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宿松縣九姑鄉:匠心不改的“鄭篾匠”

2022-01-25由 民生熱點宿松 發表于 漁業

破篾機哪兒有買

宿松縣九姑鄉:匠心不改的“鄭篾匠”

在宿松縣九姑鄉九姑村,有著一條長長、窄窄的老街,當地人管它叫東街。東街兩邊是一棟棟參差不齊的房屋,其中一棟低矮、破舊的瓦房開著一個店鋪,因為店門前常年擺放著一堆竹篾器而格外引人注目。店鋪裡住著一對年過六旬的老夫妻,男的每天都起得很早,開啟店門後,就坐在門口編扎竹器,一根根篾條在他手中上下翻飛,筆直的篾片在一道道工序中完成了形與質的轉變。

店鋪的主人叫鄭秀祥,今年63歲。認識他的人,都喜歡喊他“鄭師傅”。鄭師傅22歲開始做篾匠,與竹子打了40多年交道。1999年,鄭師傅告別走村入戶編扎竹器的傳統謀生方式,攜家人從40公里外的陳漢鄉搬遷到在九姑村東街,租下兩間民宅,開設竹器店,走上了自產自銷竹器之路。九姑東街曾是九姑嶺最繁華最熱鬧的地方,後來隨著當地越來越多的居民外出務工經商,昔日的繁華逐漸落下帷幕。鄭師傅租住的店鋪,因為缺乏修繕,房屋越來越破舊,顯得更加與新時代格格不入,但這並不妨礙他發揮自己的“手藝活”,憑著對這份傳統手藝的執著與熱愛,他在這裡一守就是21年。

宿松縣九姑鄉:匠心不改的“鄭篾匠”

接受採訪時,鄭師傅正用一根根黃篾編扎簸箕。鄭師傅介紹,製作每種竹器的工序都比較繁瑣,分為選竹、砍竹、破篾、編制四個步驟,砍、鋸、切、剖、拉、撬、編、織、削、磨等是編制竹器的最常見技法,需要用到篾刀、削刀、刨子、鋸子、手鑽、卡刀等十幾種工具,而篾刀又是在眾多工序中使用頻率最高的工具。一個好篾匠必須練就過硬的“刀功”,才能夠又快又好地編扎出顧客滿意的竹器。每用一根竹子來製作竹器,都先要用篾刀將竹子對開,經反覆多次地對開,就成了篾骨,再把篾骨剖成篾片。篾片有青篾和黃篾之分,青篾就是竹子外層的篾,因呈青綠色而得名。黃篾是竹子靠裡層的篾,呈黃色,所以就叫黃篾。黃篾、青篾剖出來的絲叫絲篾,剖絲篾更要講究“刀功”和“眼力”,不但要使每根絲篾的頭尾寬度一樣,而且要使每根絲篾之間的厚度一樣。黃篾和青篾的用途也不一樣,每種竹器的受力部位,大都用青篾來做,因為青篾的質地要比黃篾柔韌。

宿松縣九姑鄉:匠心不改的“鄭篾匠”

鄭師傅認為手藝人必須具備“匠心”,更需要對顧客高度負責任的態度。做出精緻、耐用的竹器,一直是他的追求,但要達到這個要求,不僅要有過硬的技藝,還要懂得根據竹器的需要選用適宜材質的竹子。鄭師傅介紹,如做扁擔,就要選用體型筆直、生長期達到五年以上,且生長在陽光充足地方的毛竹。這樣的竹子紋理細密、肉體厚、韌性好,不易折斷,是製作扁擔的上等材料。做日常生活常用的竹器,就要選用冬季晴朗天氣砍伐的竹子,並且要在上午九點到下午三點之間,否則竹子的露水未乾或者重新吸收了水汽,編扎出來的竹器就不耐用,容易發黴和被蟲蛀。

一件篾器先從哪裡開始編扎,後在哪裡收尾,這近乎固定的作業標準與流程,對鄭師傅來說早已爛熟於心。採訪中,鄭師傅一直沒有停下手中的活,一條條柔軟的篾絲,在他的手中來回穿插、挽轉,縱橫交織、上下翻飛。不到一個鐘頭,一隻簸箕就編紮成功了。

