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家譜尋根現場丨汝城星村:族譜修繕讓小村莊重燃活力

2022-01-03由 華聲線上 發表于 漁業

何氏家譜輩分

家譜尋根現場丨汝城星村:族譜修繕讓小村莊重燃活力

文丨何雄華

族譜,是一個家族傳承的標誌,記載著這個家族的興衰榮辱,讓一代代的族人知曉自己的起源和來歷。

今年春節回老家——郴州市汝城縣泉水鎮星村,恰巧碰上本村落的族人修族譜。

族譜的修繕,在當地人眼中是莊嚴而神聖的大事件,家家戶戶都期待著這天的到來。正因為這天意義非凡,所以除了修譜,還會輔以舞香火龍來慶祝,一般情況下週邊村落的人都會聞訊趕來,赴一場熱鬧的接譜加舞龍活動。

一、接譜:村落族譜近百年來的首次修繕

所謂接譜,其實就是續譜的意思。本次接譜是村落裡第 6 次續修族譜,距上一次修族譜,時間相隔了 95 年。將近一百年才修繕一次的族譜,到今年已經形成了 11 冊書籍。族譜裡按照祖傳的輩分,一級一級地往後排著。

族譜修繕是件大工程,必須由村落裡德高望重、知曉歷史淵源、有文化的長者來主持。而作為普通族人來說,則需要每家每戶按照家庭人數繳納修譜的費用。

接譜儀式選在了正月初八,“八”字與“發”字諧音,所以這天一直被視作吉祥喜慶的好日子。當天除了本村落的人會去參加授譜慶典,外地的家族宗親也會派代表參加,併發言表達對本族人世代相傳的美好祝願。

家譜尋根現場丨汝城星村:族譜修繕讓小村莊重燃活力

(村落全貌航拍圖 本版圖片均為作者提供)

據族譜記載,星村從建立村落至今已經大約有 800 多年的歷史。從南宋中後期,開基先祖文淵公肇基星村後,世居繁衍,至今已形成了一個擁有 3000 多人口的自然兼行政村。

村落依山傍水,一條河流從村落旁邊流過,形成了一條天然的護城河,在古時很好地保護了村落的安全與穩定。

大約在 1718 年,族人修建了一座三孔石拱橋,這座石拱橋成為了進出村莊唯一的通道。此外,橋頭上那顆參天的古樟樹被族人視為村落的守護樹,幾百年來屹立不倒,與石拱橋一起成為了村落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家譜尋根現場丨汝城星村:族譜修繕讓小村莊重燃活力

(何氏家廟)

星村這名字歷史悠久,其來源流傳著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祖先定居此處數年,村莊具有一定實力和規模後,幾位老者相聚秋夜乘涼,商議宗廟選址事宜之時,突然看到一顆流星墜落於村莊西邊一樹木茂盛荊棘叢中,頓時大家愕然驚喜,異口同聲認定本村就叫“星村”,祖祠宗廟就建在此處。

隨著漫長曆史的沉積,星村的宗廟文化非常的繁榮。星村世代都姓何,所以何氏家廟是最能體現本村落特色的建築。家廟前的青石臺階歷史悠久且非常堅固,大門口的兩個石鼓,已被磨得光滑圓潤。

家譜尋根現場丨汝城星村:族譜修繕讓小村莊重燃活力

(家廟內景)

家廟的內部結構分為三階,前兩階始建於宋朝,在兩階的中間有一塊長 3 米多,寬1 米多的罕見雞血石橫亙其中。後來隨著族人的增多,家廟在明清時期又進行了完善,在原有兩階的基礎上,再修了一階。

為何以階作為單位?因為家廟的內部結構是從高往低,呈階梯式的分佈。圖中所示的位置是家廟最高的一階,稱為敘倫堂,這裡經常會舉辦宗族祭祀儀式。由於家廟裡面積寬廣,且莊嚴神聖,平日裡村落裡哪家有紅白喜事,又或是哪家的孩子考上了名校,都會來家廟舉辦一場盛大的宴席。

家譜尋根現場丨汝城星村:族譜修繕讓小村莊重燃活力

(達公房祖廳)

星村的始祖文淵公,生三子,後裔綿衍,幾經興盛,最後形成了長房、松公房、珠公房、遠公房、達公房一共五房。此後,每房的後裔都各自修建了一座祖廳,五座祖廳圍繞在家廟周邊,一起守護著族人的平安。

家譜尋根現場丨汝城星村:族譜修繕讓小村莊重燃活力

(珠公房祖廳)

每座祖廳的作用主要也是祭祀,在平日裡哪家有長者去世,也會作為臨時的停放靈柩的地方。一般來說,按照習俗,長者去世後會將靈柩停放於祖廳,再擇良辰吉日入葬,在入葬當天抬放入家廟進行祭祀儀式,最後舉行土葬。

家譜尋根現場丨汝城星村:族譜修繕讓小村莊重燃活力

(松公房祖廳)

