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我們身邊的生物多樣性

2022-01-16由 九派觀天下 發表于 漁業

什麼是後生動物

我們身邊的生物多樣性

奇蝦化石。

我們身邊的生物多樣性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遺產博物館的蛇頸龍化石。新華社

雲南在保護野生亞洲象方面做了哪些努力?動物化石中的生物多樣性是怎麼被發現的?美麗的西雙版納藏著多少生命的秘密?朱有勇院士如何闡釋生物多樣性與鄉村振興的關係?……昨日,在COP15陪您“雲遊青山綠水間”雲採訪室內,專家學者們暢所欲言,講述那些我們身邊的鮮活故事,闡述生物多樣性的寶貴。

野生亞洲象的北遷故事

本報訊 記者張怡報道 今年,野生亞洲象北遷成為舉世關注的焦點,圍繞亞洲象北移南歸故事、大象救助、北移大象與森林消防員的奇妙之旅,昨日,COP15陪您“雲遊青山綠水間”雲採訪第一場,業內工作人員及專家講述野生亞洲象出遊故事的同時,探討了今後亞洲象的保護路徑。

楊翔宇是雲南省森林消防總隊資訊通訊處助理員,在今年5月27日至8月25日北移亞洲象群搜尋監測中,他擔任野生亞洲象搜尋監測任務分隊隊長,回想起91天的搜尋監測工作,楊翔宇清晰記得很多細節。幾個月來,楊翔宇和隊員們一路跟著象群轉場,隨著大象的行蹤調整監測時間。

“以前只是在電視機、動物園裡見過亞洲象,當在無人機遙控器的螢幕上看見北移的象群,它們正扇著耳朵、搖著尾巴,用鼻子捲起地上的嫩草塞進嘴裡時,我突然發現這些生命如此特別。”為了做好監測象群工作,楊翔宇一方面向專家請教學習,一方面從網路上收集資料,透過實際工作逐漸摸索每一頭象的體態、性格、愛好等特點,用地圖示記它們的行動軌跡,判斷其喜歡的環境。經過摸索,他都能告訴大家象群可能出沒的地方,準確率高達70%以上。

野生亞洲象北遷過程中,一張象群正在睡覺的照片在網路走紅,照片拍攝者正是擔任野生亞洲象搜尋監測分隊A組組長的張雄。在操作無人機確定象群數量和位置時,他無意間發現了沉睡中的象群,它們卷著鼻子蜷著腿,有規律地朝同一個方向睡覺。“平時監測時覺得大象很頑皮,這個畫面重新整理了我對大象的認知,也是第一次知道大象是躺著睡覺的。”

雲南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旅遊管理所所長沈慶仲指出,近年來,雲南在保護野生亞洲象方面有了一定成果,結合此次物件群北遷的研究,接下來,還將繼續從實現人象合一入手,部署天然防線,掌握象群活動範圍;強化科技支撐,建立亞洲象中心,組織專家開展有關課題研究。此外,加強教育,提高公眾對亞洲象保護的認識,傳承發展生態文化,在全社會形成主動愛象的氛圍。

動物化石中的生物多樣性

本報訊 記者張怡報道 “今天這裡展示的幾塊化石帶領現在的我們進入了寒武紀時代。”在昨日舉行的COP15陪您“雲遊青山綠水間”系列採訪中,澄江生物群發現者、雲南大學特聘教授侯先光帶來的化石引起了人們的關注。這場論壇,業內專家以“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故事 探秘澄江化石地博物館”為主題,分享了動物化石中的生物多樣性。

侯先光從生命史前的生命物質化學演化時代講起,梳理了生物在地球歷史中的演變,引出自己發現澄江生物群背後的故事。1984年7月1日,在帽天山西山坡開展工作的他意外發現一枚呈半圓形的化石,大約半小時後,又一枚半長橢圓形化石被發現,隨著工作的不斷深入,澄江生物化石群被發現,大規模採集澄江儲存軟軀體化石從此展開。

侯先光介紹,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是美國科學家1946年提出的,代表現代各動物門類的後生動物的出現,指出了寒武紀開始的生命“大爆發”這一事實。發現了澄江生物化石群后,他在雲南作了大量野外調查和標本採集工作,全面、系統、綜合性研究澄江生物化石群各主要門類化石,重新認識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理論和各動物門類的起源與演化理論。“澄江生物群的發現也意味著地球生物多樣性開始於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時期。”

如果沒有化石,現在人類無法知道數億年前存在過的生命。在現場,雲南省古生物研究重點實驗室主任劉煜介紹了澄江生物群產出化石具有的生物多樣性。他指出,雲南享有“動物王國”“植物王國”的美譽,生物多樣性居全國之首,然而今天我們看到的生物多樣性並非憑空出現,而是生命之樹在時間長河中開出的美麗花朵。

