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朱漢民:嶽麓書院——中國讀書人的夢

2022-02-11由 文以傳道 發表于 漁業

嶽麓書院在什麼地方

每一個讀書人心中,或許都會藏著一個美麗的夢境:一個雅緻安靜的讀書處。

在歷史名城長沙的嶽麓山下,你會發現這裡藏著一個讀書人夢想的好處所——一座幽靜、古樸、典雅的院落,前面是滾滾波濤的碧水湘江,後面是古木參天的清風峽口。這裡既有山水相融的靈秀、泉潔林茂的恬靜,又有白牆青瓦的素雅、迴廊相連的清趣。

這個讀書人的夢境,就是千年學府嶽麓書院。

朱漢民:嶽麓書院——中國讀書人的夢

嶽麓書院御書樓

唐末五代戰亂中,許多儒生苦苦尋找讀書處,從而激發了智璇等兩個和尚購書建屋,初建學校。到北宋開寶九年(公元976年),太守朱洞響應讀書人的呼籲,將其建成一所正式的學府。

嶽麓書院因凝聚了一代代讀書人的夢想,在歷經了一千多年曆史風雨的剝蝕後,仍然頑強地延續下來。

一代代皇朝建立而又瓦解,一門門豪族興起而又衰落,但是,只有這個典雅的庭院卻保留下來,既古老而又常新。

是誰讓這個恬淡的庭院獲得如此穿透時空的恆常生命力?

朱漢民:嶽麓書院——中國讀書人的夢

是一代代讀書人對夢想的執著!做一個讀書人,其實就是用我們先祖創造、積累的文化精華充實自己的頭腦、鎔鑄自己的靈魂。

所以,古代儒生從遙遠的地方匯聚到這清幽的庭院,不過是

這裡的書樓收藏著中華文化的浩繁典籍,這裡的講堂有啟人心智的開講與辯難,這裡的祠廟供奉著自己景仰的讀書人,這裡的齋舍有許多與自己心靈相通的求學者。

宋朝的嶽麓山曾流傳著民謠

“道林三百眾,書院一千徒”

,表明當時讀書人有著怎樣強烈的求知慾望和文化追求!當時,因受書院名額限制,不少湖湘之地的讀書人甚至以“終生不得卒業嶽麓為恨”。所以,

在這個凝聚著讀書人夢想的古樸書院中,彙集了許許多多志向高遠、才華卓著的求學者。

譬如,南宋時期,嶽麓書院匯聚了一批心志相投、學脈相通的讀書人群體——

湖湘學派

,他們是那個時代建功立業的驕子;明末,嶽麓書院來了一位的求學者

王夫之

,他立志於“六經責我開生面”,後來成為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內憂外患的清中期以後,來此求學者中不斷湧現傑出人才,包括一代代的思想鉅子、文化偉人、軍政精英,其中有

魏源、陶澍、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郭嵩燾、唐才常、楊昌濟

等等。所以,清代嶽麓書院大門增添了一副霸氣的對聯:

惟楚有材,於斯為盛!

朱漢民:嶽麓書院——中國讀書人的夢

嶽麓書院大門楹聯(黃沅玲攝)

是誰創造了這個讀書人的夢境?嶽麓書院為什麼會有這樣巨大的吸引力、融鑄力?

毫無疑問,是一代代關心教育事業、立志文化傳承的儒家士大夫。他們不僅自己是尋夢人,更是他人的圓夢者。

他們憑藉自己對教育的熱愛、對文化的使命、對時代的責任,為嶽麓書院的建設、延續、發展做出了自己不朽的貢獻。以宋代為例。北宋著名學者

周式

擔任山長,人才輩出,受到宋真宗皇帝的召見,並拜命他為國子監主簿。但是,周式辭退了宋真宗皇帝的任命,怡然回到這個山間的庭院。真宗皇帝不明白他為什麼會辭退任命,更加嚮往山間淡泊的讀書、教書生活?歷史上,像周式這樣的既是尋夢人、又是圓夢者幾乎是數不勝數。南宋時期被稱為“東南三賢”的著名理學家

