標是60%。”程寧介紹,近日亞運村華堂引入了星巴克、麗家寶貝母嬰集合店、優享健身等服務於社群居民和白領的品牌。北京華堂方面提供的資料顯示,改造後,客流增長30%,綜合銷售額增長20%。

北京商報記者在該店現場調查發現,在暑假期間的非工作日上午,餐飲和兒童服務區域的業態人流量較大。但是,商場高層設有寫字樓,由於“寫字樓垂直投影範圍8米內不得設定餐飲品類”的規定,導致無論是1層還是5層的餐飲品牌都只能設定在商場內靠北側入口的區域,加上商場南北縱深較長,人流量較大的餐飲品牌對其他區域的導流效果不明顯,消費者動線設計存在天然瓶頸,商場南側區域的品牌人流量較少。

另外,已經上線的華堂超市產品中一部分自有品牌與7-ELEVEN便利店中售賣的產品重合,而7-ELEVEN便利店在北京有著更廣的佈局。對此,北京華堂方面迴應稱:“北京華堂與7-ELEVEN都是單獨與外賣平臺合作的。二者的業態、體量、分佈密度、商圈、客群、組貨等都不一樣。”

“在我看來,日本企業,比如華堂超市的便當生產規範比較標準,更適合做外賣。另外也不排除做外賣是為了加強與社群消費者之間的客群聯絡。“北京電商協會智慧零售專委會秘書長魏波表示。不過,北京華堂的外賣範圍畢竟只有周邊3公里左右,其垂直特色日本進口產品應該輻射更廣的消費者,才能拉動銷量。魏波還介紹說,日本本土傳統零售業發達,而中國則不然。基於兩國零售業國情的不同,日本零售企業在中國還需要作出較多的戰略調整。北京商報記者 閆巖/文並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