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書聖後裔智勇和尚雲遊常山郡,餄烙攤青石塊上秀書法

2021-05-30由 騎士說趣史 發表于 漁業

常山郡酒39度多少錢一箱

書聖後裔智勇和尚雲遊常山郡,餄烙攤青石塊上秀書法

隆興寺彌陀殿

古城正定隆興寺的彌陀殿內西側,靜靜地安放著一塊長方形的青石,上刻“絜矩”二字。筆鋒峻峭,蒼勁挺拔,瀟灑豪放,是正定重點古代石刻寶庫中獨具神韻的一通。據傳說,那是隋代大書法家智永禪師所書。

“絜矩”石刻,石高94釐米,寬64。5釐米。“絜矩”語出《大學》:“君子有‘絜矩’之道。”“絜”是用繩子計量圓筒形物體的粗細,為計量圓長的方法;“矩”是製作方形的工具。二字合在一起,引申之意為人應當用一定的規矩,也就是用紀律和道德來約束自己,加強自身修養。儒家倫理思想之一。儒家以絜矩來象徵道德上的規範。指君子的一言一行要有示範作用。君子審己度人,以同理心替人設想,使人我之間,各得其宜。

書聖後裔智勇和尚雲遊常山郡,餄烙攤青石塊上秀書法

絜矩石刻

智勇和尚俗姓王,是東晉大書法家書聖王羲之七世孫。在浙江紹興市永興寺修行,人稱“永禪師”。他精於書法,真草兼備。找他寫字題詞的人絡繹不絕,踏破門檻,高大的門檻很快被磨下了一大截。他便裹上鐵皮,人又送外號叫“鐵門檻兒”。

有一天,智勇和尚雲遊,路過常山郡真定縣。烈日當空,腹中飢餓。便來到一個燒餅鋪前,找掌櫃的請求施捨兩個燒餅。誰知道那個掌櫃的是個小氣鬼。看到智勇和尚衣衫襤褸,滿臉汙垢,眼淚鼻涕不住流,很怕影響了自己的生意。於是,拿著擀麵杖把他轟走了。

書聖後裔智勇和尚雲遊常山郡,餄烙攤青石塊上秀書法

智勇和尚十分飢餓,就四處徘徊,又來到了一個賣餄烙的小攤前。看到一個老漢,用三塊青石架著一口鍋,鍋上放著壓餄烙的餄烙床。一邊壓餄烙,一邊叫賣。那個賣餄烙的漢子看到智勇和尚十分可憐,就盛了滿滿一碗餄烙,遞給他吃。智勇和尚雙手接過,吃完了,掌櫃的又送來一碗。一連三碗餄烙下肚。智勇和尚十分感激,就掏出狼毫筆,在架鍋的一塊青石上寫下了“絜矩”兩個字,同時,還唸了一首打油詩:貧僧素高潔,絜厚始稱矩,吾乃出家人,自有人相識。

念罷,雙手合十,說了聲“阿彌陀佛”,打著飽嗝向西走去。

書聖後裔智勇和尚雲遊常山郡,餄烙攤青石塊上秀書法

彌陀殿阿彌陀佛像

自從智勇和尚走以後,漢子的那個餄烙攤異常火爆,來買餄烙者越來越多。

一日,龍藏寺和尚法顯出來散步,走到餄烙攤兒前觀看。不看便罷,一看喊了一聲“阿彌陀佛”,對著餄烙攤兒便拜。周圍的人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大眼瞪小眼,眼光一起投向了和尚。發現和尚脫下新穿上的袈裟,小心翼翼地擦了擦架餄烙鍋的那塊青石頭,衝著賣餄烙的漢子說:“施主,貧僧願出百兩銀子,將這塊青石賣下。”

那個漢子是個實在人,見僧人真心相求,忙說道:“你是出家人,還說什麼買不買,你如果用得著我就情願相送,只是有個要求就是給我說清楚原因。”和尚說:“石頭上‘絜矩’二字,本是智永禪師真跡。貧僧一生想見此人,始終沒有如願,今天見字如見人也。”賣餄烙的漢子聽後很受感動,慨然相送。把那塊青石運到龍藏寺,命石匠精雕細刻,供奉在淨業堂,四時朝拜,直到圓寂。淨業堂倒塌損毀後,就把這塊大石頭放在東配殿,後人又放在了彌陀殿,就是今天所見到的書有“絜矩”二字的青石。

書聖後裔智勇和尚雲遊常山郡,餄烙攤青石塊上秀書法

彌陀殿阿彌陀佛像

可見,“絜矩”之道,好說,但不容易做到。自己不希望別人對自己的言行氣憤而不能諒解;自己也要能夠對別人寬恕不究;若能如此,即是菩薩的心量。菩薩的心之所以廣大,就是因為能夠以同理心設身處地,時時為一切眾生著想,發覺眾生的苦痛,興大慈悲救拔拯濟,令得真實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