“雲南境內地層中產出的大量動植物化石表明,從‘寒武紀生命大爆發’事件起,雲南地區經歷了地質歷史時期中出現的五次大滅絕事件後,仍然適宜各類動植物生存,並讓它們留下延續後代的種子。”在他看來,今天的生物多樣性正是地質時期留下的古生物多樣性的延續,是悠久歷史的產物,也是進化的產物。從這個角度看,生物多樣性其實就是進化科學研究中的一個方向,古生物學家們在時代呼喚下又多了一份使命,將透過研究各個古生物物種的化石材料建立演化樹,為生態學家研究如何保護和延續現今的生物多樣性提供重要參考和依據。

為直觀展現這些化石,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館長陳泰敏現場連線了工作人員,“雲參觀”博物館。該博物館佔地200畝,收藏了來自全國及世界各地各個地質時期6萬餘件珍稀藏品,採用現代光電技術和先進的多媒體裝置,展現早寒武紀動物世界和地球生命的演化歷程。

生物多樣的西雙版納

本報訊 首席記者杜託報道 昨日,COP15陪您“雲遊青山綠水間”雲採訪之“遇見版納生物多樣性”舉行,5位雲連線嘉賓為我們展示了多樣的奇妙版納。

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科普專家劉光裕在連線中表示,西雙版納擁有約5000種高等植物、102種哺乳動物、427種鳥類、98種兩棲爬行動物和100種淡水魚,有153種本地種和56種珍稀瀕危物種。其中,西雙版納植物園佔地面積約1125公頃,收集活植物13000多種,建有38個植物專類區,儲存有一片面積約250公頃的原始熱帶雨林,是我國面積最大、收集物種最豐富、植物專類園區最多的植物園,也是世界上戶外儲存植物種數和向公眾展示的植物類群數最多的植物園。

多年來,西雙版納植物園致力於保護瀕危物種。2003年,首次在雲南普洱發現野生的白旗兜蘭,僅存10餘株成年植株。目前西雙版納植物園已經掌握了白旗兜蘭種子共生菌萌發技術和種苗快繁技術,擴繁的種苗已迴歸野外。園內收集儲存了國內外的龍腦香科植物8屬30餘種,成了國內收集、儲存龍腦香科植物最大、最全的單位。此外,園中還有西雙版納王蓮、美麗的致命吸引蘭花螳螂等譽滿中外的“明星生物”。

劉光裕說,很長一段時間中,生物多樣性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一個非常晦澀的詞語。COP15的召開會讓更多人想了解什麼是生物多樣性、如何保護生物多樣性。“未來,如何讓保護生物多樣性成為一種潮流,如何變現它、讓更多民眾理解它,對於雲南、中國乃至全世界來說都非常重要,科普工作者會沿著這條路一直走下去。”

“一村一業”做出特色

本報訊 記者郭曼報道 “雲南有很多農業產品,但是好像又沒有一樣做得很強,這樣的情況應該怎麼解決呢?”在COP15陪您“雲遊青山綠水間”雲採訪的“生物多樣性助力鄉村振興”中,有記者這樣詢問中國工程院院士、雲南省科學技術協會主席朱有勇。而他回覆:“正是因為雲南處於生物多樣性的地區,我們有很多品種的資源,我們不需要追求大面積種植,雲南只用利用生物多樣性特點,‘一村一業’做出特色即可。”

作為把論文寫在大地上的楷模,朱有勇創新性開啟了不用農藥控制病蟲害的探索之路,他構建的水稻品種多樣性控制稻瘟病技術體系累計推廣應用超過1000萬畝,作物多樣性控制病蟲害技術大面積應用累計3億畝,減少農藥使用50%以上,被認為是利用生物多樣性控制病蟲害的成功典範。

2015年,朱有勇結對幫扶西南邊陲的深度貧困縣——普洱市瀾滄縣。貧困人口16。67萬人,貧困發生率高達41%,瀾滄縣扶貧任務艱鉅,是雲南決戰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作為扶貧帶頭人,朱有勇院士專家團隊創造性地創辦了全日制院士指導班以及院士短期農業技術培訓班。由院士和專家親自授課,以產業示範點為實訓基地,採取邊學習、邊生產的方法,在田間地頭、禽畜圈旁將農業生產技能傳授給學員。“院士培訓班”陸續開辦了蔬菜、茶葉、畜禽養殖等方面實訓課程,3年招生並培養了1500名新型職業農民。

【來源:昆明日報】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wccm。sina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