張栻

,傾其心血將嶽麓書院打造成聞名全國的理學重鎮、湖湘學派的學術基地;與張栻為道友的

朱熹

,是一位繼孔子之後的文化巨人,他兩度在嶽麓書院講學。他白天理政,晚上過江講學至深夜,精心將嶽麓書院建設成“道南正脈”的文化驛站。又如倡導要經世致用的事功學派

陳傅良

,他在書院講學時勸導求學者要能夠經世致民、建功立業。南宋後期兩位著名理學家

真德秀、魏了翁

承朱、張學統,利用在湖南主政期間,到嶽麓書院講學、祭祀,推動書院的振興與發展。這裡所舉僅僅是宋代,以後各朝各代均出現了一批批這樣的儒家士大夫。到了元朝,有

劉必大、劉安仁、吳澄

;明代有

陳鋼、楊茂元、王守仁、張元忭、鄒元標、吳道行

等,他們在此推動教育和學術的振興和發展。清代更有許多著名學者、教育家主持書院,如

車萬育、李文炤、王文清、羅典、歐陽厚均、王先謙

等大儒先後在此主持講席。像

羅典、歐陽厚均

均任山長長達27年之久,將自己的畢生心血獻給了這所古老書院的教育事業。

正是他們為一代代讀書人圓了這個美麗的夢,並使這所千古而常新的書院具有強烈的文化吸引力、教育的融鑄力、思想的創造力。

朱漢民:嶽麓書院——中國讀書人的夢

讀書人尋找自己精神家園只是個人的夢想,但是無數的夢想累積起來,就可以創造文化的奇蹟、歷史的豐功!

首先,嶽麓書院逐步演變成為湖湘文化的源泉,成為湖南人的精神聖殿。

湖湘文化是中華文化體系中獨具特色、又居有重要地位的地域文化。湖湘文化是在兩宋時期中華文化重心南移與儒佛道文化綜合發展的重大歷史機遇中開始成型並崛起。嶽麓書院與湖湘文化之間深刻的內在聯絡,湖湘文化的成就與特色總是可以追溯到嶽麓書院的歷史淵源。嶽麓書院千年辦學的歷史過程,也是湖湘文化形成、發展並形成特色、創造輝煌的過程。

嶽麓書院積澱的學風,成了湖湘文化的精神特質;嶽麓書院的學術創新,成了湖湘文化的核心文化;嶽麓書院培養的人才,更體現出湖湘文化對中華民族的歷史貢獻。

朱漢民:嶽麓書院——中國讀書人的夢

嶽麓書院講堂

其二,嶽麓書院成為中國文化史上的孕育思想、創新學術的基地。

在中國學術文化發生重大變革的宋元明清時期,嶽麓書院一直是這段時期內的新興學術思潮重鎮,從而在民族文化的更新發展中發揮了十分重大的作用。南宋時期,理學大盛,理學家張栻主持嶽麓書院講席,並且形成了當時學界很有影響的湖湘學派;朱熹兩次在嶽麓書院講學傳道,更是形成了學術鼎盛、文化繁榮的歷史局面。明代中葉以後,心學思潮興起,王陽明及其弟子王喬齡、張元忭、季本、鄒元標等亦紛紛來嶽麓書院講學,使嶽麓書院再度發揮極其重要的學術大本營的作用。清朝乾嘉學術大興,嶽麓書院又成為考據之學的基地。

中國學術文化發生的重大變革,都可以在嶽麓書院找到推動的力量。

朱漢民:嶽麓書院——中國讀書人的夢

朱張會講塑像

其三,嶽麓書院成為中國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十分罕見的“千年學府”。

嶽麓書院萌芽於唐末五代,但那時還只是一些讀書人匯聚讀書的臨時之所。北宋時期才成為一所教學裝置完備、管理制度嚴謹、學術空氣濃厚的高等學府,併成為“天下四大書院”之一。以後,由於一代代學術大師、教育名家的苦心經營,嶽麓書院遂成為

宋代著名書院中規模最大、規制最完整、儲存最完整、人才培養最多的、延續時間最長的書院,成為中國書院史、中國教育史的傑出典範。

而且,在晚清中國開始改學制的時候,嶽麓書院先後改製為湖南高等學堂、高等師範學校、工業專門學校、湖南大學,完成了從古代書院到近代學堂、現代大學的轉型。更令人驚喜的是,

今天的嶽麓書院仍是湖南大學的傳統國學的教學、研究基地,延續其人才培養、學術研究的功能。千年學府嶽麓書院在新的歷史時期要再創輝煌!

嶽麓書院是中國讀書人的夢想,她無意而又創造了讀書的奇蹟。

歡迎關注

@文以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