鄭師傅說,雖然自己已經60多歲了,手指沒以前那麼靈活了,但他每天依然能夠編扎出6只簸箕或4把小竹椅。現在,買竹器的顧客越來越少了,編扎竹器的種類也越來越少了。上世紀九十年代之前,他每年都要編扎出3萬斤毛竹的竹器,編扎的竹器種類達到20多種。有一年,他製作了2000只簸箕,全都賣光了。今年以來,他只編紮了2000斤毛竹的竹器,顧客上門訂購的竹器基本都是竹椅子、扁擔、簸箕、竹籃和竹掃帚等之類,很少有人訂購農業生產用的傳統竹器。如今,手工編扎竹器的傳統篾匠越來越少了,在篾匠行業裡,他算是年紀比較輕的,掌握這門手藝的人,基本都是60多歲以上的老人,在九姑鄉及周邊鄉鎮,像他一樣仍舊將編扎竹器當做一門職業來乾的人,寥寥無幾,但在他眼裡,編扎竹器不再是一種謀生的職業了,而是一種熱愛,一種難以割捨的情結,編扎竹器可以讓他的生活過得更加充實和有滋味。

宿松縣九姑鄉:匠心不改的“鄭篾匠”

在鄭師傅看來,相對於新技術、新材料不斷出現的今天,竹器就是一種歷史,一種文化。說它是歷史,因為它見證著社會的發展變遷,記錄著歲月的更迭。上世紀九十年代之前,竹床幾乎成了每個家庭必備的一種傢俱,條件好一點的家庭幾乎一人一張。每到夏季,人們都喜歡用它來納涼消暑;與街坊鄰里們一起坐在竹床上乘涼、聊天、喝綠豆湯、看露天電影,是很多那個時代的人最珍貴的童年記憶。如今,竹床已成為一種歷史、一種記憶了。

說它是文化,因為它是農耕文化、民俗文化的一種象徵,凝聚著民間藝人的智慧和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過去,篾籮、曬筐、鋪籃、簸箕等竹器都是農民在農業生產上常用到的器具。篾籮主要是用於裝運稻穀、紅薯等大宗農產品。曬筐除用於曬稻穀、小麥、豆類等農產品外,還用於“曬黴”。至今,在宿松縣民間仍保留著農曆六月六“曬黴”的習俗。每到這天,人們就把家裡的書籍、棉被、衣服、布鞋等物品放到曬筐裡,讓日光曝曬,並將這天稱之為“曬黴日”。“曬黴”不僅是把衣物上的黴菌殺死,也預示著以後就可平安吉祥走好運,凡事順順當當。再如篾雞籠,它是宿松民間在婚俗上常用到的器具。凡男方家到女方家“上門”“行節禮”或“行辭家禮”,都要將一對能下蛋的雞(公母各一隻)裝進雞籠,隨同其他禮品一起挑到女方家,寓意為子孫連綿、福壽雙全。文化總是在不斷地傳承,也在不斷地發展與創新。每一個時代都有自己的印記,而在過去的農耕時代,自然少不了那些已遠離人們視線的竹篾器為文化和歷史所刻下的印記。

談到新技術、新材料給竹器帶來的影響,鄭師傅覺得能讓自己感到欣慰的是,比起過去,雖然買竹器的人少了很多,但是近兩年也有人喜歡這種自然材質的東西,認為環保,無毒,用著放心,所以經常有人來預訂。前不久,有個在上海創業的宿松老鄉,從店裡一次訂購了100把竹掃帚。但更多的人是衝著他經常掛在嘴邊的這句承諾來的,“我給你們做的篾籃,保證能洗三年的紅薯,如果洗不了,你們就拿篾籃來,我保證退錢。”正是憑著這句承諾,讓他的名氣在方圓三十里地的鄉村越來越大,“鄭篾匠”的稱呼烙進人們的腦海,也越來越深。

如今,絕大部分生產用的竹編制品逐漸淡出了人們的生活,日常用的竹製品還有一些,但大部分都是機械生產的;越來越多的塑膠製品、金屬製品等取代了它。篾匠這一職業也在生活中漸行漸遠。但對於篾匠鄭秀祥來說,伴隨著自己走過漫漫歲月的老手藝,是他一生堅守的不變的信念,也將在時間的洗練中沉澱得愈發閃亮。(孫春旺 儲成芳/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