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戴望舒的《雨巷》賞析

2022-02-17由 捕文者 發表于 漁業

雨巷寫的什麼意思

戴望舒的《雨巷》賞析

以我看,

戴望舒的《雨巷》是一首純粹的愛情詩歌,是愛情孕育出的優美詩歌。

一些比較正式的說法是“這首詩寫於1927年夏天。當時全國正處於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參加進步活動而不得不避居於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著大革命失敗後的幻滅與痛苦,心中充滿了迷惘的情緒和朦朧的希望。”,這種牽強附會的說法無疑是中國文學泛政治愛國解讀的普遍現象的佐證之一,好像不帶點政治關懷,詩歌就不叫詩歌,文學就不叫文學,至少低人一等抬不起頭來。這是極壞的一種文學觀。

戴望舒的《雨巷》賞析

《雨巷》是一首純粹的愛情詩歌,正因為源於愛情,才優美至極。若是因為“白色恐怖”,還能寫出這麼優美的詩歌,那簡直有違人之常情。

《雨巷》中的反覆出現的“丁香”也明確了這是一首純粹的愛情詩歌。

“丁香結”作為古詩詞中常見的意象,詩人多用它比喻相思之愁的鬱結不散。

1927,大革命失敗以後,22歲的戴望舒遷居到了松江縣的友人施蟄存家中避難。正是在這裡,戴望舒不可自拔地愛上了施蟄存的妹妹施絳年,而美麗的施絳年卻對詩人若即若離。

得不得佳人熱切迴應,無疑讓詩人戴望舒陷入惘然若失的惆悵裡。詩人一邊深情的渴望,一邊又迷惘的惆悵,是當時陷入愛情中的詩人真實情感狀態,它被一覽無餘地寫入了《雨巷》中。因此,《雨巷》是詩人對愛情的傾訴,和當時的政治時局沒有關係,是一首純粹的愛情詩歌。

戴望舒的《雨巷》賞析

《雨巷》透過疊詞的運用,一些詩句的重複使用,在讀音上給人一種輕緩綿長的感覺;整體的結構也是迴旋的,首尾呼應,既輕徐舒展,又累疊飽滿;意境朦朧、古雅;情感濃而不滯,詩人對於“丁香一樣的姑娘”,既渴慕又惆悵。

《雨巷》

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著

一個丁香一樣的

結著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樣的顏色,

丁香一樣的芬芳,

丁香一樣的憂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寂寥的雨巷,

撐著油紙傘

像我一樣,

像我一樣地,

默默彳亍著,

冷漠,悽清,又惆悵。

她靜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飄過

像夢一般的

像夢一般的悽婉迷茫。

像夢中飄過

一支丁香地,

我身旁飄過這女郎;

她靜靜地遠了,遠了,

到了頹圮的籬牆,

走盡這雨巷。

在雨的哀曲裡,

消了她的顏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悵。

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飄過

一個丁香一樣的

結著愁怨的姑娘。

詩歌的第一節構造了一個憂鬱的、撐著油紙傘在雨巷徘徊的“我”的形象,同時,“雨巷”“油紙傘”又刻意營造一種浪漫的氛圍,詩人心中所期待的愛情隱然透露而出。“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詩人袒露心語,渴望在人生的旅途裡遇到一個懂自己的知心姑娘。

詩歌的第二節,詩人連用“丁香”描繪“希望逢著”的姑娘。之所以用“丁香”形容這樣的姑娘,是因為詩人正陷入了相思的濃愁中,詩人渴望遇到“丁香”一樣的姑娘,應是出於一種“同時天涯淪落人”的自我心理調適的心態,因為這樣或許能讓詩人獲得某種安慰,讓相思的濃愁得到消散疏解,這其實是詩人無力的掙扎。

詩歌的第三節,詩人寫“丁香”姑娘同樣撐著油紙傘徘徊在寂寥的雨巷,“像我一樣地”,這明為寫“丁香”姑娘,實則是寫自己,丁香結般的相思愁鬱結在詩人心中。

詩歌的第四、五節,寫“丁香”姑娘“像夢一般的悽婉迷茫”,飄過“我身旁”,和第三節一樣,這明為寫“丁香”姑娘,實則是寫自己內心悽婉迷茫。

詩歌的第六節,再次透過“顏色”“芬芳”“雨的哀曲”強化了“丁香空結雨中愁”的象徵意味和詩歌的意境。這樣的“丁香姑娘”其實就是相思愁的化身和象徵。因此,整首詩寫的就是相思,是愛情。

詩歌的第七節,和第一節構成呼應,在結構上完成一次圓形的書寫。情感上,相思之愁揮之不去,始終盤旋在詩人心頭。

戴望舒的《雨巷》賞析

《雨巷》的象徵意味很濃厚,

詩中的“姑娘”是相思的象徵;

詩人透過“雨巷”“雨的哀曲”“顏色”“芬芳”“籬牆”儼然構造了一幅在雨巷的籬牆上“丁香空結雨中愁”的畫面,營造了古雅的詩意氛圍;在情調上,詩人是悽婉迷茫的,是哀愁惆悵的,同時也是情深意濃的。整首詩透過象徵主義表現了詩人處於

相思中的惆悵迷惘感

,可見詩人當時愛之深切。

縱觀戴望舒的詩歌,很多優美憂鬱的詩歌是關於愛情的,而最美的,莫過於這首《雨巷》,詩人一生的感情中,對施絳年的情感最為真誠深沉,愛的非常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