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中醫消渴(糖尿病)的字面意思,和古代醫家醫書的介紹

2022-01-12由 中醫王金環博士 發表于 漁業

白痟是西醫的什麼病

消渴的消字

盡、散、息、滅、衰、弱、退等多層含義。

《說文》曰:“消,盡也,從水肖聲”。段注:“未盡而將盡也”。

《廣韻》曰“:消,滅也;盡也;息也”。

《玉篇》曰“:消,息也,盡也”。

《醫經籑詁》謂:“消,消散也;消滅也;削也,言減削也,消弱也”。

《釋名·釋疾病》“消,弱也,如見割削筋力弱也”。

《字彙》“消,衰也”。“消,退也”。

《正字通·水部》曰:“消,又消渴病。俗作痟”。

《玉篇·疒部》曰“:消,痟渴病也”。

消渴的渴字

有與水相關的多種意思。 如指水液乾涸性質的疾病或急、非正常走向之意。

《說文》曰“:渴,盡也,從水胃聲。渴竭古今字,古水竭字多用渴,今則用竭字矣”。

《廣韻》曰:“渴,水盡也”。

《字彙》“渴俗又作口乾欲飲之義”。

《玉篇》曰“:渴,頻飲也”。

《廣雅疏證》曰:“渴,今同竭,盡也”。

《假借義正》曰“:欲飲也渴,盡也,解同竭”。

《釋名·釋喪制》曰“:日月未滿而葬曰渴”。

《柳宗元·袁家渴記》“楚越方言,謂水之反流者為渴”。

中醫消渴(糖尿病)的字面意思,和古代醫家醫書的介紹

1.《素問·奇病論》首先提出消渴之名。

2.《黃帝內經》

病名:消癉,肺消,膈消, 消中,消渴

病因:五臟虛弱,過食肥甘,情志失調

病機:內熱

症狀:多飲,多食,多尿,形瘦

治則:禁食膏粱厚味、芳草、石藥等

預後:脈實大,病久可治;脈懸小堅,病久不可治

3.原文:《素問·腹中論》

強調“熱中消中,不可服膏粱、芳草、石藥”等,指本病應禁食燥熱傷津之品。

中醫消渴(糖尿病)的字面意思,和古代醫家醫書的介紹

4.金匱要略的認識

1。立專篇《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脈證並治》進行論治

2。病機:胃熱、腎虛

3。有效方劑:

“渴欲飲水,口乾舌燥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飲一斗,小便一斗,腎氣丸主之”。

5.隋唐宋代醫家的認識

《諸病源侯論》併發症為癰疽和水腫。治療上“先 行一百二十步,多者千步,然後食之”

《千金要方》強調生活調攝對消渴的治療意義,首次提出節制飲食、勞欲者,“雖不服藥而自可無他”。

《外臺秘要》最先記載了消渴病尿甜的症狀,並以此作為判斷本病是否治癒的標準,同時論述了“焦枯消瘦”是本病的臨床特點,主張 “食慾得少而數,不欲頓而多”及“即需行步”,不宜“飲食便臥,終日久坐”;

《太平聖惠方》 明確提出三痟:即痟渴、痟中、痟腎,栽方177首。

中醫消渴(糖尿病)的字面意思,和古代醫家醫書的介紹

6.金元醫家的認識

劉河間、張子和等發展了三消理論,提倡三消燥熱學說,主張治以清熱瀉火、養陰生津為要。

《三消論》是論述三消燥熱學說的專著;兼次症可見聾盲瘡癬痤疿或虛熱蒸汗、肺痿勞嗽等。

《丹溪心法·消渴》治之應:“養肺、降火、生血為主”,此後形成了以養陰為主的治療體系。

7.明清醫家的認識

戴思恭《證治要訣》明確提出了上、中、下之分類 。

王肯堂《證治準繩·消癉》對三消的分類做了規範“渴而多飲為上消,消谷善飢為中消,渴而便數有膏為下消”。

李梴主張重視補脾益腎

趙獻可提倡以治腎為本

周慎齋強調調養脾胃

黃坤載

等認為消渴之病成之於肝

陳修園

強調以燥脾之藥治之

中醫消渴(糖尿病)的字面意思,和古代醫家醫書的介紹

西醫的糖尿病與本病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