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醫學人文∣優雅的離別

2021-12-30由 澎湃線上 發表于 漁業

畢奧呼吸見於什麼病

醫學人文∣優雅的離別

在一片灰黑色的冷霧之下,是否還埋藏著什麼?在生命的盡頭,是否還有別的可能性?臨終者的生命是否還有一些重要的角色和意義呢?

醫學人文∣優雅的離別

對於中國人來說,死亡是很避諱談及的事情了,而還要優雅地去完成他,那離我們可以說是更加地遙不可及了。我出生、成長於寧波這個城市,自認為還算是國內相對文明發達城市了。與我的爺爺奶奶這一輩聊天,在提及死亡的時候,常常都會被罵,可見,死亡對大多數老百姓來說都還是很避諱的一個話題,在聊天這種時候都不太允許死亡被提及,可見死亡教育對老百姓來說就更是缺乏了。優雅的離別,這聽起來有點像是一個難以企及的美好願望。說到人的生命盡頭,大多數人的腦海裡總是一片充滿痛苦、恐懼、孤獨、絕望和悲傷的愁雲慘霧。的確,面對病痛的折磨,面對即將來臨的死亡,面對親人的逝去,這些悲苦都是自然而然的,是人性的表現。但讀了這本《優雅的離別》給了我重要的啟迪。

醫學人文∣優雅的離別

還記得第一次經歷病人死亡,是在急診搶救室實習的我,一個心臟驟停病人,他的十幾歲女兒哭得稀里嘩啦,我和我的同學也都紅著眼包著淚幫老師們搶救,不讓淚水傾瀉是因為怕家屬說我們不專業。到後來定科在神經外科,更是經歷了太多患者的死亡,雖然現在在面對家屬的痛苦抑或堅強,抑或淡定,不時還是會動容,但早已可以專業地處理整個過程。記得有一位年輕人,在知道自己的疾患已經不治之後,請親友為自己製作了紀念冊,挑選了在靈車上播放的音樂,交待了自己“走”的時候想要穿的衣服,妥帖地安排好了一切,然後與愛她的人一一告別……我覺得他的走得不僅有尊嚴,而且真的很優雅。但優雅的離別並非自然到來的,它需要臨終者和家人作出巨大的努力,用勇氣和真誠去面對彼此,也需要得到我們醫護人員的關心和照料。

醫學人文∣優雅的離別

《優雅的離別》是一位專門幫助和照顧臨終者及其家庭的醫生艾拉·畢奧格寫的。走近這些在悲苦中掙扎的人們和家庭,記錄了他們在離世前的身體的狀況、情感的狀況、以及與家人關係的狀況的變化。他深知,面對死亡,折磨人的不僅是軀體的痛苦,還有許多心靈的痛苦。我在他的書中看到了充滿羞恥感、覺得自己活得就像“一坨屎”的茱莉婭;充滿憤怒的道格拉斯;無法接受靠他人幫助才能活著的伯克;本來能把任何東西修好,現在卻因失能而沮喪抑鬱的哈普;高中尚未畢業就面臨死亡的叛逆女孩賈內爾……書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個叫莫林的65歲老太太,她得了癌症,沒有對自己身體的力量和生活質量的下降進行抗爭,而是將這種經歷轉化成為充滿奇蹟的冒險。在生前,她努力經營自己與家人、與社群等關係。生活簡潔,一切井然有序,把自己的一生安排得精彩充實,即便去世了也沒有任何遺憾或者沒有完成的願望。最後以感恩、微笑、滿足、和對死亡好奇,甚至是期待和樂趣的心離開了這個世界。在她的一生中展現了圓滿而豐富的生活,直到最後一次呼吸。

因此,我深信死亡的最後不僅是生命中的至暗時刻,也是生命中最重要、最珍貴的轉化時刻——能否讓逝者感覺到生命完整和有意義,不留遺憾地安詳離世?能否彌補過去的裂痕,讓家庭團結在一起?能否產出寶貴的情感和精神遺產?讓這些可能性發生的前提條件是,直面生命的死亡,認真地、不帶預設和評判地去傾聽患者的主訴,坦誠地進行交流,尋找和創造轉化的機會。這一切,無不是從事醫療工作的我需要去認真學習的,《優雅的離別》中的故事、畢奧格醫生的思考以及他所使用的溝通技巧和撫慰方法,就是我們值得學習的正面教材。

醫學人文∣優雅的離別

當死亡被賦予意義時,對許多人來說,這種生命的轉換可以是深刻的,親密的,珍貴的,就如同奇蹟誕生一樣。不為自己無法改變的事情著急,保持尊重地,順其自然地,心懷感恩地,活出有信仰的美好。

原標題:《醫學人文∣優雅的離別》