我家所在的這房叫做松公房,同房人都是愈松公的後裔。愈松祖祠相較其他四個祖廳來說,面積較大,功能也更多。平日裡除了祭祀和臨時停放靈柩,還會作為家廟的外延,用來辦酒宴。當家廟裡舉行的宴席人數眾多,無法容納的時候,這個祖廳就會作為輔助,裡面可以排放下 70 多桌宴席。

家譜尋根現場丨汝城星村:族譜修繕讓小村莊重燃活力

(司馬牌坊)

村落裡除了這 6 座古老的建築之外,還有一座歷史悠久的建築,那就是司馬牌坊。

據史料記載,這座司馬牌坊是達公房的後人晉升司馬時所建,牌坊總共三層,由厚重的大石塊修葺而成,每層都有各式各樣的石雕。雖然經歷了幾百年的風雨洗禮,現今留存的牌坊還是能看到石雕上清晰的圖案。

家譜尋根現場丨汝城星村:族譜修繕讓小村莊重燃活力

(族譜序列)

接譜儀式結束後,每個小房都會派代表去把族譜請回家,族譜每進入一戶人家,都必須點好蠟燭和長香,燃放鞭炮來迎接族譜的到來。把族譜放在客廳的桌子上,大人小孩都需要向族譜行跪拜之禮,以示對先人的尊重。一大家子人拿到族譜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尋找幾代家人在族譜中的記錄,11 冊的書籍內容非常多,只能按照祖傳的輩分及所在房名,依次挨個地尋找。

二、香火龍:扎龍手藝手把手傳給下一代

香火龍,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據傳汝城香火龍最早起源於祀龍止雨、祀龍止水,距今已有 1000 多年的歷史,其形象主要來源於本地寺廟中有關龍的壁畫和雕塑。

香火龍用稻草、竹片紮成,把敬神用的約 1 米的香插在稻草紮成的龍身上,一般長達數十米。

家譜尋根現場丨汝城星村:族譜修繕讓小村莊重燃活力

(給火獅子上龍香)

製作香火龍一般需要大概一個月的時間,扎龍這項傳統的工藝主要由老一輩的長者掌握著,年輕一代的人已經很少有會扎龍的。按照習俗,除了扎龍還會扎兩頭獅子,兩頭火獅子加上一條香火龍才是舞香火龍的標配。

家譜尋根現場丨汝城星村:族譜修繕讓小村莊重燃活力

(點火儀式)

夜幕初臨時,族人集結在村口的廣場,燃起火把,將上千根長達 1 米多的龍香點燃。在龍香的燃燒中,整個龍體在夜幕中火光四射,熠熠生輝,一條真正的火龍活靈活現地展現在眾人眼前。

家譜尋根現場丨汝城星村:族譜修繕讓小村莊重燃活力

(舞香火龍)

舞香火龍時,先由十多個本族 6-15 歲的孩童在前面提著孔明燈帶路,再舞出兩頭體型龐大的火獅子,最後在手提火繡球的小夥子的指引下,由數十到數百個年輕人一起將香火龍舞起。

家譜尋根現場丨汝城星村:族譜修繕讓小村莊重燃活力

(火獅子)

舞龍表演先是在村落河岸對面的河堤上行走,在夜幕中火獅子和火龍的身影倒映在水面,相映成趣,栩栩如生。

家譜尋根現場丨汝城星村:族譜修繕讓小村莊重燃活力

(火龍)

全身紅光閃閃的香火龍在村鎮的大街小巷來回穿梭,經過村民家時,每家每戶都會點燃蠟燭、燃放鞭炮煙花,以示迎接龍的到來,象徵著好運和一年的日子紅紅火火。

家譜尋根現場丨汝城星村:族譜修繕讓小村莊重燃活力

(綻放的煙花)

舞龍當晚,進出村落的石拱橋上張燈結綵,很多外地人為了一睹香火龍的風采紛至沓來,熱鬧非凡。

家譜尋根現場丨汝城星村:族譜修繕讓小村莊重燃活力

(石拱橋)

在香火龍走街串巷巡迴表演一圈後,最後火獅子和火龍來到宗族家廟前的廣場上,進行化龍儀式。化龍儀式上,先會再一次進行祭祀,然後將香火龍上剩餘的龍香拔出。因為龍頭有美好的寓意,所以一般大家會去爭搶龍頭上的香,這一行為稱為搶頭香。當龍香全部拔出後,會進行焚化,再將焚化後的灰燼撒入大河中,期盼村落風調雨順、萬世繁盛、人丁興旺。

家譜尋根現場丨汝城星村:族譜修繕讓小村莊重燃活力

(黃昏下的小橋流水人家)

一次族譜修繕活動,讓族人瞭解了自己的歷史淵源,讓以往沉寂的村莊再次燃起了活力,也讓老一輩將扎龍手藝手把手地傳授給了下一代的族人。

這是一場全村族人的狂歡,將近一百年才修繕一次的族譜,讓後輩人知道了前輩人的歷史。村中九十多歲的老者感慨尤深:一個世紀的時間,見證了多少家族的興衰榮辱,多少族人的生離死別。同時,這場儀式也賦予了遠離家鄉在外生活的遊子以家族的記憶,讓他們更瞭解家族的傳統禮節和文化習俗。

[責編:朱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