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雄安舊時風物之五十七 門前有盤石碾子

2022-01-01由 瓦橋關 發表于 漁業

石碾子在風水怎麼用

小時候,老家的門口有一盤石碾子。

記憶中,母親,大娘、大嬸們經常用它碾米、軋面。平常蒸的餑餑、熬的粥、燜的飯,好多都來自這臺石碾子。那盤碾子是磚砌的底座,上面一個圓圓的石盤,石盤上是刻著細碎斜紋的碌碡,碾子年深日久,碌碡上的花紋,已然有點依稀斑駁了,碌碡上的木框已開了許多細碎的裂縫,圍著碾子的一圈地倒是踩得光光溜溜的。

雄安舊時風物之五十七 門前有盤石碾子

家裡沒米了,沒面了,母親總是會在碾子上碾一些。碾米比較簡單,很快會把稻穀的皮碾掉,然後用簸箕一簸,就剩乾乾淨淨的米了。軋面就麻煩了很多,一二十斤棒子,得分幾底兒(幾部分,幾次)來軋。每一底都得沿著磨盤鋪開勻勻實實的一圈,其寬度比碌碡的長度略窄,為的是都能軋著。把糧食鋪好後,就用一根木棍插入木框的圓眼中,推著碌碡轉,一邊推著轉,一邊用鏟子翻糧食,用笤帚掃著往一起歸攏,既防止糧食出了圈軋不到,軋不勻實,也防止糧食掉地上糟踐。軋得差不多了,上籮篩,粗籮、細籮都得用上,篩剩的粗粒上碾子再軋,要糝子要面,滿意了為止。其實用碾子碾米軋面這個活需要兩個人配合,一個人推一個人翻掃,但我們家一般總是母親一個人去,到碾子旁不愁沒幫手,大娘、嬸子們拿笤帚的拿笤帚,抄鏟子的超鏟子,一邊幹一邊家長裡短,有說有笑,好一幅鄰里互助友愛的畫面啊。

其實那時生產隊裡已經有了機磨坊,磨坊裡小鋼磨、萬能機、碾米機已經比較齊全了。米碾得乾淨,面磨得又細又勻實;趿拉(推)糝子可以去皮,精細得很;推白麵你可以指定要幾比幾的麵粉,出多少麩子。既使如此方便、高檔,但好多時候母親她們還是喜歡用碾子,這一方面糧食少了送到隊裡的機磨上去,趕上換磨面的品種需頂膛,那可得糟踐不少,心疼;另一方面還得花加工費,雖然最多也就毛八分的,但更讓人心疼。碾子那時還是大有用武之地的。

雄安舊時風物之五十七 門前有盤石碾子

那時還有一種和碾子差不都得磨面器械,叫石磨。石磨是上下兩塊石磨盤摞在一起,把糧食研磨細碎。只是石磨已不經常用了,只有生產隊的豆腐房裡,還有石磨,是用來磨豆漿的,記的一頭驢總是拉著它轉呀轉的。用石磨做出來的鮮豆腐、臭豆腐都是讓人難忘的美食,現在想起來都還流口水。不過再想吃到這樣原汁原味的美食幾乎是不可能了,既使有了石磨,也找不到那時候伏地(本地)產的純種小黃豆了。

這盤石碾子也是我們這些孩子玩耍的好去處。有時候,大家都逞能,比比推碾子誰推得快,誰推得時間長,小孩子嘛,一玩起來就忘乎所以,有一次我新買的兩支鉛筆,放在了磨盤上,給軋了個稀巴爛,沒辦法,心疼了好幾天,用了好幾天鉛筆頭。有時也在磨盤上玩些遊戲,比如現在這個季節,就最適合玩吹杏核,規則很簡單,在磨盤上放上一隻小板凳,或者乾脆就簡簡單單放上一塊磚,幾個小夥伴一人拿出幾顆杏核來放到上面,誰口氣大、吹下去的多誰就贏得多。這些遊戲在磨盤上玩,沒別的原因和講究,因為比較起來磨盤上面最乾淨,不容易弄髒衣服,省的衣服髒了回家又挨嚇唬(批評,“嚇”在這裡讀第一聲)。

現在老家門口的那盤石碾子已經不在了,但石碾子旁的歡笑、石碾子上的米麵香味還深深根植在我腦海裡。有一次看到超市裡在賣石磨全麥面,我趕緊買了一袋,想懷懷舊。這面做熟了倒是麥香味十足,但與原來的石磨面已不可同日而語了,想來這全麥面也是規模化生產囉,因此其形尚在,其魂已不足了。

雄安舊時風物之五十七 門前有盤石碾子

本文由雄安文苑創作團隊推出,首發於微信公眾平臺:雄安新區熱點,作者:周永戰。雄安新區熱點是雄安最具創作活力的自媒體之一,致力原創,每天推送與眾不同的內容。歡迎您的投稿,歡迎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