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黃澄澄顆粒分明的飯粒,夾雜著蝦和雞蛋的鮮,每次我都會吃兩大碗

2022-01-31由 六月和美食愛著你 發表于 漁業

蝦為什麼好多顆粒

今天是小年,工作室已經變得很安靜。小夥伴們紛紛回家和家人歡聚。我獨自完成最後一點的工作後,披上衣服推開工作室的門,這時酥餅默默地坐在了玻璃大門口,靜靜地看著我,當我開始鎖門時,它突然開始刨門,顯得不想讓我離開的樣子。我又開啟門,陪它玩兒了一會兒,告訴它明天會回來看它的。

黃澄澄顆粒分明的飯粒,夾雜著蝦和雞蛋的鮮,每次我都會吃兩大碗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過這樣的感覺。翻出一盤佈滿灰塵的磁帶,那段熟悉又陌生的旋律響起時,又或是一些只在記憶裡存在的特殊味道,重新聞到時,腦海裡往往會浮現出一段場景。這個場景是在你很久遠的一段記憶裡曾經存在過的,而在此時會重新變得無比清晰,好似昨天才剛剛發生。據說人類的大腦很難記住一些日常的瑣碎和司空見慣的小事,但對於一些有意義的事件記憶卻會十分清晰。科學家們管它叫情景關聯記憶。

黃澄澄顆粒分明的飯粒,夾雜著蝦和雞蛋的鮮,每次我都會吃兩大碗

氣味也許是最能勾起記憶的一種物質了,尤其是那種現在很難聞到的氣味,像豬油渣、石庫門閣樓的老木頭、樟木箱裡的樟腦丸、爺爺用的頭油和奶奶用的蛤蜊油。這些氣味隨著時間,離我越來越遠,越來越淡。淡到即使是現在打出這些字,也很難清晰地回憶出這些東西的準確氣味。然而關聯記憶就是那麼奇妙,最近工作室在重新裝修,設計師找來了一些從農村淘來的老木頭作為裝飾。我一聞就知道是熟悉的老松木,因為有一股濃濃的松油味。我記憶中的童年,不管是趴在閣樓的窗臺往樓下吐口水,還是捉迷藏躲在床下不小心睡著了,只要在這個老屋簷下,就一直能聞到這股濃濃的松油味。

黃澄澄顆粒分明的飯粒,夾雜著蝦和雞蛋的鮮,每次我都會吃兩大碗

更不用說食物的氣味在我記憶中留下的難以磨滅的痕跡了,這種痕跡隨著我年紀的增長越來越深,讓我越來越留戀。

當年,上海弄堂裡做飯的空間都不大,而且常常很昏暗。小時候奶奶就是在上海人叫作“灶頭間”或者說是“老虎灶”裡為我準備食物的。住在弄堂裡的上海人要燒開水,最早的時候用的是七星爐,後來才發展成灶臺;上面接著煙囪,前面爐膛像老虎嘴巴,所以才有了“老虎灶”這個名字。那時,每家每戶燒菜的時間都差不多,常常到某個時候,小小的弄堂裡就會飄出各種飯菜的香味,只要用鼻子聞一聞,就知道隔壁張婆婆今晚是不是又買了新的小菜,王阿姨是不是燒了肉。

黃澄澄顆粒分明的飯粒,夾雜著蝦和雞蛋的鮮,每次我都會吃兩大碗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中國,物資還是比較匱乏的,靠著奶奶的精打細算和高超的搓麻將技巧,我們家的伙食在整個弄堂裡算是名列前茅的了。每年過年的時候更是豐盛,紅燒肉、本幫燻魚、八寶鴨、醉雞、烤麩、蛋餃粉絲湯……平時的白米飯,在那天也會翻著花樣,被做成“耳光炒飯”。

耳光炒飯裡的油會比平時多一些,特別香。裡面有高郵鹹鴨蛋、鮮雞蛋、豌豆、蝦仁等食材。黃澄澄且顆粒分明的飯粒,夾雜著蝦和雞蛋的鮮,每次我都會胃口大開地幹它兩大碗。問起為什麼要叫它耳光炒飯,奶奶笑著說,因為好吃得打你耳光都不捨得放下碗。我塞滿飯的嘴還沒來得及下嚥,只是衝著她傻笑。

黃澄澄顆粒分明的飯粒,夾雜著蝦和雞蛋的鮮,每次我都會吃兩大碗

快上初中那會兒,由於我在學校的各種境遇,無心學習,成績變得越來越差,我爸實在看不下去就打算把我接回西北親自調教。臨走的時候,奶奶讓我回家後要聽爸媽話,好好學習。叛逆期的我不耐煩地對她說,不要你管。

一年後,在她去世的那天,我和她相隔1750公里。

黃澄澄顆粒分明的飯粒,夾雜著蝦和雞蛋的鮮,每次我都會吃兩大碗

那之前的晚上,我做了個夢,夢到奶奶突然敲我的房間門,我驚訝地說,那麼遠的路,你怎麼一個人來了?第二天就接到了病危電話。我和爸媽買了三張火車站票,一路從甘肅趕回了上海,卻沒有見到最後一面。葬禮那天,我抱著奶奶硬得像木頭一樣的腳,把她放入棺木,看著她跟印象中不太一樣的臉,我沒哭,只是恍惚間尋思著用來炒飯的煤球爐哪兒去了?房間四周依然是濃濃的松油味,從那以後很久都沒有聞到過。

黃澄澄顆粒分明的飯粒,夾雜著蝦和雞蛋的鮮,每次我都會吃兩大碗

隨著我們這些孩子慢慢長大成人,身邊的老人一個個都離我們而去,我也開始變得不再向往和在乎節日。因為再也不會有奶奶張羅著一切,問你想吃什麼,鹹不鹹,淡不淡。親戚們都只是勉強應付著這個習俗,一年保持著這麼唯一的一次來往。原本還能在路邊孩子的煙花中尋找到曾經的一些東西,而近些年,市區裡也不會再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