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讀通鑑講故事」共事篇 王珪:說完別人優點,他說我也有個長處

2022-01-20由 文史別分家 發表于 漁業

王圭讀什麼音

貞觀四年(630年)的一天,處理完朝政,唐太宗李世民將宰相們留下來陪他吃飯。唐代實行集體宰相制度,依據杜佑《通典職官》的記載,侍中、中書令是實授的宰相職務,擔任其他官職的大臣凡是加上了“同中書門下三品”的頭銜,也成為宰相,同時參輔朝政。此時以宰相身份輔政的大臣,有房玄齡、李靖、溫彥博、戴胄、魏徵和王珪等人。

「讀通鑑講故事」共事篇 王珪:說完別人優點,他說我也有個長處

張豐毅飾演的唐太宗李世民

席間,李世民侍中對王珪說:“你很有見解,又善談吐,這樣吧,從房玄齡開始,你對他們每人作出一個評價,然後也把你自己和他們比較一下。”這真是一道難題!

不妨先來簡單介紹一下王珪的履歷。王珪(570-639),字叔玠,祖籍河東祁縣(今山西祁縣),被後世譽為唐初四大名相之一。他的家庭背景和本人的經歷都比較複雜:祖父王僧辯是南朝梁太尉、尚書令,父親則做過北朝齊樂陵太守。南北朝他們家都佔了。隋文帝開皇年間,他進入了隋秘書內省。隋煬帝楊廣時期,他的叔父因為捲入了漢王楊諒謀反一案而被殺,他被迫逃進終南山,一藏就是十年。改朝換代進入唐朝,他才從山裡走出來。這一次可以叫做自我放逐。

「讀通鑑講故事」共事篇 王珪:說完別人優點,他說我也有個長處

王珪影視形象

尷尬人偏遇尷尬事。入唐,他被分配到太子李建成的麾下,擔任諮議參軍、太子中舍人、太子中允,因為能幹很快得到李建成的器重和禮遇。此時秦王李世民跟太子李建成的矛盾已經激化,唐高祖李淵管不住自己的兒子卻怪罪別人,將王珪召來訓斥,說他輔導太子失職,將他流放巂州(治所在今四川西昌)。這一次是被朝廷放逐。

這次放逐,對王珪來說應該算是因禍得福,畢竟躲過了玄武門那場李家兄弟之間的殘殺。否則,他夾在中間的日子更不好過,說不定罪孽更加深重。李世民勝出後,想起了王珪,將他徵召回朝,歷任諫議大夫、黃門侍郎、侍中、同州刺史、禮部尚書、魏王老師,封永寧郡公。貞觀十三年病逝。

介紹完這些,那邊王珪也已經想好了該如何來應答,他說:“孜孜不倦地為了國家,知無不為,我不如房玄齡;才兼文武,出將入相,我不如李靖;奏事詳明,辦事公允,我不如溫彥博;處理繁急事務,辦事效率高,我不如戴胄;總是擔心自己的君主比不上堯、舜,把進諫作為己任,我不如魏徵……”說到這裡,他稍微作了一下停頓,才接著說:“至於激濁揚清,嫉惡好善,跟上述諸位相比較,我可能也有那麼一點點長處吧。”

李世民認為他說得很到位,同僚們也都認為他的評價很中肯。

「讀通鑑講故事」共事篇 王珪:說完別人優點,他說我也有個長處

後人為王珪建立的紀念碑

這個故事看起來有些平淡,然而正是於平淡之中見功夫。生活中哪有那麼多的轟轟烈烈呢!這一頓飯局,簡直成了一次由皇帝親自主持的“民主生活會”。從這樣一個側面可以看出,唐太宗貞觀時期,無論是君臣之間,還是宰輔大臣之間,都有一種相對健康、積極向上的合作共事關係。這應當也是促成貞觀之治的一個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